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春瑛忙賠了不是,又抿嘴笑道:“我瞧你的氣色,倒覺得你這幾年過得不錯,未必有時間想我呢!”又瞥向她身後門邊扒著瞧的孩子,再看看旁邊奶娘抱著的另一個嬰兒,眼中滿是打趣的眼神。
十兒臉紅了紅,擰了她的臉一把:“死丫頭!就知道笑話我!你兒子呢?!別哄我,我知道你也生了一個!”
春瑛笑道:“今兒是要去侯府的,帶他來做什麼?難不成叫他小小年紀就給人磕頭?他大姨帶著呢!”
十兒明白了,忙拉她進屋:“快,給我說說,這幾年你過得如何?”
春瑛笑著進屋,先是見過她的兩個孩子,除了當年離京時,她肚子裡已經有的那個兒子,便是去年新生的女孩兒,兩個孩子都白白胖胖的很健康,只是大兒子有些靦腆,不過舉止倒是乖巧得很,讓他叫人,他就乖乖叫了,口齒很清晰。春瑛瞧了喜歡,忙送上見面禮。
十兒抱著兒子,笑道:“你別瞧他這一臉乖巧的模樣,當初抓周的時候,這小子居然抓了個官印!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知道的人都說了不得,老木家祖墳上要冒青煙了!我公公忙忙四處打點,告訴人那個不是官印,而是他老人家掌事的印章,方才混過去了。咱們私下裡說話,都捏了一把汗,若是叫人告到太太跟前去,她心情好呢,還會說是小孩子家不懂事,瞧著印章好玩就拿了,若是心情不好,怕是又一場風波。”
春瑛忙問:“這麼說,太太又起來了?!不是說如今管家的是三少奶奶麼?!”
十兒撇撇嘴,想要開口,忽然想起兒子和奶娘都在呢,忙把一雙兒女交給後者和丫頭,讓她們出去,春瑛也讓小香和婆子先在門外喝茶,兩人關了門,重回炕上,方才繼續談話。
十兒道:“三少奶奶剛嫁過來的那兩年,真真是有條有理,樣樣都有規矩,聽老一輩的人說,當年先前那位太太在時,也是這樣的。
那時家務都是三少奶奶管著,太太只管養病,那些只會奉承的人也只能收起小心思老實做活,咱們私底下都在拍手稱誦呢!可惜好景不長,老太太病了,三少奶奶又要侍疾,又要管家,一時沒照應到,院裡的幾個通房就開始鬧騰了,連太太也插了手,把胭脂懷的孩子給弄沒了,卻將罪名冠在三少奶奶頭上!差點兒就要開祠堂了!三少奶奶自己沒有兒女,在祠堂說話也是沒份量的,幸好老太太將場面穩住了,又把那幾個不安份的通房攆走,只是她畢竟在病中,支撐不住,太太又不知怎的說動了族長夫人給她撐腰,到底得回了一些大權。如今三少奶奶只管家務,府里有什麼大事,還要問太太的意思。那些妖魔鬼怪就又起來了!”
春瑛聽得直搖頭,“胭脂雖是妾,她肚子裡的畢竟是三少爺的孩子,太太居然連這也下得了手?!”
十兒冷笑:“胭脂是大姑奶奶賜下來的,又一直站在三少奶奶那邊,太太向來看她不順眼,下得了手又有什麼稀奇的?況且三少爺屋裡那幾個人,除了胭脂,就都是太太賞的。三少奶奶本來有一個陪嫁丫頭要開臉的,被太太尋了個錯,打得半死,差點兒攆出去!臉也打壞了,三少奶奶只得將她另行許人。照我看來,三少爺先前中了秀才,太太自覺臉上有光,老太太又病了不能管事、侯爺忙著朝政,天天早出晚歸,壓根兒就沒功夫管這些事,府里自然就沒人能壓得住太太了。我還慶幸,我公公是侯爺的人,又是大管事,不是太太能輕易動得了的,而我們當家的生意又做得好,不然太太一聲令下,我們還能有好果子吃?!”
