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頁
狄青終於上前施禮道:「救兵如救火,臣請今日出兵。」
趙禎大喜,說道:「好,那祝狄將軍馬到功成。」以眼色示意群臣,群臣見狀,紛紛上前恭賀。有恭祝狄青一戰得勝,有賀喜狄青入主兩府。
眾人表面雖是一團和氣,可心中總感覺彆扭不滿。
這時文彥博到了狄青的身邊,笑言道:「狄大人這次得入樞密院,人逢喜事,這臉上的涅文都有些發亮了。」說罷又笑,像是玩笑。
群臣均笑,可笑聲中,隱帶嘲弄之意。
狄青冷冷地望著文彥博,盯得文彥博渾身不自在,半晌後才道:「文大人若是喜歡的話,我可免費幫你刺上幾行。」
文彥博笑容僵住,尷尬無地,卻不知如何反駁才好。群臣的笑容也凝在臉上,一時無言。
趙禎龍椅上見到,暗自皺眉,半晌道:「狄卿家,你若是不喜涅文,大可洗了去。」
狄青回道:「涅文可洗去,可有些東西刺在心頭,很難洗了去。聖上,臣要出戰,先行告辭。」說罷轉身就走,到了方才幾個說他赤老的文臣前,狄青陡然止步。
那幾個文臣知道不妙,見趙禎臉沉似水,忙作揖,七嘴八舌或稱狄大人,或說狄將軍,或有諂媚的直接稱呼樞密副使大人,都祝狄青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狄青仰天一笑,大聲道:「樞密副使大人?嘿嘿,不過一赤老矣,何敢勞幾位大人這般禮遇?」說罷大踏步離去,可那笑聲激盪,迴旋不休,捲起落葉風雨,漸漸去得遠了……
第三卷 射天狼 第三十六章 兵凶
狄青入主樞密院,擔當樞密副使一職。
狄青揮兵南下,趕赴嶺南,平儂智高之亂。
狄青已到荊湖一帶,廣發軍令,招荊湖銳卒……大宋戰神狄青奉旨平南,禁軍廂軍爭先恐後集聚,狄青月余之內,已聚齊十萬兵馬。
消息傳出,汴京沸騰,舉國歡呼。
百姓認為,嶺南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雖說狄青入主樞密院很不合大宋祖宗家法,也讓朝中文臣很有非議,但百姓不看規矩家法,只認為能行的就上。狄青不要說做個樞密副使,就算做個樞密使,百姓都認為沒有問題。
趙禎自派出狄青後,除去看望張美人後,連皇后都少見,這一日身在皇宮,又招龐籍入見,詢問嶺南戰事。
嶺南動亂前,趙禎已調龐籍回京,讓他入主兩府,狄青出征後,因龐籍和狄青交流最久,又懂軍事,因此趙禎讓嶺南一有軍情,立即轉給龐籍,龐籍審閱後,擇精要稟告。
趙禎人在宮中,見宮外積雪未融,身上微冷,一顆心也如赤裸在寒風中,顫動不休。儂智高作亂,事關重大,狄青只能勝、不能敗!
