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前一段日子,皇帝對風無惜一直逗留宮中頗有微辭,因此瑜貴妃也只得託了哥哥在京中物色一處上好的府邸,得空了再請皇帝賜下。自己最親近的外甥要開府賜第,蕭雲朝便格外上心起來。上至總管護衛,下至普通丫鬟小廝,他親自料理得齊齊整整,因此不到半個月,他就進宮向妹子稟明了一切,這種超乎尋常的辦事速度也讓瑜貴妃一陣驚訝。

  因此,趁著今日早有人通知了皇帝駕臨,蕭氏預先讓兒子在凌波宮內等候,也好順勢將此事辦了。她知道兒子久居宮中有人閒話,只是一直寵慣了,不敢隨意放手,現在想起來不免心中後悔。若是及早讓兒子自立,也應該早建了功勳,屆時皇帝立儲之時,也無人敢有二話。自己聰明一世,卻總忘不了慈母多敗兒這一條,實在是糊塗到家。不過遠遠看見皇帝的人影,瑜貴妃立刻打消了心中的這些想頭,攜著兒子迎了上去。

  「臣妾恭迎聖駕!」蕭氏盈盈拜下,身後的風無惜也同時下跪行禮道:「兒臣叩見父皇,願父皇身體康健,國運昌隆。」

  「無惜也在這兒?」皇帝倒有幾分詫異,平常自己駕幸凌波宮時,蕭氏一向是將兒子遣開,今兒個破例行事,卻是奇怪。難道這位愛妃又有什么小名堂?皇帝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微笑,「好了,你們都起來吧。愛妃,難得你將無惜一起叫來,怎麼,今日想來一個團聚麼?」

  「皇上又打趣臣妾了。」蕭氏嬌嗔道。雖然早已過了女人最美麗的年紀,但她身上的風韻仍然不減當年,加之又一向保養得當,因此無論體態還是肌膚,仍然泛出令人銷魂的情致。「臣妾斗膽未請旨就將無惜帶到這兒,只不過是為了一件皇上也掛心的大事。」

  「哦?」皇帝想起了之前密探的報告,不禁莞爾一笑,這點小事他自然不會拂了愛妃臉面,「朕已經猜出來了,不過這麼在外頭說話不是理兒,還是先進去吧。」

  蕭氏這才省起自己心急了些,連忙側身將皇帝向宮裡讓,一邊向兒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等會機靈些。口中卻還打疊著一摞摞的逢迎話:「臣妾的一點小心思都瞞不過皇上,真真是什麼都藏不住,怪不得朝臣都稱頌皇上聖明呢!趕明兒您也教教臣妾這一招體察下情吧,也免得責罰下人時遭人詬病。」

  「那些什麼聖明的全是奉承話,哪有幾句是實。」皇帝在正位坐定,方才樂呵呵地答話道,「不過愛妃是愈來愈會說話了,朕被你灌了這麼一肚子迷魂湯,待會還好意思拒絕你的要求麼?說吧,你為無惜選了哪一處府邸?」

  瑜貴妃心頭一喜,知道今天的事情已是成了八分,隨即上前細細稟道:「皇上您也知道,臣妾一直將無惜留在身邊管教,也沒在宅子上多留心。現在他大了,又封了王,臣妾自然不能再為一己之私而將他強留宮中,也該讓他為皇上分憂了。」

  她一邊說一邊瞟著皇帝臉色,見並無不妥後方才繼續道:「如今京城的王府一座比一座豪華奢侈,臣妾思量著無惜就不必攀比這陣風了,因此除了禮制的規例,其他上頭不用過分留心。正好朝華門外還空著一處王府,雖然原本衰敗了些,但只要略作整修便能使用。臣妾已經讓哥哥去看了看地方,他回覆說還算齊整,因此想請皇上作主賜下這府邸,以後無惜進宮也方便些。」

  這下皇帝是真的詫異了,盯著蕭氏的臉看了半晌,確信這位愛妃不是開玩笑後,方才仔細思量了起來。那處府邸是當年壞事的風寰宇曾經住過的,因此為了避諱,一干封王的皇子們都刻意避過了那個地方。不過蕭氏也說得不錯,堂堂一座王府,老是荒廢著也不成體統,還不如分出去的好。再者那裡雖然已經有些破敗,但當年的規制宏大,論起來也配得上風無惜的身份,也可免去再建府邸的麻煩,京城如今的王府已是入不敷出,還是蕭氏想得周到。

  「嗯,朕看此事可行。回頭朕讓內務府再去看看,若是真的能派用場,就讓他們儘早整修,無惜也能搬進去。」皇帝略略頓了一頓,隨即又開口問道,「聽說蕭雲朝那裡已經開始置辦僕役,朕只想說一句,務必找一些牢靠的。如今京中鑽營的人太多,一個不小心,混進些不知根底的人,無惜將來使喚起來也是不易。」

  蕭氏連忙朝兒子使了個眼色,風無惜也是乖巧,立即下拜謝道:「父皇的教導,兒臣謹記在心,多謝父皇恩典!」他心中也是興奮異常,雖然在宮裡人人尊崇,但畢竟過於狹隘。從心底論起來,他還是更羨慕外間的生活。一想到今後不必在母親的庇護下過日子,他就有一種揮灑自如的感覺,同父同母的兄長風無痕能靠著實績,一步步奪得父皇和母妃的寵愛,他也一樣可以。

  皇帝看著這個從小最為疼愛的兒子,心中暗嘆。當初之所以同意瑜貴妃蕭氏的懇求,為的也是能讓他少受些風雨,畢竟那時風無痕一向病弱,太醫曾經稟報說活不過二十歲,因此他不想讓愛妃失去最後一點骨血。如今看來,反倒是風無痕披荊斬棘,歷經磨練,與當年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語。無惜還是得多加歷練才是,皇帝已是有了主意,等朝中的一些事情處置完之後,也是時候讓他分掌職司了。

  風無惜將遷居寧郡王府的消息著實轟動了一陣,特別是那新王府之前還荒廢著,這讓朝官們好一陣議論,不少人都弄不清蕭氏的真實意圖。只有幾個歷經兩朝的老人,或是對那段時期還有印象的重臣還能省起那座王府的由來。那可是當年在朝官耳中鼎鼎有名的逆王府,蕭氏居然能有這麼大膽識讓兒子搬到那裡,還能讓皇帝點頭認可,實在是魄力非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