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居正在慈聖李太后面前力保汪孚林的事,他隱隱約約聽到了一些風聲。而汪孚林去勸過朱翊鈞後,小皇帝終於去向李太后服軟,這曾經讓他如釋重負,哪怕最終李太后一怒吩咐朱翊鈞罰跪奉先殿時,他也沒有太放在心上。終究是嫡親骨肉,做母親的總不能一直都因為馮保這個外人銜恨兒子。可誰曾想朱翊鈞竟然連一時之氣都不肯吞下,竟然做出了那樣的事!這能怪汪孚林嗎?

  馮保是看著朱翊鈞長大的,而他也算是看著朱翊鈞長大的。在猶豫了片刻之後,張宏忍不住低聲說道:「汪掌道,皇上從前對你素來另眼看待,哪怕如今狂症發作,你也得記著當日皇上幾番厚賜之德。」

  「張公公說的是,我自然一直都銘記在心皇上的恩德。」

  張宏竟然對汪孚林說這個,文華殿中的各色人等自然而然就品出了不同的深意。如吏科給事中陳三謨,那是一直以來在汪孚林手中吃了大虧的人,有心在張居正面前上個眼藥,可眼看張居正面色如常,似乎根本就沒聽到張宏和汪孚林的對話,他忍不住生出了一絲失望,當即側頭看向了素來心直嘴快的光懋。

  這時候,不該你光都諫出言諷刺汪孚林兩句?

  光懋沒有動。他今天養精蓄銳都是為了應付接下來的局面,哪裡是為了小小一個汪孚林?

  果然,當張宏在御座旁邊站定之後,便沉聲說道:「仁聖皇太后,慈聖皇太后口諭,皇上突發狂症,不能理政,接下來該如何,請各位大臣議一議。」

  無論漢唐太后當權的時候,還是宋朝太后有一定參政權力的時候,全都可以堂堂正正坐在御座上,聽廷臣議政,可本朝自從誠孝張太后之後,就再也沒有能夠干預國政的太后了。所以,馮保在唯一一次清醒過後,向李太后推薦了張宏代自己之職,李太后就果斷讓張宏代行皇權,前去旁聽文華殿廷議的結果。

  而群臣也無不知道張宏此來的用意,可讓他們廷議的這件事,大多數人卻異常為難。這如果真的是李太后指斥小皇帝忤逆不孝,光這四個字,不說足夠帝位易主,至少來個罪己詔是最起碼的。然而,朱翊鈞是為了馮保和李太后衝突,細究下來李太后也有不當。可如今李太后採取的是相對婉轉的狂症,那就不好說了。

  可誰先發言,誰就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汪孚林見大多數人全都往自己看了過來,他不禁氣樂了。難不成他這個災星之名就那麼名副其實,人人都指望他先開炮?就在他決定先裝啞巴的時候,一旁終於傳來了一個鏗鏘的聲音。

  「皇上乃萬乘之尊,既然是發了狂症,脈案到底是怎樣的?太醫院束手無策,天下難不成就沒有別的國手?這又不是等閒那些動輒有性命之危的疑難雜症,盡可雲集天下國手來給皇上診治,趁機也可以汰換一批太醫院中的無能之輩!」

  說到這裡,見眾多的目光全都匯聚到了自己身上,其中多有驚疑,不解,責難,甚至還有鄙視,可光懋卻不閃不避,一字一句地說道:「說皇上有狂症,就需得有讓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真不愧是光懋,天下傳直聲不容易,在高層已經有了定論的時候捅破那層遮羞的窗戶紙,那就更不容易!

  饒是汪孚林往日和光懋別說談不上交情,就連來往都沒有,在遼東一事上,還與其結下了梁子,但並不妨礙他此時此刻暗嘆這年頭的清流君子還真夠有堅持的。可暗嘆不代表讚嘆,更不代表真正的贊同,所以他沒有貿貿然開口,因為他知道有人會把光懋堵回去的。

  而這個人下一刻就出現了。那不是別人,正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

  「光都諫是覺得,哪怕天下傳宮闈內務,那都是無所謂的?皇上是狂症,那麼也許就有治好的一天,可如果是別的什麼亂七八糟的,那麼結果如何,就說不好了,光都諫是想覺得那種情形比眼下好?」不等光懋開口反駁,張宏就用前所未有的尖銳口氣說道,「兩宮老娘娘是想要各位商量出一個可以實行的方案來,並不是讓各位對既成事實指手畫腳。想當初若非張四維等別有用心之輩挑唆,皇上又怎會在急怒之下發了狂症?」

  在張宏這與其說是警告,不如說是威脅的一番話打壓下,文華殿中出現了片刻的死寂,緊跟著,吏部尚書王國光這才緩緩開口說道:「我等驟聞此事,一時方寸已亂,敢問張公公來時,兩位老娘娘可有交代?」

  相對於所謂的真相究竟如何,這才是每一個人想要知道的重點,包括汪孚林。而張宏也沒有讓眾人等候太久,只是微微一沉吟就聲音苦澀地開口說道:「慈聖老娘娘有意,請潞王監國。」但他根本不願意!

  果然!

  也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浮現出這麼兩個字,而率先慷慨激昂反擊的,卻也同樣是光懋。

  「莫非慈聖老娘娘想要重複當年正統年間舊例?須知英宗皇帝當初是失陷於虜中,和如今情形截然不同!」

  事不同而理同,想當初英宗皇帝是聽信王振,因此被也先給直接俘虜了,大臣這才本著立長君的意識,擁立了景帝朱祁鈺。而這次萬曆皇帝也同樣是頭腦發熱去和慈寧宮聖母衝突,自己把自己的皇位推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群臣還沒有大主張,但李太后卻已經想要廢立了!

  張宏本來就是不同意的,此時聽到光懋終於把矛頭調轉了一個方向,這才鬆了一口大氣,可對一直保持緘默的汪孚林卻不免有些失望。然而,就在這時候,他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