龐籍入宮,不等施禮,已被趙禎止住,賜座道:「龐卿家,你在西北,和狄青交往多年,應知狄青如何用兵。朕今日找你來,就是想問問眼下嶺南如何了?」又想起一事,問道:「這天下人多知狄青之勇,若是作戰,狄青想是不懼,可朕只怕儂智高陰險,派人對狄青用毒,那真的是防不勝防。朕前些日子派人去提醒狄青,不知狄青可聽到朕的提議嗎?」
龐籍道:「聖上但請放心,聖上的提醒,早傳到狄將軍耳中。狄將軍素來刀口行走,定早就提防此事。」頓了下,龐籍說道:「狄青去年十月起兵,不用北疆之士,一路募兵,主招荊湖廂軍銳卒,大肆囤積糧草,據最新消息,他已召集十數萬兵馬……看樣子要蓄力和儂智高決一高下。」
趙禎忍不住道:「朕倒也狄青用兵的一些方法。當年定川寨一役後,細腰城被圍,西北緊急,狄青就是不拘一格的招兵,也是和現在一樣的做法,以氣勢逼迫對手。結果對敵之時,嚇得夏軍不敢戰,逼得夏軍無法出兵,這一次,想必也是如此的做法了?」
龐籍猶豫片刻才道:「這個嘛,臣倒不好妄斷。不過聖上說得不錯,自從狄青領軍後,汴京、荊湖甚至兩廣的軍民都是士氣大振。眼下狄青已到桂州,和知州余靖兵合一處。」
原來諫院余靖在變法夭折後,亦被派遣出京,眼下身為桂州知州。兩廣兵亂,州縣多是不保,只有餘靖還在帶兵苦苦支撐,維持著大宋的嶺南江山。
「那開打了嗎?」趙禎問道。
龐籍稍有猶豫,這才道:「宋軍在狄將軍出兵後,已然和儂智高軍打了一仗。」
趙禎一震,忙道:「朕怎麼沒有接到這軍情?戰況如何?」
龐籍緩緩道:「宋軍大敗。」
趙禎臉色蒼白如雪,失聲道:「狄青敗了?」
龐籍搖頭道:「非狄青戰敗。狄青出京後早傳令廣西,命眾將堅守待援。而余靖不聽狄青之令,擅自派廣西鈐轄陳曙出兵進攻儂軍的金城驛,被儂智高大敗。」心中暗自嘆惜,原來宋軍知狄青領軍前來,竟都認為此戰必勝,就有不少人心存搶功之意。陳曙主動出擊儂智高,絕非為了大宋的江山,而是為搶功勞,不想反遭儂智高所敗。
趙禎一拍龍案,臉色憤怒道:「這些人真的這般違反軍令?狄青呢,怎麼不將他們斬了?」
龐籍立即道:「狄青到了桂州後,已尊聖旨,斬了陳曙和陳曙手下將領三十一人!」
趙禎怔住,他方才說斬陳曙,不過是激怒之言,心中本覺得眼下用兵,當讓眾人拼死效力,不適宜陣前斬將。哪裡想到狄青竟如此霹靂手段,連斬宋將三十一人!
趙禎大喜,說道:「好,那祝狄將軍馬到功成。」以眼色示意群臣,群臣見狀,紛紛上前恭賀。有恭祝狄青一戰得勝,有賀喜狄青入主兩府。
眾人表面雖是一團和氣,可心中總感覺彆扭不滿。
這時文彥博到了狄青的身邊,笑言道:「狄大人這次得入樞密院,人逢喜事,這臉上的涅文都有些發亮了。」說罷又笑,像是玩笑。
群臣均笑,可笑聲中,隱帶嘲弄之意。
狄青冷冷地望著文彥博,盯得文彥博渾身不自在,半晌後才道:「文大人若是喜歡的話,我可免費幫你刺上幾行。」
文彥博笑容僵住,尷尬無地,卻不知如何反駁才好。群臣的笑容也凝在臉上,一時無言。
趙禎龍椅上見到,暗自皺眉,半晌道:「狄卿家,你若是不喜涅文,大可洗了去。」
狄青回道:「涅文可洗去,可有些東西刺在心頭,很難洗了去。聖上,臣要出戰,先行告辭。」說罷轉身就走,到了方才幾個說他赤老的文臣前,狄青陡然止步。
那幾個文臣知道不妙,見趙禎臉沉似水,忙作揖,七嘴八舌或稱狄大人,或說狄將軍,或有諂媚的直接稱呼樞密副使大人,都祝狄青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狄青仰天一笑,大聲道:「樞密副使大人?嘿嘿,不過一赤老矣,何敢勞幾位大人這般禮遇?」說罷大踏步離去,可那笑聲激盪,迴旋不休,捲起落葉風雨,漸漸去得遠了……
第三卷 射天狼 第三十六章 兵凶
狄青入主樞密院,擔當樞密副使一職。
狄青揮兵南下,趕赴嶺南,平儂智高之亂。
狄青已到荊湖一帶,廣發軍令,招荊湖銳卒……大宋戰神狄青奉旨平南,禁軍廂軍爭先恐後集聚,狄青月余之內,已聚齊十萬兵馬。
消息傳出,汴京沸騰,舉國歡呼。
百姓認為,嶺南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雖說狄青入主樞密院很不合大宋祖宗家法,也讓朝中文臣很有非議,但百姓不看規矩家法,只認為能行的就上。狄青不要說做個樞密副使,就算做個樞密使,百姓都認為沒有問題。
趙禎自派出狄青後,除去看望張美人後,連皇后都少見,這一日身在皇宮,又招龐籍入見,詢問嶺南戰事。
嶺南動亂前,趙禎已調龐籍回京,讓他入主兩府,狄青出征後,因龐籍和狄青交流最久,又懂軍事,因此趙禎讓嶺南一有軍情,立即轉給龐籍,龐籍審閱後,擇精要稟告。
趙禎人在宮中,見宮外積雪未融,身上微冷,一顆心也如赤裸在寒風中,顫動不休。儂智高作亂,事關重大,狄青只能勝、不能敗!
