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乾則是不知囁嚅了一句什麼話,隨即閉口不言,臉色也是尷尬得很。風絕暗笑兩人的量淺,口吻平和地道:「兩位大人,風某今日既然請你們過來,便沒有獨吞功勞的打算,否則何必多此一舉?事情出在京城,我等臉上俱是無光,又哪來的臉面到皇上跟前去顯擺功勞,只有將功折罪才是正經。依風某的意思,今天的事情粉飾一下,說成三方協同查處的結果也就是了,屆時向皇上謝罪一番,我等也就能安心了,不知兩位大人意下如何?」

  張乾和楊臻相顧駭然,想不到風絕看起來只是一介武夫,居然能有此心機,就連他們兩個沉浮於仕途多年的人尚不及他的思慮周到。楊臻滿臉佩服地一揖,「那就多謝風大人的情了,若是明日能像皇上交待,想必這次罰俸降級便能過關。幸得大人提醒,否則這次下官就是不死,也得和先頭楊大人一個下場。」

  張乾品級比兩人都要高出不少,言語中自然不可能如此謙卑,但致謝的言語卻也掛在嘴邊,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擺架子,來得比楊臻更快。三人見結果已定,便計議起處置和奏摺的明細來,這其中一環緊扣一環,萬不可出半點差錯。

  第二日的朝會不過是虛應故事,皇帝心不在焉,朝臣們各自心懷鬼胎,竟是隨意議了一會事便散了。張乾和楊臻連忙奏請單獨面聖,皇帝見兩人面色自然,知道事情有了結果,立即下旨讓他們在勤政殿候駕。

  張楊兩人一五一十地敘述了事情經過,再加上皇帝又召了風絕問話,因此幾乎是天衣無縫,毫無破綻。皇帝對緬陽族本就沒什麼好感,一聽得此事是那幫蠻子策劃便暴跳如雷,好一陣子才冷靜下來。那邊山林密布,即便出兵也一時半會難以解決,朝廷竟是只能吞下這次的苦果。幸好風無言和風無候尚屬平安,否則皇帝絕不會善罷甘休。

  正當君臣商議對策之際,石六順在門外高聲報導:「啟稟皇上,三殿下和四殿下已經醒了!」

  皇帝不由驚喜交加,底下的三人先是一愣,張乾和楊臻都是喜上眉梢的模樣,唯獨風絕心中驚駭欲絕,風無言和風無候失蹤了不短的時間,若是和刺客打過照面,恐怕自己安排的東西未必能欺瞞過去。幸好當時張乾和楊臻也贊成來個焚屍滅跡,否則到時只要一看刺客的長相,自己就無法遁形了。

  為了照看方便,皇帝便命太醫將兩位皇子安置在一處離勤政殿不遠的一處偏宮中,趕過去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依著這位至尊的意思,風無言和風無候的兩張床一前一後,中間只用屏風隔開,也好有個情況的比較。如今兩人幾乎同時甦醒過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兩位皇子還是顯得有些懵懂,似乎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狀況,直到見了皇帝的面,方才省起了什麼,臉色頓時變得煞白。那天夜晚開始發生的事情儘管可怖,但絲毫及不上兩人後來的詭異經歷。然而,他們倆俱都省起了那人的警告,哪敢道出實情,一邊偷眼瞧著父皇臉色,一邊連編帶掰地圓謊。

  風絕只是略略聽了幾句,便清楚兩人沒說實話,不過這對他來說反而有利。依著風無言和風無候的話,兩人被打昏帶離官轎後便失去了知覺,直到適才剛剛轉醒,根本不知道刺客長得什麼樣。倒是起先遇刺時還隔著轎簾瞥見一點打鬥的情景,只知道刺客相當兇悍,連那些訓練有素的護衛也不是對手。當然,兩人也知道自己沒帶足侍衛的過錯,當下就涕淚交加地交待起自己的過失來。

  兩個兒子的隨從全滅,而且還受了驚嚇,皇帝自然不好再責怪他們的不是,況且此事發生在京城,算起來卻是自己這個至尊的失職。因此皇帝好言勸慰了兩人幾句,又詢問了太醫相關情況,知道已無大礙後,命人將他們護送回了王府。

  風無惜卻是極為懊惱,兩個哥哥都是從他的王府辭出來方才遇襲,聽在耳邊便仿佛這次刺殺是他主使的一般。朝臣中已經有一些不三不四的議論,若非看在蕭家勢力強盛的份上,恐怕賀甫榮定會抓著不放,至少做一番文章是逃不掉的。他心下暗恨那一撥愚蠢的刺客,直接滅了老三和老四也就罷了,何必繞圈子似的又將他們放回,這不是吃飽了撐著麼?

  他這個郡王爵位來得本就是比別人容易,如今詬病的人更加多了,連帶著他將父皇也一併恨了進去。母親瑜貴妃本可以晉封皇后,但他卻遲遲未下決斷,自己的地位一直這麼不尷不尬的,連如何自處都不知道。就看那些哥哥虎視眈眈的樣子,將來定了儲位也不得安寧。況且他冷眼旁觀,覺得父皇的心意始終捉摸不定,只要母親一日不能正位中宮,自己就永遠別想過安生日子。風無惜冷笑一聲,暗自打定了主意,若是自己真有登上大寶的那一天,第一件事便是清理那些跋扈的兄弟。

  第十三章 參奏

  出乎朝臣們的意料,刺殺的事居然沒了下文,除了倒霉的楊桐被革職之外,就只有九門提督張乾被降了一級,並罰俸一年。順天府尹楊臻由於是臨時接了差事,倒是得了一個小小的彩頭,皇帝贊他辦事經心,額外賞賜了他一柄玉如意。東西雖不貴重,但對於楊臻一個三品官來說意義重大,因此他的心裡是把風絕謝了千次萬次。至於風絕則是暗地得了皇帝的幾句讚賞,作為他這種身份不露光,又是剛剛起復的人,已經算是分外難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