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無惜不禁大怒,自打兒時起,沒有誰敢用這種帶諷刺的語氣對他說話,母親更是一向把他捧在手心裡。他冷笑一聲,正想開口頂撞,卻見瑜貴妃霍地站了起來,臉沉如水。

  「無惜,你太不象話了!」她厲聲呵斥道,「都是本宮平時嬌慣壞了你,一點規矩都沒有!要是讓你父皇看見了,又要惹得他雷霆大怒,上次的教訓還不夠麼?」

  風無惜在母親的怒火前畏縮地低下了頭,眼睛中卻閃過一縷憤怒的光芒。他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在風無痕面前戳痛他的傷疤,不就是對十二皇子風無浩的缺乏教養露出了幾分不屑的神色,背地裡嘀咕了幾句讓父皇聽見了。結果父皇的雷霆他至今無法忘懷,甚至每一次午夜醒轉都會冷汗淋漓。那一瞬間爆發的殺機幾乎讓他以為自己將永遠失去父皇的寵愛,幸虧有母親的轉圜,父皇之後對他的態度仍然是一如往昔的愛憐,但他仍舊擔心那不知何時會發作出來的天怒。

  「母妃,無惜還小,您用不著這麼在意。」風無痕連忙勸道,敏銳如他早察覺了母親話中的玄機,一向對風無惜寵愛有加的父皇居然會發怒,看來自己得打聽打聽那是什麼事才行,說不定能得到些有用的東西。自古伴君如伴虎,只有真正體會皇帝的忌諱和喜好,才能順利地活下去。

  瑜貴妃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無惜,別老是對你的兄弟們說三道四的,你才幾歲,連禮敬兄長的心都沒有,將來如何……」似乎是察覺到了自己的失言,她連忙調轉了話頭,「你現在給我回聽風閣好好反省!」

  好好一次覲見被風無惜攪得很是無趣,風無痕等人也就順勢告辭了出來,海若欣還在嘀咕著那個十一皇子的失禮,海若蘭則是一言不發地走在一旁,紅如忙著看顧自己的兩個孩子,只有越起煙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似乎頗有所得。

  風無昭的奏摺很快抵達了京城,出乎群臣的意料,這位五皇子居然將彈劾端親王風寰傑的奏摺以明折拜發,上面還大言不慚地叫囂自己奉皇帝密旨將其革職暫代,長達幾頁的文書中詳盡地列明了風寰傑在軍中的種種劣跡,甚至連彈劾段致遠的摺子也附帶上了。一時之間,此事傳遍天下,皇帝得知此消息後在御書房怒火衝天地大發脾氣,甚至尋了幾個小過錯杖斃了三個小太監,後宮中頓時人人膽寒,誰都不敢再胡言亂語。

  身處坤寧宮的皇后賀氏隱隱聽說了這些傳言,儘管她對自己的處境早已絕望,但遠在西北的兒子仍然讓她牽掛不已。然而,傳言徹底粉碎了她的企盼,風無昭的行為無疑是對於皇帝的最大挑戰,那個不容許別人冒犯的男人絕對不可能放過她,絕對不可能!霧衣,你為什麼要這麼早就離開我,賀氏喃喃念道,為什麼不等我一起,現在就連下黃泉都無人相伴,這個名義上至高尊貴的皇后還有什麼意思。

  「參見皇上。」門口突然響起幾個宮女誠惶誠恐的聲音,賀氏卻沒有挪動身子。自從那天之後,皇帝還是第一次來坤寧宮吧,可惜,此次又是興師問罪來的,她露出一個不屑的笑容,難道她還指望風無昭會為了自己這個母后而屈服?

  「你們全都退下。」皇帝撂下一句冷冰冰的話,「朕要和皇后單獨談談。」

  諾大的坤寧宮瞬間變得無比寧靜,帝後兩人一坐一立,氣氛顯得僵硬而緊張。「你應該知道朕今天為什麼到這裡來。」皇帝率先打破了沉寂,「那個逆子居然敢反客為主,逼朕承認他的大將軍職銜,如此無君無父的舉動,實在是膽大妄為至極!」

  「皇上如果想好了怎麼處置無昭,便用不著和臣妾來商量。」皇后頭也不回地道,「現在的坤寧宮和冷宮有什麼兩樣,皇上難道不覺得在這裡談什麼軍國大事是笑話麼?無昭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臣妾管不住他,也不想去管,要殺要剮,全憑皇上作主。」

  「你這是什麼意思?」皇帝頓時勃然大怒,「你以為朕不敢廢了你麼?若不是看在賀家以往對朝廷有功的份上,就憑你的那些罪孽,賜死都是輕的!沒想到如今就連無昭也不安分,真是『慈母』出敗兒啊!」

  皇后一動不動地領受著皇帝尖酸刻薄的話語,心卻痛得無法自已。曾幾何時,他不再滿足於自己這個元配,左一個貴妃,右一個貴人地迎進宮來,而自己卻是色衰而愛弛,常常獨守空房,寂寞地度過一個個漫漫長夜。到頭來,他卻為了那個賤人的兒子,殘忍地剝奪了自己最後的希望。

  「皇上請回吧,臣妾如今是待罪之身,只希望皇上能看在多年夫妻情分上,不要苛待了無昭。他性子狂暴剛烈,皇上若是逼急了他,不知會做出什麼驚人的事情來。言盡於此,皇上自己珍重。」皇后轉過頭來深深看了丈夫一眼,隨後又閉上了眼睛。如果他真的連兒子都不放過,那自己就只能用那個了,皇后賀氏心中下了決心。

  第十章 托心

  西北的事情最終以皇帝的妥協而告終,朝廷在六月初正式發文,革去風寰傑大將軍之職,召其回京述職,同時向甘肅、陝西和四川派去了欽差。至於風無昭則只是在詔書中蜻蜓點水似的提了一下,由其暫代大將軍,朝廷將在之後委任新人。然而,知情者都知道,底下的暗流卻更加洶湧。朝議時部分大臣的沉默就證明了這一點,以往鬧哄哄的朝堂之上只有幾個人如跳樑小丑般聳動著,皇帝一反常態的緘默很快讓所有人都醒悟到他無言的憤怒。幾個睿智的老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告病在家,其中就包括宰相海觀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