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傍晚十分,夕陽西下,天色開始昏暗,院子裡掛起了燈籠,平安醫館的客人也都走光了,夥計們早早關了門兒,其實在福州,平安醫館算不上最好的,一是李大夫今年八十有六了,雖然說越是老大夫越是讓病人信任,可是李大夫的精神不好,身體也出了毛病,已經輕易不給人看病,周通和周彤的年紀又小,都是二十出頭兒的年輕人呢,他們也不像小茹似的,十幾歲就出道,又有簡直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本事,名氣自然不大。

  而跟他們競爭的是廖家,廖家不光做醫藥買賣,那是個僅次於李家的大家族,只是李家更注重航運進出口貿易,而廖家則是大地主,不能說是個純粹的商人,當然,他們家商業也挺紅火,經營的東西——茶葉,絲綢,藥品,柴米油鹽,等等,幾乎無所不包,和這樣兒的大商家競爭,平安醫館的生意能火起來才怪,也幸虧平安不是為了賺錢。慈心醫會的慈善事業,客人主要是那些比較貧苦的老百姓,和廖家開的那個占地廣闊的大醫館沒有衝突,多年下來,雙方都井水不犯河水,雖然關係不好,到也沒有發生什麼讓人不愉快齟齬。

  小茹拉著江依,跑院子裡玩了會兒跳繩兒,舒活了舒活筋骨,又洗了個澡,才坐到花廳里和周家兩兄妹喝茶聊天兒,這會兒還是春日,福州天氣不錯,暖和又不燥熱。

  在座的幾位都是大夫,有很多話題可聊,分析分析病例,說說醫書,到也快活,說了會兒話,周彤忽然笑道:“我都忘了,今天中午我剛弄回來個大西瓜,正好切給你們吃,吃了西瓜,咱們再吃飯。”說著,她站起來就往外走,周通怔了下,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不過,眼角兒的餘光斜了小茹和江依一眼,到底沒有說出口。

  小茹到沒看見周通的古怪,她怔了一怔,驚訝地道,“這會兒就有西瓜了?現在可還不到時候呢。”

  周通笑了,“聽說是從南邊海島上運過來的,我不大吃,就是周彤那妮子喜歡……”

  三個人又閒話了半天,才看見周彤扭扭捏捏,一臉不自然地端著個托盤兒過來,小心翼翼地把托盤兒擱到桌子上。

  托盤裡排的滿滿的,確實是西瓜,只不過,刀功真是不怎麼樣,大大小小歪歪扭扭零零落落,看著就讓人渾身不自在。

  小茹和江依臉上都僵了下,誰也沒想到看起來溫柔秀氣,一派賢妻良母型形象的周彤,居然不會廚藝,場面一時間便稍微帶了點兒尷尬,周通連忙咳嗽了聲,笑呵呵地道:“呵呵,我這妹子雖然不會做飯,不過,家裡的柴火向來是她在劈,這不,劈得很不錯嘛。”

  一句話,逗得三個女人都樂了,小茹揀起塊兒西瓜,咬了一口,別看樣子不好看,對味道可沒有影響,很沙很甜,正是小茹喜歡的口味兒。

  江依一邊兒吃,一邊打量周家的這兩兄妹,笑眯眯地打趣道:“我以前聽肥肥哥哥說,你們周家是陰陽顛倒的命格兒,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呢,現在算是明白了……”她的目光從周通身上滑道周彤身上,直把周彤看得惱羞成怒,拽起椅子墊兒來摔了她好幾下,才算消停下來。

  這也管不得江依好奇,事實上,他們船隊昨日到福州的時候,正趕上平安醫館開飯,因為是晚上,飯菜也算不上多麼奢華,但是幾個家常小菜,做得十分地道,刀功好,火候掌握得也好,簡直比江依家裡幾個精通南北各色菜系的廚子也不差了。