春瑛忙問:“太太都鬧到這個地步了,難道三少爺就什麼都沒做?!”如果是這樣,她倒要鄙視他了,小時候看著還有些小聰明、小手段的,怎麼如今笨到這個地步?!
十兒嘆道:“三少爺如今用功得很,三年前他考舉人沒中,正打算明年再考,聽說天天都溫書溫到半夜呢,白日裡還要出門去向老師請教。內院的事他能知道多少?況且他跟三少奶奶一向只是淡淡的,萬沒有為了三少奶奶得罪太太的道理。”
讀書不是藉口,再忙碌,難道連說句話的功夫都沒有?春瑛心裡不以為然。只怕更多的是因為他對范熙如沒有太深的感情吧?老婆娶了回家,卻叫她受這樣的委屈,還是不是男人?!
十兒不知道春瑛心裡的腹誹,猶自說著:“若是府里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不是聽說如今外頭風聲也挺緊的麼?但願太太不要闖出什麼禍來才好。”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我們當家的前幾日才說起,明年就是侯爺五十大壽了!到時候請公公去求個恩典,放我們家出去呢!”
春瑛一陣驚喜:“真的?!”
十兒點點頭,再壓低了聲音:“公公的差事有大伯頂上,我們一家大可以先出府去。這幾年,我們夫妻存了些積蓄,他做生意也認得不少人。若是出去了,公公願意打本錢給我們自己開店。就象你們家一樣,如今也發達了,強似繼續在這府里,提心弔膽的,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被人革了差事去,好歹有條後路可走。”
春瑛忙道:“若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儘管說。別的我不敢保證,但江南的布匹綢緞,你們想要多少都沒問題!我讓我爹給你們打折。
十兒笑著握了握她的手:“那咱們就說定了?!”
春瑛回捏了把,又笑道:“等你們出去了,孩子的教育就要上心了。要知道,他可是抓著官印的人哪?!”
十兒會意,兩人相視一笑。
接著春瑛又問了些侯府其他人的近況。比如大少爺,雖是買的官職,但因為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上官差遣,把差事辦好了,受到了刑部一位高官的賞識,如今已經調到刑部,升任五品郎中,反而成為李家年輕一輩中官職最高的一個。加上大少奶奶又給他生了一對兒女,如今可說是春風得意。春瑛那天見二叔時,只聽說大少爺升官添丁了,也不清楚詳情,如今聽聞,心裡也為他高興。
二少爺幾年前放了外任,是侯爺替他謀得的,山東濟南附近一個小地方的縣令,因怕他不懂公務,侯爺特地放了七八個師爺長隨在他身邊,結果他除了在公堂上擺擺樣子,以及在文書上蓋印以外,什麼事都不用干,整天只知道摟著姬妾們取樂。
十兒偷笑道:“去年冬天他回過京里一趟,是來述職的,結果瘦得象根竹竿似的,風一吹就跑了,八成是身子虛了吧?”
春瑛抿嘴笑笑,又問:“二少奶奶還在麼?”
“在,怎麼不在?”十兒挑挑眉,“梁太師是先帝親指的託孤重臣呢!皇上沒殺他,把他全家流放了,只把二少奶奶留在京里,不許她見外人,也不許她跟家裡通信。如今二少奶奶不過就是個活死人,偏還不能死!我有一回瞧見了,都覺得她可憐,當年那樣一個美人,如今……嘖嘖。”她搖搖頭,沒再說下去。
春瑛對二少奶奶其實興趣不大,改而問起了別人:“兩位小姐如何?還有太太屋裡的芍藥姐姐、老太太屋裡的姐姐們呢?”
“都出嫁了。”十兒道,“二小姐嫁的是個武官,兩口子都是直脾氣,三天兩頭地吵,一吵二小姐就要回娘家,被侯爺罵了一頓,才收斂了。三小姐倒嫁了個舉人,兩口子和和氣氣的,沒聽說有什麼不好的消息。芍藥姐姐前年大病了一場,便被太太放出去了,如今也嫁了人,聽說過得挺好的,夫家是莊戶人家,家境還過得去。老太太屋裡的丫頭,如今都換了一茬,你若回侯府,可得小心些,裡頭有不少是太太的人呢!”
