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寧見屋子裡每一個人都瞪大了眼睛,這次卻是齊刷刷看向自己,他頓時老臉一紅,隨即才有些尷尬地說道:「其實張容齋是想讓我推薦一下,能夠以司禮監第二位秉筆提督東廠的人選。如今馮公公雖說七死八活的,但這個人選需得張容齋提出來,馮公公那邊就能夠通過,我一時半會把所有秉筆都過了一遍,卻也覺得有點難。要知道,東廠這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馮公公的地盤,他擔心身後事,那些人也一樣擔心身後事。更何況……」

  張寧猶豫了片刻,這才低聲說道:「而且此番錦衣衛也要易主,現在的掌刑千戶劉百川和理刑百戶郭寶,都是慈聖老娘娘知道名聲的人,東廠如今這些年一直都穩穩壓過錦衣衛,如何保證將來還能這般,張公公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所以,人要有能耐,要得馮公公認可,要會討慈聖老娘娘歡心,還要公正,有私心卻不能過重,能夠鎮得住東廠和錦衣衛那些驕兵悍將……」

  「停!」

  這次開口的卻是朱擢,他和張寧素來抬槓慣了,此時嘴角直抽抽:「這麼多的條件,就是內閣選閣老,又或者廷推尚書,也不至於這麼麻煩吧?」

  「不懂了不是?司禮監掌印那就等同於內閣首輔,提督東廠的司禮監秉筆就相當於內閣次輔,這樣重要的職位,就算再謹慎一百倍也不為過。」張寧說到這裡,便故意略過朱擢不理會,而是看向了汪孚林,「汪小子,人選有沒有,有的話趕緊推薦一個,我這腦仁都疼了。我和你說一句實話,就算我拒絕了去當秉筆,推薦東廠這種好事,也理應輪不到我頭上,我琢磨著,張容齋就是因為我和你的交情,這才問我這件事的。」

  「張公公是想要世卿推薦人選?」李堯卿忍不住訝異地看著汪孚林,差點就直截了當問出了口。你和張宏什麼關係,對方居然要你推薦提督東廠的司禮監秉筆?可下一刻,他就聽到了讓他目瞪口呆的話。

  「如果真要我舉薦,我這裡倒還真有一個人選。和李兄有點關係,就是他的岳父大人殷閣老當年曾經教過的學生,御馬監監督太監,姜淮。當然,資歷人望其實都不夠,我只是這麼提一提。」汪孚林見其他幾人面色各異,就笑著把小北從姜淮和殷家人那邊聽到的那段趣事繪聲繪色說了出來,頓時引來一陣大笑。

  就連張寧也樂呵呵地說:「殷閣老真是妙人,多少士人雖說在內書堂任過教習,但有如此容人雅量的,卻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後來還引了姜淮去拜師父師母了。這人選有點意思,我回頭就去稟告張容齋公公。想來馮公公當初把人提拔了上來,也不會拒絕這個人選。至於資歷……呵呵,宮中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講資歷的。」

  今天眾人原本是為了慰問告病要回鄉的汪孚林,誰知道卻因緣巧合摻和了這麼一件事,此刻面面相覷的同時,卻不免全都善意地嘲笑起了李堯卿。起頭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黃龍甚至打趣道:「女婿半個兒,弟子也是半個兒,小李你厲害啊,一下子就多了個相當於內閣次輔的強力後援。」

  「還沒成呢,大家都留點口德。」李堯卿嘴裡這麼說,心中卻打定主意回去就給岳父殷士儋寫信。

  而最最熟悉汪孚林的程乃軒卻拿眼睛朝汪孚林瞟了過去。他才不相信汪孚林會只聽到殷士儋和姜淮的那段過往就開口舉薦。果然,等到眾人最終沒勸住仿佛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汪孚林,告辭離去之後,他開門見山地一問汪孚林和姜淮什麼關係,就聽到了一個意料之中的回答。

  「此次宮裡皇上和慈聖老娘娘的衝突,姜淮送出過消息給我。日後我不在京城,你有什麼事可以找他。」

  這傢伙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認識,都有聯繫!

  程乃軒沒想到汪孚林連殷士儋和李堯卿翁婿倆的牆角都挖,少不得追問了一下具體經過,得知竟然是在幫李堯卿辦婚事的時候搭上的關係,縱使是他,也不由得暗自驚嘆汪孚林之前的神通廣大,連宮中太監都看好。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覺得汪孚林遵照和馮保的提議,就此病休回家,實在是有些可惜。他這人素來是想到什麼問什麼,乾脆就問出了口。

  「人無信不立,更何況,我不但是對馮保這麼說的,也是對元輔這麼說的。要想讓人覺得我前後彈劾三個人全都是一片公心,而不是為了升官發財,那麼這趟辭官就勢在必行。而且,你還在外頭穩紮穩打當了三年縣令,可我到底是成天拳打腳踢,也該歇一歇,沉澱一下,偷偷懶。」

  「我看最後一句話才是你想說的吧!」

  程乃軒呵了一聲,見汪孚林笑而不語,他忍不住又問道:「那你打算什麼時候覆出?」

  「誰知道呢!」汪孚林聳了聳肩,輕鬆寫意地說道,「也許三五年,也許十年八年。可我就算不在朝中,朝中也總會有我的傳說。」

  程乃軒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是啊,汪孚林這個人,到哪都不能安分守己,走哪不會留下傳說?

  第九五五章 傳說結束,歷史剛開始

  歙縣漁梁鎮碼頭是新安江水路通向杭州的重要節點,從數日前開始,徽州城汪、程、許三大姓,就一直派人在這蹲守。在碼頭做生意的船商船主也好,苦力運工也罷,全都得到了一個消息,松明山汪小官人回來了——雖然如今的汪孚林已經結婚生子,不能再稱之為汪小官人,可依舊無礙他名聲遠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