  一向嘴刁的江依吃得滿嘴流油,再聽說平安醫館裡沒招下人,兄妹兩個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打理,飯當然也是自己做的,頓時對周彤這姑娘崇拜得不得了,差一點兒就要拜師學藝,當時,小茹見江依說到廚藝的時候,周家兩兄妹都很尷尬,她那會兒還以為這兩個人是臉皮薄,不好意思了,現在看來,鬧了半天,周彤這個做妹妹的,不會廚藝,而真正精通的,反而是個應該遠庖廚的君子哥哥,那就怪不得兩個人都不自在。

  把就會胡攪蠻纏的江依抓回來,小茹隨便扯了句,岔開話題,周家兩兄妹這才鬆了口氣,場面又變得輕鬆起來,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麼的,周通就說到想讓小茹和江依幫忙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好把他的寶貝妹妹給嫁出去。

  周家兄妹是孿生子,今年都是二十二歲,對周通來說,雖然年紀也不小了,但是他是男人,成親晚一點兒不要緊,可是周彤就不一樣了,二十二歲還沒有成親,在這樣的時代,會被人說閒話的。

  不過,周通剛開了這個話題,江依眼睛一亮,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周彤就惱了,“胡說什麼呢,哥,你要再胡說,我可不理你了。”

  周通怔了怔,趕緊賠笑道:“好好,不說,不說還不行,就是寶貝妹子你一輩子賴著哥哥,哥也養得起你……走吧,吃飯去,一會兒飯都涼了。”

  二話沒說,四個人轉戰飯堂。

  吃了一頓色香味俱全的晚膳,周通被人叫去出診了,小茹和江依就拉著周彤坐在月明星稀的夜空下,吹著輕風,繼續侃。

  圓圓的石墩兒上鋪著毛皮墊子,懷裡揣著堪比暖爐的小狐狸,很暖和,小茹其實挺喜歡和三兩個好友漫無目的地閒扯閒聊,這讓她有一種古怪的熟悉感,使得精神上很放鬆很愜意,顯然,江依和周彤也挺喜歡,估計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娛樂項目太少,晚上天一黑,除了聊天,也不能幹別的什麼了。

  三個人一邊說話,周彤一邊從兜裡面揀出來幾顆核桃,食指和拇指這麼一捏,核桃殼就碎了,小茹和江依湊過去吃現成的。

  江依這女人向來比小茹好管閒事兒,也許是受了周通的影響,忍不住就拉著周彤問道:“我說,彤彤啊,你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成親,你看看你,模樣長得好,醫術高明,性子也好,要溫柔有溫柔,要活潑有活潑,為什麼到現在還找不著如意郎君?”

  這會兒人周彤到不惱了,兩個女人的小腦袋瓜湊到一塊兒,周彤壓低聲音,笑嘻嘻地道:“依依,我實話告訴你吧,以前媒婆來說媒,我也有過想法,不過嘛,那些男人我挨著個兒看了,哪一個也比不上我哥,他們有我哥長得好看嗎?沒有。他們有我哥性子溫柔嗎?沒有。他們能像我哥一樣,肚子裡的醫書拿出去曬曬可以嚇死人嗎?不能。他們可能像我哥一樣對我那麼好嗎?不可能……他們這麼差,叫我怎麼嫁!”

  一番話,說得江依瞠目結舌,核桃掉了一地。

  第226章 彆扭

  周彤的擇偶標準並不是那麼不可思議,很多女孩子都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父親或者兄長當成傾慕的對象,要不然,‘戀父’、‘戀兄’這樣的詞語就不存在了。

  小茹和江依當然都對此無能為力,也只好辜負了周通的殷切期盼。

  在福州又停留了一日,江依跑出去大採購了一趟,吃遍了福州城街頭巷尾各個犄角旮旯的美食小吃,小茹便告別了帶給她們很多歡快的周家兄妹倆,帶著江依,和自動找上門兒來的那位坐在木輪椅上,腿上搭著一條毛毯的美麗姑娘趙辛,一起乘車離開了福州。