春瑛暗暗吃了一驚,如果是這樣,怪不得范熙如那樣煩惱……
十兒看著她,忽然笑了笑:“還有一個人,你怎麼不問?”
春瑛疑惑:“你說的是誰?”心中一動:對了,還有周念呢!周念的消息,她不好向別人打聽,回侯府又不一定能遇上三少爺,還是現在先問了十兒吧。
十兒卻擠擠眼:“還有誰?當然是我們的……崔姨娘呀?!”
(今日算是大放送咩?結束的日子漸漸近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物是人非
春瑛愣了一愣,方才反應過來,不由得笑了。
崔曼如?她自從離了京城,就幾乎沒想起過這個人了。不管對方在侯府是風光還是落魄,跟她又有什麼關係?她忙著掙錢、興家、照顧老公孩子還忙不過來呢,哪裡有閒心惦記崔曼如?
她笑了笑:“我道是誰,你不說,我都快把她忘了呢。原來她還在侯府里?我還沒離開東府時,她就已經很落魄了,居然撐了這麼多年?說起來,她算不上姨娘吧?那時我們叫的是崔姑娘。”
十兒竊笑:“誰說不是呢?當年她不過是個通房,她娘卻整日在外頭說嘴,把自個兒閨女叫做‘我們家姨奶奶’,沒得叫人笑話!不過說來也是她的福氣,那年二少爺要放外任,二少奶奶不能出京,他身邊沒個得力的人管內院,太太便指了她去,因怕與別的官家內眷來往時面上不好看,就抬舉了她做姨娘。太太發話那天,她娘聽到消息,便在家門口當著眾人的面大哭,沒兩天就病了,如今拖著半死不活的,不過是捱日子罷了。”
春瑛張張嘴:“不會吧?那可就糟了,她家一個靠得住的親友都沒有,崔曼如還要跟二少爺上任,豈不是沒人照顧她?”這樣都沒病死,倒也算是命大。
十兒嗤笑:“你還為她操這個閒心?崔曼如當了姨娘,自有人巴結,左鄰右舍里上門照應她娘的人還少麼?只不過她不爭氣,二少爺上任還不到三個月,就把她給送回來了,也沒說是什麼緣故,但府里有人傳說,當時她臉都被打腫了,活像個豬頭似的。有人私底下問了那送人回來的隨從,說是她攔著二少爺納新人,又得罪了上官家的姨奶奶,二少爺惱她不懂事,就把她送回來了。後來老太太從房裡的丫頭中選了兩人送到山東任上,也沒出什麼事。人人都說是崔曼如自己沒用,后街的人見她失了勢,也就不再上門照看她娘了。雖然崔曼如名份上還是姨娘,但如今被丟進後院侍候二少奶奶,聽說每日都要挨打挨罵,比丫頭都不如呢!上頭只要二少奶奶不出院子,不鬧事,是不會管她在院裡幹什麼的。咱們幾個從前吃過那崔賤丅人虧的,都在暗地裡拍手稱快,叫她害人!如今才是現世報呢!”
春瑛嘆了口氣:“雖然聽起來挺慘的,但還真是一點同情心都生不出來。想想那些被她明里暗裡害死的人……”連自己也差點兒被崔曼如算計了呢。她費盡心思奉承太太安氏,拼了命要當少爺的姨娘,等到終於得償所願了,卻與她原本的打算差得太遠,如今更是被人作賤到底。其實,想想梅香、芍藥、十兒等人的境遇,就可以知道,以她從前在太太、三少爺面前的地位,安安份份做個大丫頭,不管是嫁給家中的管事、小廝還是求了恩典外放,都是極容易的,三少爺也不會厭惡她到後來那個地步,說不定還會有心庇護一把。就是因為她當姨娘的執念太深,不惜為了達到目的陷害他人,偏又手段不夠高,才會落到今日這個地步。
十兒臉紅了紅,擰了她的臉一把:“死丫頭!就知道笑話我!你兒子呢?!別哄我,我知道你也生了一個!”
