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狄青坐在那裡,望著那昏暗的燈火道:「這事情說來話長。韓笑,你還記得曹佾嗎?」
「當然記得。」狄青奇怪道:「他是曹皇后的弟弟呀。」
狄青澀然一笑,「可你我雖知道這個,卻都忽略了,他姓曹的……」
韓笑簡直不明白狄青在說什麼,曹佾當然姓曹,這有什麼被忽略之處呢?
狄青見韓笑一頭霧水的樣子,淡淡道:「你不要忘記了,歸義軍的後人本也姓曹。當年曹姓中人有一脈死守香巴拉,卻有另外一脈意見分歧,遠走他鄉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去查他們的下落。他們後來去了河北,遠離香巴拉數千里,只想忘記從前的記憶。」
韓笑看看狄青手上的信,心思飛轉,眼中突然露出驚駭欲絕的表情,「難道說,曹皇后、曹佾都是那些人的後代?」
狄青點頭道:「不錯,是以曹佾才會前往西北,尋求香巴拉之謎。不然他何以能直入沙州呢?」
韓笑那一刻的震駭不言而喻。
曹皇后本名門之後,祖父曹彬,是為大宋開國名將,和太祖趙匡胤攜手打下了大宋的江山。曹家自那後,在大宋輝煌無比,誰又能想到,他本是歸義軍的後人!
這好像匪夷所思,但認真想想,所有的一切卻又順理成章。
曹佾因為知道這往事,才會尋求香巴拉之謎解救之身,趙匡胤和曹彬關係極好,就算曹彬幾次犯錯,趙匡胤對曹家也是善待有加,是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秘密。趙匡胤留下家法在太廟,神秘離奇,是否也因為香巴拉之故?
太祖也知道香巴拉?
就算是真宗,一心信神,執意追尋香巴拉,莫非也是因為隱約知道太祖的往事嗎?
韓笑想到這裡,感覺朦朧中,一切都有了清晰的解釋,可他還有一點不明白,曹皇后為何能揭開八王爺造反的底細?曹皇后對狄青說這些,所欲何為呢?
狄青卻不再多說,艱難地站起來道:「我出去走走。」將那封信遞給了韓笑道:「你看完後,就燒了它。莫要再給旁人來看,這件事,你不要再追下去,我來解決!」
韓笑接過那封信,見狄青走出了酒肆,迫不及待的展看一觀。只看了幾眼,雙手已劇烈的顫抖起來……
狄青出了酒肆,抬頭見繁星如火,月明似夢,長長的舒了口氣,喃喃道:「這樣的美景,就像個夢一樣了……夢醒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有在夢中。怪不得郭大哥這麼選擇。」
他神色雖還有惆悵,但腰還是挺了起來,信步沿著長街走著,眉頭微鎖,顯然在決定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等路過郭府的時候,推門進去後,見房間內有燈火映出,微覺錯愕。眼下郭逵還在收拾嶺南的戰局,誰會堂而皇之的在郭府點燈呢?
不再多想,狄青推門而入,見燈下坐著一人,略黑的臉龐,肅然的神色。
狄青見到那人,倒有些意外之喜,上前幾步,臉上露出分微笑道:「包兄為何來此呢?」
來人正是包拯。
包拯見狄青入內,起身抱拳道:「在下來此……是想狄兄應該回來了。城外雖有繁華萬千,可那畢竟不是狄兄所喜。」他和狄青以兄弟相稱,就如當年一般,只論私誼,不像談論公事的樣子。
狄青心中微暖,知道包拯和他雖只是寥寥幾面,但相知甚深。「包兄深夜前來等我,當然是有話要說?」
包拯凝望狄青良久,說道:「朝中最近對狄兄多有詆毀,不過在下未發一言,不知道狄兄可會見怪呢?」
狄青笑著搖搖頭道:「包兄不言,已勝千言。在下感激不盡。不過那些閒言碎語,已不被我放在心上。」
包拯長嘆一聲,滿是遺憾道:「這麼說……狄兄心意已定了?」
狄青猶豫片刻,知道只有包拯看穿他的心思,緩緩道:「青本農家少年,出竄行伍,素無大志的。雖說也為兄弟百姓做了些事情,但今生本只為至愛一諾。我答應過她,不讓天下人小窺輕賤,做個她心目中的英雄。如今願望已了,再無憾事!」
這話他沒有對龐籍說,沒有對常寧說,甚至沒有對韓笑,獨獨對包拯說了。
他知道包拯知他,他也就無須隱瞞。
包拯澀然笑笑,心中暗想,狄青已心灰意懶,萌生退意,國之棟樑,終究要離去。若只是百官的流言蜚語,只要聖上支持,想狄青也不會如此。但最近流言甚囂塵上,恐怕是……
終於不再想下去,包拯道:「在下今日前來,除了想見狄兄一面,還想說說對當年案子的看法。」他說的是狄青捲入宮中兇案,張美人中毒一事。見狄青臉色有些異樣,包拯下定決心道:「當年那案子,其實極為簡單。不是狄兄撒謊,就是張美人大話。在下怎麼來查,百般尋思,都覺得狄兄根本沒有半分殺人的理由。這麼說……只剩下唯一的答案。」
狄青笑笑,似乎對這案子已沒什麼興致,「多謝包兄抬愛。」
包拯正色道:「我雖有結論,可一直想不通張美人為何要害狄兄。後來張美人中毒,這案子看起來另有隱情,我一時間也不敢輕下結論。這幾年來,我其實一直在想這個事情,但感覺若另有兇徒,殺人滅口定有動機和目的,可幾年過去了,並無人再對張美人不利。我感覺事有蹊蹺,寧可做會小人來推斷……」
「當然記得。」狄青奇怪道:「他是曹皇后的弟弟呀。」
狄青澀然一笑,「可你我雖知道這個,卻都忽略了,他姓曹的……」
韓笑簡直不明白狄青在說什麼,曹佾當然姓曹,這有什麼被忽略之處呢?
