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隊的騷動自然傳到了脫火赤的耳中,面對身邊眾將紛紛請戰,面沉如水的他想起河曲城中的火炮,武州地下埋藏的火器,如今騷擾後隊的竟只有區區千餘人,總覺得這一切要多蹊蹺有多蹊蹺,因而當機立斷地下令道:「不用管他們,留下後軍被他們纏住的那上千人,足夠這些明人吃個大苦頭了。不要停留,立時破關而出!」

  老牛堡和偏頭關之間有一段邊牆是多年之前就殘破不堪的,這是脫火赤多年襲擾明人邊境的經驗了,此前又從商隊和細作口中多次證明了這一點。這一次他入寇之前就早早選定了這一條後路。當遠遠看見那殘垣斷壁之際,他心中如釋重負,立時在左右親衛簇擁下一抖韁繩加快了速度。然而,突然之間,他的眼睛突然捕捉到了那殘垣斷壁前頭的物事,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那密密麻麻四處都是的,除了一條條絆馬索,更有無數橫七豎八的搊蹄,鐵拒馬,地上更是撒著無數密密麻麻的鐵蒺藜。

  相比建造邊牆亦或是挖戰壕的麻煩,這些東西布設起來極其簡單,但此時此刻卻相當於一場莫大的麻煩。更讓他驟然間背心發涼的時候,那些殘垣斷壁的後頭,傳來了聲音悠長的一陣陣號角聲和戰鼓聲。

  偏頭關雖和雁門關寧武關合稱外三關之一,但原本只設守御千戶所,從上至下的軍將加在一塊也就是九百餘人。托如今嚴查空額的福,這幾十人的缺口是兵部武庫司暫時沒人可勾補,而不是掌管此地的閆千戶膽大妄為。所以,在這偏頭關突然來了一位徐副總兵之際,他方才能夠勉強保持鎮定。可看著那來來往往全都是一溜小跑,訓練有素得讓人無話可說的傳令親兵們,還有籤押房門口猶如釘子似的扎著一動不動的護衛們,他每每還是有些咂舌。

  聽說這是定國公府的一家親戚,可這架勢也大了吧?

  「報!虜寇大軍已經被攔在了邊牆之內,兩位曹將軍已經率軍從左右殺出去了。」

  「知道了。」

  「報,江副總兵已經牢牢咬住了虜寇後軍,披創不肯退。」

  「江彬就是這老脾氣,讓他去!」

  「總鎮大人帶著徐將軍齊將軍和張將軍,領兵八千,已經出了威遠衛!」

  「阿彌陀佛……」

  這最後一句話奏報上去的時候,閆千戶忍不住有些納悶。這位徐副總兵聽說和那位總兵大人相交莫逆,聽著人貿然出關,怎麼不說別的,而是念叨那一聲阿彌陀佛?然而,他絲毫不敢湊到前頭去問,只能到下頭廚房吩咐不要吝惜菜蔬好生款待云云,只偶爾會思量一下別人都是衝殺在前,為何這位副總兵卻是窩在自己這偏頭關。

  一日之後,諸多軍報方才相繼而來。那位新任大同總兵朱壽大人,在昭君青冢附近一把火燒了脫火赤安設的後隊營帳輜重以及攻城雲梯等等種種器具,奪回明人奴隸及工匠等等上千,最初被蒙人掠歸的牛馬四千餘,斬首四百,余敵四散奔逃。而在老牛灣以東打算破關而出的脫火赤中軍,則是在附近兵馬的一再阻截下,只有四千餘成功逃脫,餘下的被生擒的潰逃的死傷的不計其數。此前已經頒令下去,但使拿住逃脫的虜寇,可交官府換取賞錢官職,亦可留用為奴,只報官領一通文書即可。

  報捷文書才到京城當日,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便命文書官把小皇帝的御札送到了時任內閣首輔楊一清的案頭。小皇帝那龍飛鳳舞的筆下,楊一清真正在意的只有那一行讓他頭痛不已的字。

  「大同總兵朱壽殺敵有功,朕欲升其為總督宣大甘延四鎮軍務鎮國公,可乎?」

  還可乎不可乎,好好的皇帝不做,非要來這一套,傳言出去成何體統!

  想到如今已經六歲,聰慧機敏少年老成的皇太子,楊一清心中生出了深深的欣慰。好在東宮儲君不像朱厚照,從小就表現得極其穩重,否則天下臣民連個盼頭都沒有了!

  第八卷 會當凌絕頂 第657章 會當凌絕頂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不論這句話是不是有些誇大,東嶽泰山在天下的眾多名山之中,一向具有非同小可的意味。尤其是封禪泰山,自從秦始皇登臨泰山勒石為自己歌功頌德,從古至今,能夠以封禪這種最隆重的禮儀登上泰山的皇帝屈指可數。秦二世胡亥、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此外雖也有祭祀的皇帝,卻都稱不上封禪二字。

  直到了明時,驅逐韃虜得了天下的開國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卻是崇尚簡樸的人,對於封禪這等勞民傷財的勾當沒什麼興趣,永樂皇帝朱棣雖也屢次北巡北征,可對泰山也不如前朝那些皇帝心向神往。一度吸引了無數皇帝的神山泰山,便只有偶爾官員祭祀。

  這一天的泰山山路上,亦是香客遊客不絕。香客們自然是衝著那東嶽廟去的,至於遊客則多半是今科秋闈中舉志得意滿,衝著明年春闈去的舉子們。在這些人當中,一行仿佛是兄弟兩個似的年輕人和三四個從人自然絲毫不顯眼,可只要仔細觀察,便能看到上下有好幾撥人在悄悄策應著他們。

  終於,起頭興致勃勃的那個小鬍子年輕人扶著一旁的一塊山石站住了,繼而便氣喘吁吁地說道:「累死了,都爬了一個多時辰了,怎麼還沒到頭?」

  「泰山乃是五嶽之首,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登頂的。」徐勛笑眯眯地看著朱厚照,想起小皇帝在山腳下大手一揮地說不要什麼馱轎,自己決計能夠一口氣登頂,同樣兩條腿有些泛酸的他便輕咳一聲說道,「登山切忌不時坐下休息,這一坐下,再站起來往上爬,可是要比之前更累一倍。怎麼樣,實在撐不住,讓人背馱轎上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