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戶部這幾年虧空漸少,行事也比從前有條理得多,你們兩個也算功不可沒。」皇帝的這句贊語讓兩人臉泛喜色,六部之中如今確屬戶部成績斐然,能夠支撐朝廷日漸龐大的開支,並且節餘下來大筆銀錢,這不得不歸功於風無痕的謹慎和賀甫榮的私心。一個是想在皇帝面前大力表現,一個是想為兒子爭取最好的前程,因此也算是相安無事。

  「不過,眼下西北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不過那些異族是不會甘心蟄伏的,用錢的時候還在後面,就是西南雲貴那邊也同樣不太平,因此你們兩人還是輕忽不得。」皇帝此話說完,越千繁和賀莫彬同時起身應是,狀極恭謹。「無痕在戶部也費了不少心思,這些朕也看在眼裡。兼著一個天大的肥差而不中飽私囊者,無論是不願還是不敢,朕都還是嘉許的。」皇帝的眼中閃著奇異的光芒,倒是讓面前的兩個臣子為之一愣。

  趁著兩人還在低頭品味剛才幾句話的真意時,皇帝又突然站起身來,似是教訓臣子似是自言自語道:「如今朝堂之上,群臣攻誚愈演愈烈,大大借越了人臣的本分,朕看在眼裡,不得不痛心疾首。為臣子者不知為君父分憂,不知為社稷盡責,一心一意只知謀一己之私,即便眼下能居高位,朕也絕對饒不得他們!」皇帝倏地轉過身來,雙目中精芒大盛,「你們兩個都是能員,朕願你們謹守臣道,為一純臣,切勿仿效那些只知鉤心斗角之輩!」

  皇帝這話來得實在蹊蹺,但越千繁和賀莫彬來不及多想,雙雙跪地答應。兩人的目光不經意地碰在一起,又同時將頭轉開,不管如何,皇帝的言語非常重要,甚至可以關係到兩人的未來。越千繁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賀莫彬更是年輕,即便以前分屬不同的勢力,此刻卻被皇帝歸到了一條船上,不得不分外謹慎。

  出宮的時候,賀莫彬藉口有事,匆匆先上了轎,神態間是迷惑居多,顯然他在高位上時間不長,此刻應是向別人討主意去了。越千繁則是換了一身便裝,身後只跟了兩個小廝,不緊不慢地在大街上踱著。他是習慣了這樣的休息方式,仿佛只要在市井上逛一圈,頭腦就分外清醒。

  他想到了賀莫彬的緊張幼稚,不禁露出一絲微笑。同樣是兩黨的首腦被遣出京城,蕭氏一黨是絲毫不亂,賀氏一黨卻仿若亂了方寸,此消彼長間,勝負自然不言而喻。不過今日皇帝言語中頗有暗示之意,恐怕將來一定會留著賀莫彬這個人。一路行來,越千繁感到心裡愈發有底,神色中也是平和了許多,見吏部衙門已在眼前,他也不猶豫,迎門就跨了進去。

  第三十六章 偶遇

  風無痕此時正在和吏部左侍郎米經復密議,雖說這邊的事情蕭雲朝只是打了一個招呼,但他對左煥章的舉動始終無法釋懷。官卑職小不打緊,對於權貴來說,只要能用的便不是小角色,更何況往吏部插入一顆釘子?幾句不含不露的話說下來,饒是米經復自以為能完全掌控得了大局,也不禁有些震驚之色,在幾個堂官的眼皮子底下做這種勾當,這左煥章還真是夠膽大的。

  不過米經復跟隨蕭雲朝多年,從吏部主事到郎中,隨後一步步升到了左侍郎的位子,自然也不是等閒角色,因此還是有些半信半疑。風無痕的話說得極為隱晦,仿佛只是不經意地提了一筆而已,然而在官場上廝混了多年,米經復又怎會不辨其中真意,只是蕭雲朝不在,他也不好作出太過明顯的處置來。

  兩個心思不一的人在這裡議著吏部的事務,仿佛拉鋸一般地討價還價,一個個空缺就這麼議定了各色官員。雖然最終還是要有皇帝裁斷,但米經復安排這些東西已是駕輕就熟,因此等閒少有被駁回的狀況。正在討論得熱絡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個書吏的聲音:「啟稟七殿下,米大人,戶部越大人來訪。」

  風無痕不由一驚,他離開戶部不過兩三個時辰,越千繁這樣急著來訪,難道是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他也不等米經復開口,立刻吩咐道:

  「快請越大人進來。」話剛出口他便覺得自己有些喧賓奪主的意味,不由向米經復投去了一個尷尬的微笑。

  米經復乃是多年地老狐狸,哪會計較這些細枝末節。打了一個哈哈也就過去了,只是心底卻想起了其他皇子。諸皇子中間,風無痕確實是出彩得很。不過畢竟還年輕,這等小事上便顯得稚嫩了。若是真有大事。越千繁也不會親自來吏部拜訪,派上一個心腹通知即可,否則豈不是矯情,現在看這模樣,那位戶部尚書顯然是閒逛來此而已。

  「殿下果然在此地。下官從宮裡出來後,四處閒逛,誰想居然走到了吏部衙門,這就要來叨擾米兄了。」越千繁一進來便笑吟吟地和兩人打著招呼,言語間仿若不在意地流露出剛剛面聖回來,倒是讓風無痕和米經復心中一動。

  米經復見越千繁開口就是稱兄道弟,顯然是拉近關係,當下也就不再客套。「越兄可是難得到此地一游的財神爺,我何德何能,作個東道也是應該的。現在天色已經不早。若是殿下不嫌棄,我們就在水玉生煙聚一聚如何?」他也是聰明人,越千繁既然敢一出宮就奔了這兒。顯然是心有所恃,他再不好生套套交情就太傻了,更何況風無痕也不是時常來這裡地人物,今日的機會實在難得。

  風無痕和越千繁交換了一個眼色。隨即笑著點頭答應了,此等官場應酬自然不便推脫,再者蕭雲朝不在,吏部地事情就掌握在米經復的手裡,因此彼此更熟絡一些對雙方都有好處。當下米經復便遣了人前去水玉生煙訂下了三樓的包房,這三人可是京城中有權有勢的大人物,怎能和升斗小民混在一起。三人又閒扯了半個時辰,這才換上了便裝,僅帶了幾個隨從往水玉、生煙行去。此時已是傍晚時分,四處都是剛剛從衙門出來的差役一流,那些剛剛忙活了一天地尋常百姓更是隨處可見」卜販們見人多了,也格外起勁地大聲吆喝著叫賣。好容易得閒,人們都在享受著這難得的鬆散時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