春瑛笑道:“今兒是要去侯府的,帶他來做什麼?難不成叫他小小年紀就給人磕頭?他大姨帶著呢!”
十兒明白了,忙拉她進屋:“快,給我說說,這幾年你過得如何?”
春瑛笑著進屋,先是見過她的兩個孩子,除了當年離京時,她肚子裡已經有的那個兒子,便是去年新生的女孩兒,兩個孩子都白白胖胖的很健康,只是大兒子有些靦腆,不過舉止倒是乖巧得很,讓他叫人,他就乖乖叫了,口齒很清晰。春瑛瞧了喜歡,忙送上見面禮。
十兒抱著兒子,笑道:“你別瞧他這一臉乖巧的模樣,當初抓周的時候,這小子居然抓了個官印!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知道的人都說了不得,老木家祖墳上要冒青煙了!我公公忙忙四處打點,告訴人那個不是官印,而是他老人家掌事的印章,方才混過去了。咱們私下裡說話,都捏了一把汗,若是叫人告到太太跟前去,她心情好呢,還會說是小孩子家不懂事,瞧著印章好玩就拿了,若是心情不好,怕是又一場風波。”
春瑛忙問:“這麼說,太太又起來了?!不是說如今管家的是三少奶奶麼?!”
十兒撇撇嘴,想要開口,忽然想起兒子和奶娘都在呢,忙把一雙兒女交給後者和丫頭,讓她們出去,春瑛也讓小香和婆子先在門外喝茶,兩人關了門,重回炕上,方才繼續談話。
十兒道:“三少奶奶剛嫁過來的那兩年,真真是有條有理,樣樣都有規矩,聽老一輩的人說,當年先前那位太太在時,也是這樣的。
那時家務都是三少奶奶管著,太太只管養病,那些只會奉承的人也只能收起小心思老實做活,咱們私底下都在拍手稱誦呢!可惜好景不長,老太太病了,三少奶奶又要侍疾,又要管家,一時沒照應到,院裡的幾個通房就開始鬧騰了,連太太也插了手,把胭脂懷的孩子給弄沒了,卻將罪名冠在三少奶奶頭上!差點兒就要開祠堂了!三少奶奶自己沒有兒女,在祠堂說話也是沒份量的,幸好老太太將場面穩住了,又把那幾個不安份的通房攆走,只是她畢竟在病中,支撐不住,太太又不知怎的說動了族長夫人給她撐腰,到底得回了一些大權。如今三少奶奶只管家務,府里有什麼大事,還要問太太的意思。那些妖魔鬼怪就又起來了!”
春瑛聽得直搖頭,“胭脂雖是妾,她肚子裡的畢竟是三少爺的孩子,太太居然連這也下得了手?!”
十兒冷笑:“胭脂是大姑奶奶賜下來的,又一直站在三少奶奶那邊,太太向來看她不順眼,下得了手又有什麼稀奇的?況且三少爺屋裡那幾個人,除了胭脂,就都是太太賞的。三少奶奶本來有一個陪嫁丫頭要開臉的,被太太尋了個錯,打得半死,差點兒攆出去!臉也打壞了,三少奶奶只得將她另行許人。照我看來,三少爺先前中了秀才,太太自覺臉上有光,老太太又病了不能管事、侯爺忙著朝政,天天早出晚歸,壓根兒就沒功夫管這些事,府里自然就沒人能壓得住太太了。我還慶幸,我公公是侯爺的人,又是大管事,不是太太能輕易動得了的,而我們當家的生意又做得好,不然太太一聲令下,我們還能有好果子吃?!”