龐籍入宮,不等施禮,已被趙禎止住,賜座道:「龐卿家,你在西北,和狄青交往多年,應知狄青如何用兵。朕今日找你來,就是想問問眼下嶺南如何了?」又想起一事,問道:「這天下人多知狄青之勇,若是作戰,狄青想是不懼,可朕只怕儂智高陰險,派人對狄青用毒,那真的是防不勝防。朕前些日子派人去提醒狄青,不知狄青可聽到朕的提議嗎?」
龐籍道:「聖上但請放心,聖上的提醒,早傳到狄將軍耳中。狄將軍素來刀口行走,定早就提防此事。」頓了下,龐籍說道:「狄青去年十月起兵,不用北疆之士,一路募兵,主招荊湖廂軍銳卒,大肆囤積糧草,據最新消息,他已召集十數萬兵馬……看樣子要蓄力和儂智高決一高下。」
趙禎忍不住道:「朕倒也狄青用兵的一些方法。當年定川寨一役後,細腰城被圍,西北緊急,狄青就是不拘一格的招兵,也是和現在一樣的做法,以氣勢逼迫對手。結果對敵之時,嚇得夏軍不敢戰,逼得夏軍無法出兵,這一次,想必也是如此的做法了?」
龐籍猶豫片刻才道:「這個嘛,臣倒不好妄斷。不過聖上說得不錯,自從狄青領軍後,汴京、荊湖甚至兩廣的軍民都是士氣大振。眼下狄青已到桂州,和知州余靖兵合一處。」
原來諫院余靖在變法夭折後,亦被派遣出京,眼下身為桂州知州。兩廣兵亂,州縣多是不保,只有餘靖還在帶兵苦苦支撐,維持著大宋的嶺南江山。
「那開打了嗎?」趙禎問道。
龐籍稍有猶豫,這才道:「宋軍在狄將軍出兵後,已然和儂智高軍打了一仗。」
趙禎一震,忙道:「朕怎麼沒有接到這軍情?戰況如何?」
龐籍緩緩道:「宋軍大敗。」
趙禎臉色蒼白如雪,失聲道:「狄青敗了?」
龐籍搖頭道:「非狄青戰敗。狄青出京後早傳令廣西,命眾將堅守待援。而余靖不聽狄青之令,擅自派廣西鈐轄陳曙出兵進攻儂軍的金城驛,被儂智高大敗。」心中暗自嘆惜,原來宋軍知狄青領軍前來,竟都認為此戰必勝,就有不少人心存搶功之意。陳曙主動出擊儂智高,絕非為了大宋的江山,而是為搶功勞,不想反遭儂智高所敗。
趙禎一拍龍案,臉色憤怒道:「這些人真的這般違反軍令?狄青呢,怎麼不將他們斬了?」
龐籍立即道:「狄青到了桂州後,已尊聖旨,斬了陳曙和陳曙手下將領三十一人!」
趙禎怔住,他方才說斬陳曙,不過是激怒之言,心中本覺得眼下用兵,當讓眾人拼死效力,不適宜陣前斬將。哪裡想到狄青竟如此霹靂手段,連斬宋將三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