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僕兩個正說著話,小茹心裡忽然咯噔一下,臉色大變,小猴子多多吱一聲,猛地躥到小茹的懷裡,瑟瑟發抖,一瞬間,她還來不及出聲示警,就感覺到地面上下起伏,一陣天動地搖。

  小茹想也沒想,猛地撲過去摟住自家婆婆,按著婆婆蹲在地上,一邊冷靜地衝著滿臉慌亂的孟妮兒曉燕她們幾個喊:“冷靜,抱頭蹲下,不要亂動,孟妮兒,你照顧福兒,聽著,這裡的環境很好,不會出事兒的,大家都冷靜下來,千萬別亂。”

  小茹的聲音不大,可是,還是影響了周圍的人,並且一個傳一個,把這種影響向外傳播出去,這種時候,一旦有少部分人亂起來,一眾人就全亂了,可是有幾個清醒的,其他人也會跟著清醒過來。

  小茹明顯得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要跳出來一般,臉上卻神色不露,緊緊地摟著婆婆,感覺自己如做過山車一樣,先是上上下下的顛簸,又左右搖晃著,幾乎蹲不住,只能任由自個兒的身子倒在地面上。

  其實,地動時間很短,可是,這裡的人,大概都覺得很漫長,不知道時間究竟過去多久,暈眩感終於過去了。

  本來慌亂尖叫充斥的夜空,一時間寂靜無聲,小茹勉強支起身子,看著土地上細長的裂口,遠處不少樹木離土倒塌,吐了口氣,暗自咋舌不已,雖然沒辦法測試,可這樣的破壞力,至少七級以上,甚至可能達到八級了……

  她正站著感慨萬分,忽然,遍野的老百姓全有志一同地衝著西郊聖駕所在的方向拜倒,嘴裡說什麼都有,總之,全是感恩戴德的話,就連婆婆也一把拽住小茹的衣擺,連聲道:“媳婦,你別愣著啊,還不快給聖上叩頭,要不是聖上得上天庇佑,我這個老太婆還不知道過不過得了這一關,哎,你和小樓哥還沒給我生個大胖孫子,我老婆子怎麼捨得去死。”

  小茹一臉憋悶,卻還是乖乖地聽話跪下了,哎,這皇帝靠著自己摘了桃子,得了這麼大的聲望,自己還得……給他跪下磕頭,真是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不過,自己應該會有不少獎勵吧,不光是她,像小樓哥,公孫老爺子,應該都少不了功勞,只是不知道皇帝大方不大方,給錢呢還是給地,若是多給些地就好了,在古代,還是做地主安穩。

  第44章 後續

  驚天動地的大地震過去了,雖然提前得到了消息,可是,還是免不了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傷,甚至死亡。

  京畿周邊還好一些,一是得到消息的速度快,應對措施得當,雖然有一些百姓在地震時受到驚嚇,不小心摔傷,被人踩傷,不過,臨近的村莊卻因為有一小部分百姓或是對地動的說法不以為意,或是居住地偏遠,消息不靈通,留在家裡沒有離開,以至於被壓在破碎的房屋下面,好在這個時代磚瓦房比較少,樓房更少,也沒有高樓大廈,損失相比於現代來說,要小的多了。

  小茹讓下人們先帶著婆婆返回,只是拉著孟妮兒和曉燕,千叮嚀萬囑咐,要她們千萬千萬小心餘震,暫時不要讓婆婆住屋內,東西什麼的到可以搬回去。

  至於小茹,自然是留在慈心醫會這邊幫忙。

  不光是慈心醫會和醫官,京城和周圍各地的名醫們也都聚集過來,參與救災工作,當然,將災民們從廢墟中救出來的活計,都是男學徒和男護士們幫著那些專門被派來救人的衙役做,包括小茹在內的兩位女大夫,四位女性護士,則只留在醫療所,等待著其他人將病患送到眼前。

  忙了三日,總算把手頭兒的活幹得差不多了,樓易辛辛苦苦擠出一點兒時間趕回家,看到自家娘親身體康健,沒有受傷,也沒有變得容顏憔悴,這才鬆了一口氣。

  說實在的,地震的時候,他雖然一直留在聖上和老爺子身邊,可是,滿心滿腦子想的都是娘和小茹,生怕她們傷到,經歷這麼一場災難,樓易才真正明白,他不再是孤家寡人了,如今,有家有親人,心裡有了掛礙,以後,再想像以前一樣,為了老爺子或聖上交代下的任務,毫不顧惜性命,橫衝直撞,那可了不得!

  要知道,以前他和丁峰做事的時候,老爺子總是一臉擔憂地叮囑他倆,最重要的是安全,要小心謹慎,寧可什麼都不做,只求安穩,也不能隨便冒險那時,他們倆可沒怎麼放在心上。

  “咦……小茹姐兒呢?”

  “現在才知道找媳婦兒。”樓老太瞥了他一眼,“媳婦在城外的醫療所幫忙,你趕緊去看看,我在廚房裡給她燉了鍋雞湯,從昨天晚上就開始燉,是只還下蛋的老母雞,你帶過去,給你媳婦好生補補。”

  母親有令,樓易怎麼可能不聽,再說,他還真有點兒擔心自個兒的未來媳婦了。

  醫療所設在京城西門外,此時是人聲鼎沸,一派忙亂。自地動發生至今,已經有三天三夜,期間又發生了兩回小規模的餘震,病人也漸漸增多,以至於這塊兒不算大的地方,滿山遍野都是傷患。幾乎每個大夫都累得眼前發黑,可遠處的大夫們又因為交通不便趕不過來,大家也只好硬撐著。