狄青見韓笑一頭霧水的樣子,淡淡道:「你不要忘記了,歸義軍的後人本也姓曹。當年曹姓中人有一脈死守香巴拉,卻有另外一脈意見分歧,遠走他鄉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去查他們的下落。他們後來去了河北,遠離香巴拉數千里,只想忘記從前的記憶。」
韓笑看看狄青手上的信,心思飛轉,眼中突然露出驚駭欲絕的表情,「難道說,曹皇后、曹佾都是那些人的後代?」
狄青點頭道:「不錯,是以曹佾才會前往西北,尋求香巴拉之謎。不然他何以能直入沙州呢?」
韓笑那一刻的震駭不言而喻。
曹皇后本名門之後,祖父曹彬,是為大宋開國名將,和太祖趙匡胤攜手打下了大宋的江山。曹家自那後,在大宋輝煌無比,誰又能想到,他本是歸義軍的後人!
這好像匪夷所思,但認真想想,所有的一切卻又順理成章。
曹佾因為知道這往事,才會尋求香巴拉之謎解救之身,趙匡胤和曹彬關係極好,就算曹彬幾次犯錯,趙匡胤對曹家也是善待有加,是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秘密。趙匡胤留下家法在太廟,神秘離奇,是否也因為香巴拉之故?
太祖也知道香巴拉?
就算是真宗,一心信神,執意追尋香巴拉,莫非也是因為隱約知道太祖的往事嗎?
韓笑想到這裡,感覺朦朧中,一切都有了清晰的解釋,可他還有一點不明白,曹皇后為何能揭開八王爺造反的底細?曹皇后對狄青說這些,所欲何為呢?
狄青卻不再多說,艱難地站起來道:「我出去走走。」將那封信遞給了韓笑道:「你看完後,就燒了它。莫要再給旁人來看,這件事,你不要再追下去,我來解決!」
韓笑接過那封信,見狄青走出了酒肆,迫不及待的展看一觀。只看了幾眼,雙手已劇烈的顫抖起來……
狄青出了酒肆,抬頭見繁星如火,月明似夢,長長的舒了口氣,喃喃道:「這樣的美景,就像個夢一樣了……夢醒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有在夢中。怪不得郭大哥這麼選擇。」
他神色雖還有惆悵,但腰還是挺了起來,信步沿著長街走著,眉頭微鎖,顯然在決定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等路過郭府的時候,推門進去後,見房間內有燈火映出,微覺錯愕。眼下郭逵還在收拾嶺南的戰局,誰會堂而皇之的在郭府點燈呢?
不再多想,狄青推門而入,見燈下坐著一人,略黑的臉龐,肅然的神色。
狄青見到那人,倒有些意外之喜,上前幾步,臉上露出分微笑道:「包兄為何來此呢?」
來人正是包拯。
包拯見狄青入內,起身抱拳道:「在下來此……是想狄兄應該回來了。城外雖有繁華萬千,可那畢竟不是狄兄所喜。」他和狄青以兄弟相稱,就如當年一般,只論私誼,不像談論公事的樣子。
狄青心中微暖,知道包拯和他雖只是寥寥幾面,但相知甚深。「包兄深夜前來等我,當然是有話要說?」
包拯凝望狄青良久,說道:「朝中最近對狄兄多有詆毀,不過在下未發一言,不知道狄兄可會見怪呢?」
狄青笑著搖搖頭道:「包兄不言,已勝千言。在下感激不盡。不過那些閒言碎語,已不被我放在心上。」
包拯長嘆一聲,滿是遺憾道:「這麼說……狄兄心意已定了?」
狄青猶豫片刻,知道只有包拯看穿他的心思,緩緩道:「青本農家少年,出竄行伍,素無大志的。雖說也為兄弟百姓做了些事情,但今生本只為至愛一諾。我答應過她,不讓天下人小窺輕賤,做個她心目中的英雄。如今願望已了,再無憾事!」
這話他沒有對龐籍說,沒有對常寧說,甚至沒有對韓笑,獨獨對包拯說了。
他知道包拯知他,他也就無須隱瞞。
包拯澀然笑笑,心中暗想,狄青已心灰意懶,萌生退意,國之棟樑,終究要離去。若只是百官的流言蜚語,只要聖上支持,想狄青也不會如此。但最近流言甚囂塵上,恐怕是……
終於不再想下去,包拯道:「在下今日前來,除了想見狄兄一面,還想說說對當年案子的看法。」他說的是狄青捲入宮中兇案,張美人中毒一事。見狄青臉色有些異樣,包拯下定決心道:「當年那案子,其實極為簡單。不是狄兄撒謊,就是張美人大話。在下怎麼來查,百般尋思,都覺得狄兄根本沒有半分殺人的理由。這麼說……只剩下唯一的答案。」
狄青笑笑,似乎對這案子已沒什麼興致,「多謝包兄抬愛。」
包拯正色道:「我雖有結論,可一直想不通張美人為何要害狄兄。後來張美人中毒,這案子看起來另有隱情,我一時間也不敢輕下結論。這幾年來,我其實一直在想這個事情,但感覺若另有兇徒,殺人滅口定有動機和目的,可幾年過去了,並無人再對張美人不利。我感覺事有蹊蹺,寧可做會小人來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