春瑛忙問:“太太都鬧到這個地步了,難道三少爺就什麼都沒做?!”如果是這樣,她倒要鄙視他了,小時候看著還有些小聰明、小手段的,怎麼如今笨到這個地步?!
十兒嘆道:“三少爺如今用功得很,三年前他考舉人沒中,正打算明年再考,聽說天天都溫書溫到半夜呢,白日裡還要出門去向老師請教。內院的事他能知道多少?況且他跟三少奶奶一向只是淡淡的,萬沒有為了三少奶奶得罪太太的道理。”
讀書不是藉口,再忙碌,難道連說句話的功夫都沒有?春瑛心裡不以為然。只怕更多的是因為他對范熙如沒有太深的感情吧?老婆娶了回家,卻叫她受這樣的委屈,還是不是男人?!
十兒不知道春瑛心裡的腹誹,猶自說著:“若是府里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不是聽說如今外頭風聲也挺緊的麼?但願太太不要闖出什麼禍來才好。”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我們當家的前幾日才說起,明年就是侯爺五十大壽了!到時候請公公去求個恩典,放我們家出去呢!”
春瑛一陣驚喜:“真的?!”
十兒點點頭,再壓低了聲音:“公公的差事有大伯頂上,我們一家大可以先出府去。這幾年,我們夫妻存了些積蓄,他做生意也認得不少人。若是出去了,公公願意打本錢給我們自己開店。就象你們家一樣,如今也發達了,強似繼續在這府里,提心弔膽的,不知道什麼時候便被人革了差事去,好歹有條後路可走。”
春瑛忙道:“若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儘管說。別的我不敢保證,但江南的布匹綢緞,你們想要多少都沒問題!我讓我爹給你們打折。
十兒笑著握了握她的手:“那咱們就說定了?!”
春瑛回捏了把,又笑道:“等你們出去了,孩子的教育就要上心了。要知道,他可是抓著官印的人哪?!”
十兒會意,兩人相視一笑。
接著春瑛又問了些侯府其他人的近況。比如大少爺,雖是買的官職,但因為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上官差遣,把差事辦好了,受到了刑部一位高官的賞識,如今已經調到刑部,升任五品郎中,反而成為李家年輕一輩中官職最高的一個。加上大少奶奶又給他生了一對兒女,如今可說是春風得意。春瑛那天見二叔時,只聽說大少爺升官添丁了,也不清楚詳情,如今聽聞,心裡也為他高興。
二少爺幾年前放了外任,是侯爺替他謀得的,山東濟南附近一個小地方的縣令,因怕他不懂公務,侯爺特地放了七八個師爺長隨在他身邊,結果他除了在公堂上擺擺樣子,以及在文書上蓋印以外,什麼事都不用干,整天只知道摟著姬妾們取樂。
十兒偷笑道:“去年冬天他回過京里一趟,是來述職的,結果瘦得象根竹竿似的,風一吹就跑了,八成是身子虛了吧?”
春瑛抿嘴笑笑,又問:“二少奶奶還在麼?”
“在,怎麼不在?”十兒挑挑眉,“梁太師是先帝親指的託孤重臣呢!皇上沒殺他,把他全家流放了,只把二少奶奶留在京里,不許她見外人,也不許她跟家裡通信。如今二少奶奶不過就是個活死人,偏還不能死!我有一回瞧見了,都覺得她可憐,當年那樣一個美人,如今……嘖嘖。”她搖搖頭,沒再說下去。
春瑛對二少奶奶其實興趣不大,改而問起了別人:“兩位小姐如何?還有太太屋裡的芍藥姐姐、老太太屋裡的姐姐們呢?”
“都出嫁了。”十兒道,“二小姐嫁的是個武官,兩口子都是直脾氣,三天兩頭地吵,一吵二小姐就要回娘家,被侯爺罵了一頓,才收斂了。三小姐倒嫁了個舉人,兩口子和和氣氣的,沒聽說有什麼不好的消息。芍藥姐姐前年大病了一場,便被太太放出去了,如今也嫁了人,聽說過得挺好的,夫家是莊戶人家,家境還過得去。老太太屋裡的丫頭,如今都換了一茬,你若回侯府,可得小心些,裡頭有不少是太太的人呢!”
