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茹並未像婆婆說的那樣,先去梳洗,而是直接跟著曉燕和孟妮兒去看了看打包保存好的藥材,還成,孟妮兒她們倆做的不錯,藥箱底下都擱了合適的生石灰,密封也極佳。自己親自設計監工,請人打造那紅木七星斗櫃,也包好麥秸裝車了。就是兩株今年冬日,剛請人從天山弄回來的雪蓮,沒辦法帶走,有點兒可惜。

  看到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噹噹,小茹鬆了口氣,讓孟妮兒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到浴室痛痛快快地洗個澡,幸虧她的浴室都是改裝好的,洗起澡來方便得很,否則,她們今兒晚上別想睡覺了。

  “哎,又要走……”借著一豆燭火,小茹靜靜地看著自己的臥室,和其它大戶人家比起來,真是簡單得多,除了自己打的胡床,一張梳妝檯,一個花幾,床頭一架楠木的多寶格,其實,沒什麼好收拾的,只是——

  小茹嘆了口氣,摸了摸胡床夾板底下的暗格,這裡面有些東西,可不能讓人看到,雖然不是什麼犯忌的玩意兒,可讓人看到了,解釋起來太麻煩……

  古代哪都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就是實在缺乏娛樂,現在安定下來,到比之前強得多,好歹家裡搜集了不少書本,小茹平時還能讀讀書消遣,可以前沒書的時候,小茹真是時不時地閒極無聊,憑她的本事,不愁吃穿,也不像其他古代女孩兒一般,做做女紅就能打發一整天,怎麼辦,只好練字。

  不過,她練字也過了照著字帖練習的時候,大多是默寫一些以前背過的醫書,這當然不是見不得人,可是,總不能一直用醫書啊,那也太無趣,小茹想了想,乾脆偷偷摸摸默寫自己在現代的時候看過的閒書,她對書的愛好,既和一般的小姑娘一樣,喜歡看個賺人熱淚的言情故事,可是,那是十四歲之前,上了高中,我們小茹就從言情小說里走出來了,改看偵探推理靈異,大都是冷門兒。

  一套《福爾摩斯探案集》,小茹是翻來覆去看過好幾遍,甚至把英文原文版的都啃下來了,各種案例解析也看了不少,有那麼一段兒時間,她是打了雞血似的,大愛各種推理小說,尤其是本格派,像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她就反反覆覆看過幾次……

  這一回在古代‘練字’,小茹自然而然地就開始回憶曾經看過的那些推理靈異故事,當然,她不是過目不忘的天才,把這些故事還原,也帶了一點兒現如今的時代色彩,可是,這東西依舊不能見人,有許多遣詞用句,會讓這些古代人摸不著頭腦,萬一哪點兒犯了忌諱,她連死都不知道為什麼死,畢竟,古代各朝各代,對文字書籍都管理極為嚴格,哪怕當今天子是明君,她也不能保證,那位是不是也有犯糊塗的時候,可是,辛辛苦苦寫這麼多,全燒了也捨不得!

  所以,除了沒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平時,這些東西就被塞在暗格里不見天日了,到是小茹當初為了給福兒啟蒙,曾經編寫了一本圖文冊子,都是可愛的小童話或者成語故事,這東西到是被許多人喜歡,不光福兒受惠,她和婆婆一路從雲南走來,曾經遇見不少人對這冊子感興趣,送出去好幾次,還賣出去兩回,聽說杭州金家書坊的老闆,還把這冊子印刷出來,賣得很不錯,就是沒給自己版費,有點兒鬱悶。

  一整夜,小茹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便有些精神不濟。

  “娘,您又不肯吃我調的養生藥膳了……”小茹一進門,就看見自家婆婆偷偷摸摸地端著碗,打開窗戶,正想把一碗香噴噴的當歸燉豬心湯倒了。

  “小茹姐兒起了?”樓老太咳嗽了聲,一本正經地又把碗端回來,三兩口喝光,叫了曉燕進來收走,才笑道,“其實,我也知道倒了浪費,可是,這藥材味兒實在彆扭……”

  小茹搖了搖頭,反正遇見多了,也懶得再去數落自家婆婆,“娘,我給您fèng了個護膝,咱們上路的時候您戴上,聽說到京城還要走一段兒水路,您的腿可不能受涼。”

  “哎,本來想讓你和小樓哥拜了堂再走啊。”

  婆媳倆說了幾句話,又開始打理自己的東西,其實大多都弄好了,只剩下一些零碎,收拾起來也挺快的。

  第30章 過路

  小茹姐姐:

  見字如面。

  日前王洋來到廣州,向之源兄學習諸般造船知識。

  小妹已經和王洋見面,未透露與小茹姐的關係。以小妹所見,王洋責任心非凡,性情堅毅,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然有一事依舊不明,之源兄究竟是何身份,小妹始終內心惴惴,總覺不安。

  小茹姐姐是否康健?乾娘身體如何?

  甚念。

  妹妹聽聞姐夫已經歸家,小妹人在千里之外,不能登門祝賀,只能日日默禱,希望姐姐與姐夫夫婦和諧,白首到老,望乾娘身體康健,長命百歲。

  另外,之源兄托小妹捎去新鮮作物及種子一箱,不知小茹姐可喜歡?