  一路上看那糙長鶯飛,鮮花遍地的春景,小茹的旅途顯然很舒心,尤其是沒有意外地接到了自家親親相公寄來的信。

  信上除了寫下一些瑣碎的細語,還交代了一家人的情形,他們已經於昨夜傍晚,抵達廣州,婆婆的身體康健,長途旅行雖然讓她顯得有些疲憊,但是,由於照顧得當,並不曾患病,睡了一個舒舒服服的好覺之後,已經精神抖擻地開始布置新家,孩子們也活潑開朗,雖然貌似福兒和郭家的小團團起了一點兒紛爭,但並不算嚴重,福兒是個很穩重妥帖的小姑娘,想來不會招惹什麼大麻煩。

  至於從龍王手裡得到的一所宅院,樓易除了對它的面積還算認同之外,其它的都不大滿意,因為這所宅院不但不夠精緻,十分粗獷,而且對住慣了小茹設計的房屋的他和老太太來說,這宅院連一星半點兒的舒適也談不上。

  至於官邸,那破舊髒亂的程度,讓樓易只看了一眼,就恨不得拉著自家娘親離得遠遠的。還和丁峰聯名寫了厚達十頁的信,送去給公孫止,小茹雖然不知道他寫得都是些什麼內容,但是可以想像,京城那邊兒溺愛孩子之名上達天聽的布衣國師,想必會用自己的吐沫星子,給那位皇帝陛下好好洗個澡。

  小茹按了按眉心,忍不住笑了,看來,到了廣州之後又要大動土一次,拿出筆墨紙硯開始寫信,讓自家相公和婆婆帶著孩子先住到李家去,雖然可能也不習慣,但是江依的品味,最起碼要比那個常年生活在海上的海盜頭子強得多吧。

  當然只能暫住,住太久是不可能的,要趕緊把官邸收拾出來,最好連龍王送的那所宅院也不要去住,能賣好價錢,就秘密賣了也行。

  這主要是因為樓易的身份非常敏感,還是不要太特立獨行的好。要知道,他身為廣東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還是在右布政使缺的時候,等於掌握了一省大權,從二品的高官,一舉一動都是非常顯眼的。

  像他這麼年輕,還不到三十歲就做到這種地步的官員,大夏朝除了當朝太傅孫祥雲和兵部尚書趙至深之外,就再沒有別人了。

  可是人家那二位,一個救駕有功,還智多近妖,是個就連自家老爺子在他面前都討不了好的妖孽人物,而另外一個,那絕對是出身軍事世家,有個絕對的好出身,還軍功卓著,從十二歲從軍,正正經經地在沙場上九死一生拼回來的功勞,無論根基還是聲望,樓易跟他們沒法子比。

  就拿名望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來說吧,有的時候,它很重要。比如說,那個孫祥雲家裡納了比三宮六院還要多幾倍的美妾,別人只說他是個風流雅士,對他這種古怪的收藏美女的愛好一笑置之,連皇帝那麼不喜歡官員沉湎美色,對他也沒什麼話兒說,要是換上樓易,說不定明天參他的摺子,就得把皇上給壓得剩不下幾口氣,再比如說,趙至深敢在秋狩的時候騎著馬先當今聖上一步獵到猛獸,也敢在馬鞍上掛著個白虎頭耀武揚威,可換了樓易,他只能乖乖地跟在自家老爺子身後,在不出風頭兒的情況下捉幾隻小動物回家討好媳婦。

  在層面上,是很不同的,所以,他們樓家最好別和人家比,乖一點兒,安穩一點兒,低調一點兒,平平穩穩地度過這一段比較危險的時光。

  小茹抱著自家的小狐狸,因為離廣州越來越近,她的心情波動起伏也漸漸增大,一開始對能離開京城,來到她一直嚮往的開放之地,小茹是滿心歡悅的,但是,隨著想得越來越深,她卻隱約有些擔憂,不知道自家老爺子的這一步棋,走得到底正確不正確,或許,樓易可以來廣州,但是不要站在這麼個顯耀的位置上比較好……雖然,現在的布政使,和以往的權力相比,已經大大的衰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