春瑛暗暗吃了一驚,如果是這樣,怪不得范熙如那樣煩惱……
十兒看著她,忽然笑了笑:“還有一個人,你怎麼不問?”
春瑛疑惑:“你說的是誰?”心中一動:對了,還有周念呢!周念的消息,她不好向別人打聽,回侯府又不一定能遇上三少爺,還是現在先問了十兒吧。
十兒卻擠擠眼:“還有誰?當然是我們的……崔姨娘呀?!”
(今日算是大放送咩?結束的日子漸漸近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物是人非
春瑛愣了一愣,方才反應過來,不由得笑了。
崔曼如?她自從離了京城,就幾乎沒想起過這個人了。不管對方在侯府是風光還是落魄,跟她又有什麼關係?她忙著掙錢、興家、照顧老公孩子還忙不過來呢,哪裡有閒心惦記崔曼如?
她笑了笑:“我道是誰,你不說,我都快把她忘了呢。原來她還在侯府里?我還沒離開東府時,她就已經很落魄了,居然撐了這麼多年?說起來,她算不上姨娘吧?那時我們叫的是崔姑娘。”
十兒竊笑:“誰說不是呢?當年她不過是個通房,她娘卻整日在外頭說嘴,把自個兒閨女叫做‘我們家姨奶奶’,沒得叫人笑話!不過說來也是她的福氣,那年二少爺要放外任,二少奶奶不能出京,他身邊沒個得力的人管內院,太太便指了她去,因怕與別的官家內眷來往時面上不好看,就抬舉了她做姨娘。太太發話那天,她娘聽到消息,便在家門口當著眾人的面大哭,沒兩天就病了,如今拖著半死不活的,不過是捱日子罷了。”
春瑛張張嘴:“不會吧?那可就糟了,她家一個靠得住的親友都沒有,崔曼如還要跟二少爺上任,豈不是沒人照顧她?”這樣都沒病死,倒也算是命大。
十兒嗤笑:“你還為她操這個閒心?崔曼如當了姨娘,自有人巴結,左鄰右舍里上門照應她娘的人還少麼?只不過她不爭氣,二少爺上任還不到三個月,就把她給送回來了,也沒說是什麼緣故,但府里有人傳說,當時她臉都被打腫了,活像個豬頭似的。有人私底下問了那送人回來的隨從,說是她攔著二少爺納新人,又得罪了上官家的姨奶奶,二少爺惱她不懂事,就把她送回來了。後來老太太從房裡的丫頭中選了兩人送到山東任上,也沒出什麼事。人人都說是崔曼如自己沒用,后街的人見她失了勢,也就不再上門照看她娘了。雖然崔曼如名份上還是姨娘,但如今被丟進後院侍候二少奶奶,聽說每日都要挨打挨罵,比丫頭都不如呢!上頭只要二少奶奶不出院子,不鬧事,是不會管她在院裡幹什麼的。咱們幾個從前吃過那崔賤丅人虧的,都在暗地裡拍手稱快,叫她害人!如今才是現世報呢!”
春瑛嘆了口氣:“雖然聽起來挺慘的,但還真是一點同情心都生不出來。想想那些被她明里暗裡害死的人……”連自己也差點兒被崔曼如算計了呢。她費盡心思奉承太太安氏,拼了命要當少爺的姨娘,等到終於得償所願了,卻與她原本的打算差得太遠,如今更是被人作賤到底。其實,想想梅香、芍藥、十兒等人的境遇,就可以知道,以她從前在太太、三少爺面前的地位,安安份份做個大丫頭,不管是嫁給家中的管事、小廝還是求了恩典外放,都是極容易的,三少爺也不會厭惡她到後來那個地步,說不定還會有心庇護一把。就是因為她當姨娘的執念太深,不惜為了達到目的陷害他人,偏又手段不夠高,才會落到今日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