  小妹頓首,知名不具。

  小茹嘆了口氣,合上信紙,這會兒,他們婆媳兩個已經到了廬州六安縣,離京城也不過還有一日的路途,只是離開武昌,總要給親朋故舊通通氣,告之自己的下落才是,說來,小茹來到這個世界二十年,又經歷了亂世,雖說朋友不多,但至交也不是沒有。

  比如江依,她們倆曾經三次出現在同一個疫區幫助防疫,兩個陌生人,在這交通不方便的古代,相逢一次即是有緣,何況是三次偶遇呢,再加上同是大夫,性情相投,江依就拜了小茹為姐,拜了樓老太做乾娘,直到兩年前,江依嫁去廣州,兩個人才再難見面,不過,還是常常信件往來。

  “小茹姐,快來吃點兒東西,要不然福兒要把好吃的都搶光了……”

  “才沒有,福兒很乖的……”小姑娘利索地抹掉嘴角的芝麻,笑眯眯地抬起臉,做出一副我很乖很乖的模樣。

  聽見婆婆和福兒的聲音,小茹笑了笑,答應一聲:“江天,江雨,你們倆也去吃些東,孟妮兒曉燕也別忙了……”

  小茹幫著曉燕把桌布鋪在糙地上,見了幾塊兒石頭壓好,然後一樣樣地把零食擺放整齊,她們離開武昌之前,好多以前的病人都來相送,各種小吃,果子,甜點帶了一堆,一路上都不缺少吃的了。

  隨意地挑了顆梅子,填到嘴裡,小茹又想到剛才看過的,江依的信件,鄭遠鄭之源到底是什麼人?其實她也不大清楚,只是看外表,那人像是常年出海的樣子,一身皮膚曬得黝黑,還有一手驚人的造船技藝,文才不錯,武功也懂一點兒……

  小茹之所以認識他,其實是個意外,五年前,小茹和婆婆路過常州,正遇見也在那裡販賣洋貨的鄭遠,因為他賣的東西里甚至有一顆黃鑽,小茹挺意外,就攀談了幾句,後來,鄭遠生病,患了痢疾,小茹給他免費配了藥,倆人便熟悉起來。

  鄭遠這人還不錯,多年來一直記得小茹那一點兒算不上什麼的小恩惠,若是遇到了好東西,總忘不了給小茹送一份兒。

  “小茹姐,江依這是給你捎帶的什麼,挺重的,還這麼占地方?”

  小茹搖搖頭,她也剛收到,隨手拆開不大卻挺重的箱子,往裡面一看,小茹卻一下子傻眼了——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小茹一樣樣翻看那些密封保存的紙包,眨了眨眼,不是吧,真找著了?記得她也不過隨口提了幾句,沒想到,鄭遠這人,居然這麼有本事!

  “這是什麼?”孟妮兒,曉燕,福兒全湊過來,好奇地看著小茹。

  “呃……是之源兄從海外弄來的新鮮作物,總之,都是挺不錯的食物,都將來種出來之後,我試著做給你們吃……這是落花生,可以用來榨油,油的味道比豆油還好一些,也有營養。這兩樣兒都不占良田,產量也高,我看最近雖然太平了,可災荒不斷,有了它們,至少不用擔心餓肚子。”

  一聽不占良田,產量高,樓老太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敢情好,小茹姐,這東西要真像你說的,可是矜貴物,千萬好好保存,別弄丟了……”樓家這位老太太雖然如今生活好過了,可一日也不敢忘記昔年窮困潦倒,甚至弄到眼瞎的情形,對於糧食,一直都看得很重,雖然如今整個樓家就是她最會浪費!

  小茹笑著點點頭,應下,其實她並不擔心挨餓,以前更艱難的時候,她也很少餓到婆婆和自己,何況是現在,可多幾樣兒口糧,也是好事兒,有了土豆甘薯,她以前喜歡的幾樣兒小吃就都有了,再說,她們用不著怕挨餓,不代表其他老百姓們也不怕,在古代,溫飽永遠是最大的問題……

  想著,小茹重新把東西包裹好,吐出口氣,笑道:“我們吃完東西上路吧,要不然晚上又要露宿,我到沒什麼,娘和小福兒可不能受累……”

  “也好,不知道咱們的車隊到沒到京城?”樓家的這位老太太臉上露出一絲遲疑,她是既想念兒子,可又對陌生的京城有一絲畏怯,說不上來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只是,一個一輩子居住在鄉下的老婆子,忽然要去天子腳下生活,總會覺得彆扭。

  小茹也感覺到了婆婆煩亂的心緒,可這種事兒,除了自己去調整,別人也沒有法子。

  “大概到了吧,車隊比咱們早兩天出發,應該差不多了。”小茹算了算路程,覺得這會兒小樓哥應該已經見到他們的行禮,果然,行禮和人分開走這個決定不錯,既可以減少路上的危險,還可以起到報信兒的效果,等她們到京城的時候,沒準兒小樓哥早把一切收拾妥當,什麼都用不著她們婆媳費心。

  吃了些東西,一行人就繼續上路,她們一共三輛車,小茹和婆婆坐著輛相對較小的,江天負責趕車,另外一輛,孟妮兒,曉燕和福兒乘坐,至於江雨,只好委屈一下坐在外面了,好在如今他身體養得還算健康,不至於受不起風波,趕路的時候與車夫聊聊天,也不寂寞,偶爾休息,江雨還能按照福兒現在學習的進度,給她講一些詩書,也許是第一次做先生,江雨非常盡責,一點兒都沒因為福兒是女孩兒就怠慢了,反而還頗喜歡福兒的聰明伶俐,小茹姐看了兩個人相處的情況,再一次覺得,自己給福兒拐來的這位先生,十分合適。

  至於第三輛車,則是個大鐵籠子,這是公孫止在的時候就打造好的,上面還掛了他的令牌,事實上,要不是有他的令牌在,恐怕通關的時候麻煩大了——畢竟,估計沒多少人能接受一隻老虎進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