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了客位上,銳利的眼光直直地刺向了身前的胡南景。「胡大人如此大費周章將我請到了這裡,究竟有何事要指教?我乃是俗人,欣賞不來茶道的高雅,大人還是不用費事了。」

  胡南景恍若未聞般忙活著那個茶爐,半晌方才轉過頭來,臉上的笑意一覽無餘。「喝茶和辦事其實是一回事,欲速則不達,連大人為官多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他頗有深意地和連玉常對視著,絲毫不退縮地答道,「四川通省官員不下數百,為何他們均不肯和大人合作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連大人鐵面之名固然能震懾貪官污吏,但卻也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稍稍變通一下,大人的四川之行就能無比順利。正如此刻一般,為何就不能容下官將茶道完成呢?」

  連玉常竭力控制自己不要露出厭惡的神色,對於胡南景,他的了解並不比泰慊同少,因此清楚他並不是什麼乾淨的官員。然而,既然皇帝有言在先,他便不得不遵旨行事,變通,他最討厭的就是變通。若非當年父親的變通,那個原本矢志發奮的男人最終也不會丟官去職,因此早在兒時他便已下定了決心,除惡必盡,這才經過重重選拔進了監察院。

  第十七章 先手

  胡南景殷勤地沏好了兩杯茶,笑吟吟地遞給連玉常一杯,這才步入了正題,「連大人想要的東西,我確實有,而且分量頗重。不過,這等物事其他官員那裡多少都有一點,只不過大家都擔心自身難保,不敢示人而已。今日約大人來此,所為的只不過是一件事情,大人真的有把握扳倒泰大人麼?」

  胡南景是思量再三才把這個問題放在了檯面上,與其老是猜測,不如直截了當地將一切攤開。韋綿英是那位七殿下的人,不能將希望完全寄托在他的暗示上,為官這麼多年,審時度勢是胡南景最大的優點。

  這句話果然成功地讓連玉常神情大變,然而,出口的不是否認,也不是預料之中的肯定。「事到如今,胡大人還是在算計籌碼,看來下官這次真的來錯了。」連玉常輕輕品了一口杯中的香茗,眼中閃過一絲訝色,不過隨即又恢復了平靜,「泰慊同是否獲罪,決定之權在於皇上的旨意。身為臣下者,想的不是為君父分憂,而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甚至將之比擬於我等身上,胡大人未免小看了言官的決心。」

  胡南景的涵養再好,也禁不住暗罵連玉常的迂腐,但是,想到那個炙手可熱的位置,他終於還是屈服了。想想鮑華晟乃是天子近臣,應該不會將心腹手下置之於危局吧?「好,連大人罵得痛快,那我就實話實說好了。泰大人上任之前,四川府庫的虧空是三十二萬兩,如今是六十七萬兩,光這一項便是將近四十萬兩銀子的出入,只不過沒有皇上旨意,連大人也不能盤查府庫,因此這一條罪名恐怕未羅列在內吧?」他從懷中掏出兩錠印著官府印鑑的五十兩紋銀,鄭重遞了過去。

  連玉常接過來一瞧,臉上的譏誚之意頓時更濃了,「胡大人,這銀子也是你『應得』的那一份嗎?」他刻意加重了「應得」兩個字的語氣,「只不過這樣東西要當作證據還不夠,要取信皇上,取泰慊同而代之,大人還得拿出其他東西出來才行。」

  被人一語道破心中的隱衷,饒是胡南景的城府也感到一陣惱火。怪不得別人說監察院的御史最難打交道,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就憑這油鹽不入的性子,真不知出了監察院,還有那個衙門容得下這些人。「我既然約了大人前來,便不會讓您空手而歸。」話雖如此,胡南景還是覺得自己今天的行徑過於莽撞,與連玉常這等書生意氣最重的人談交易,無疑是與虎謀皮,真是名利心害人啊。

  探了好半天口風,胡南景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東西,換來的只是勉強算承諾的一句話。連玉常在其他方面也許還不成熟,但對於皇帝的心思卻是守口如瓶,半句都不肯透露。糾纏良久,胡南景最後才隱約感覺皇帝是在整治賀蕭兩家的勢力,而泰慊同和孫雍就是靶子,這個體悟先是讓他喜出望外,然後卻是一身的惡寒。想起兩家的滔天勢力和皇帝的冷酷果決,想要渾水摸魚的胡南景頓時感覺自己只不過是渺小的螞蟻而已。

  儘管胡南景是秘密與連玉常見面,但短短几天之後,三位御史暫居的驛站從門可羅雀到擁塞不通,幾乎讓不明就裡的人目瞪口呆。無職在家的泰慊同聞訊頓時昏厥,他無論如何都料不到會有這樣的變故,而孫雍也是在家中暴跳如雷。無奈他們先前威勢雖隆,但牆倒眾人推卻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官員中也沒有那種明確的效忠意識,頓時蜂擁而去告密的幾乎將驛站淹沒。

  但泰慊同還抱著最後一絲僥倖,那本帳簿看來還沒有落在連玉常等人手中,否則起先這一關絕不至於這麼好過。事到如今,革職對於他來說只是最輕微的處罰,只要能保住元氣,靠著蕭雲朝的勢力,東山再起不是難事,但帳簿一定要追回。想起自己那幫如同無頭蒼蠅的屬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看著別人的部屬都能幹得很,而自己養的這些人卻都是飯桶,他無論如何都覺得喪氣。

  不齒這些齷齪官員言行的三位御史陷入了一片忙碌,光是他們現在掌握的證據,足以震驚整個朝廷,牽涉的上下官員不下百位。雖然戰績驕人,但這完全違反了皇帝的初衷,三人一想起皇帝威嚴的神情,滿腔的熱情頃刻之間便化為了烏有。制衡,唯有制衡才是平穩之道,連玉常等人商議之後,立刻連夜開始整理那些文書資料,只要是那些關係重大又牽涉甚廣的,他們立即封存,甚至連多看一眼都不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