  小樓到城西的時候,就看到四處是抬著門板,糙席,木頭做的擔架來回穿梭的人流,七八個大夫身前都排著一二十名等著看病的病患,後面還有無數正往這邊趕的。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面色焦慮,行動迅捷,幾個年紀比較大的老大夫,拿著紅色,藍色,黃色三種顏色的竹籤,挨個檢查病人,並且將竹籤插在病人的衣襟上,另外的幾個年輕人,則按照竹籤開始安排病患們看病的時間。

  樓易若有所悟地點點頭,覺得這竹籤上的顏色,大概是代表了病患病情的輕重,這法子不錯,可以避免重傷的,因為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誤了性命……

  看了一會兒,好不容易跟個大夫搭上話:“請問……高大夫在這裡嗎?”他記得那個什麼慈心醫會的大夫們和武昌的那些不一樣,都是直接稱呼小茹‘高大夫’。

  “後面,最後。”那大夫簡單地吐出兩個詞兒,就心急火燎地跑走了,樓易沒轍,只好一邊找一邊問。

  當他順著大夫們的指點,辛辛苦苦來到比較靠後的一個簡陋棚子時,一眼便看見了小茹,此時的小茹,和以往在家中見的不一樣,她的髮髻已經亂了,眼上有著青色的眼袋,眸子裡明顯流露出一絲疲憊,正半跪在糙地上,輕聲細語地跟一個大腿骨折的小姑娘說話,臉上一派溫柔的嚴肅,手半分不停,利索地正骨,包紮,她的動作又輕又快,那小姑娘幾乎沒有太大的痛苦。

  樓易怔怔地看著小茹一個接一個地處理病患,沒過多一會兒,看到許多人忙碌,他都不好意思干看著,連忙也幫著做些包紮,抓藥之類力所能及的活,其間,樓易和小茹只聊聊地說了幾句話,還都是關於病人的,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樓易才趁著一位老年病患被處理完抬走的工夫,把小茹拉出來,將已經冰冷的雞湯遞過去。

  “累了吧,喝點兒雞湯,娘親自給你熬的,熬了整整一宿呢。”

  小茹怔了怔,看著小樓哥殷切,隱約露出一絲疼惜的臉,心中莫名一動,嘆了口氣,婆婆熬的雞湯,她當然想喝,要不然,豈不是辜負了婆婆的一番心意,只是……“小樓哥,我現在不方便喝太多湯,這樣吧,我喝幾勺兒,你把剩下的雞湯拿去給輪休的大夫們喝好了。”

  樓易滿臉疑惑,只可惜,小茹又跑去幫著救治病人,他是沒工夫問了,沒辦法,樓易只好按照小茹的交代,把雞湯拿去給那些輪休的大夫們享用。

  只是,看到這些大夫們的表現,樓易卻有些驚訝,那些休息的,都喝著茶水,大口大口地吃熱乎乎,香噴噴的食物,反而是正忙碌的大夫,只餓得不行了,才抽空啃幾口乾糧,看那樣子,一點一點地咬碎了吃,吃得極少,水也只是拿來沾沾唇就算了,能不喝便不喝。

  樓易終於忍不住好奇心,湊過去找了個正用餐的大夫問了。

  這位中年大夫,正好也是慈心醫會的,是震後才趕過來,忙了一日兩夜,今天休息,這會兒吃了東西,精神頭兒到不錯,一聽樓易的問題,便笑道:“還不是為了節省時間,要是吃的喝的過多,就免不了要如廁,一般情況下還好,萬一遇上緊急危險的病患,其他大夫又趕不及,耽誤片刻,就是人命啊……”

  “以前到沒這樣的規矩,我聽說,這是有一次在疫區救災,高大夫見另外一個大夫因為急著如廁,耽誤了個病人,差點兒丟了本來能救活的人命,這才跟大家商量,大夫們在休息的時候打理好自己,工作時儘量在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內,少喝水,少吃東西……”

  樓易愕然無語……不過,對於這個‘醫’字,卻有了別樣的敬畏……

  第45章 封賞

  折騰了一個多月,到秋高氣慡的時候,救災終於完成了,京師百姓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這個時代,老百姓的承受力果然很強大,除了家裡有人員傷亡的,依舊沉浸於悲戚中,對於其他人來說,剛剛過去的大地動,已經僅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實,這次地動鬧出的動靜不小,可京里的損失也算不得太大,雖然房屋什麼的倒塌了一些,富貴人家的精緻園子怕是保不住,可皇宮大內,王孫高官們的高門大院,因為地基打得穩,屋子建得結實,到是有部分好好的,修整一下就能入住,倒了的那些,他們這些人建個房子的錢可不缺,大夏朝官員們的俸祿一向很高,逢年過節還有不少福利,當官的都挺富裕,當然,朝廷對貪污瀆職的懲罰,也比前朝重得多。

  平民百姓們的屋子雖然都倒塌了,可因為朝廷發了不少救濟銀子,去了舊的,到能得個新的,緊湊些,說不定還小有結餘,多數也沒覺得難受。

  不過,小茹他們家到占了便宜,城外小莊的屋子全倒了,用不著專門花錢找人拆,正好全盤推倒,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建,省事兒不少。

  至於朝野上下,除了盛讚當今聖上,英明賢德之外,也不曾引起太大的波瀾,一眾救災功臣的封賞,從中央到地方,一個不落地賞過去,連只是盡義務的慈心醫會,這一次也得了一塊兒御賜的‘仁心仁術’的金牌匾,樂得本來沒趕上救災,心裡很不是滋味兒的老大夫,全都見牙不見眼了,幾個參與救災的醫生,還多賞了不少宮裡的玩意兒。

  當然,小茹到覺得賞給她的那十八匹杭州進貢的水紋綾羅,很有可能是壓箱底沒人要的東西,這個皇帝到真會省錢,宮裡娘娘們用剩下的幾匹緞子就把人給打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