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漸漸的,朝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燕王,就連那些老臣們,也有人開始動搖了,當中甚至有後宮妃嬪的娘家人。眾所周知,皇帝不能人道,即便細心調養上幾年,也未必能有子嗣,送進宮去的張貴妃與石昭儀是這輩子都沒希望了,她們的娘家人還能怎麼辦?
張貴妃聽說如今是越發淡然了,每日裡彈琴下棋,練書作畫,觀月賞花,閒了與宮人們說笑玩耍,偶爾去皇后那裡聊聊天,對皇帝是理都不理,日子過得倒也自在。石昭儀心思重些,已病了好些時日,稍稍有了好轉,卻又聽說了新封的那位美人——也就是皇后的表妹——竟然在皇后命人送了補藥過去後不久就報了病逝,但其父得了個外任的肥缺,已是帶著家眷上任去了,不曾為女兒的死多說一句話。石昭儀心裡不知是害怕還是怎麼的,病情越發重了。
皇后原本厭惡石家,不想理會她的,只是顧慮到近日皇帝冷落了她,為了在皇帝面前挽回形象,才派了太醫給她醫治,又許她娘家女眷進宮探視。
然而,也不知道石家女眷進宮後跟石昭儀說了些什麼,當天晚上,石昭儀竟然瞞著宮人,尋了條腰帶自己上吊了,屍首到次日清晨才被人發現。皇帝聞訊大怒,認為是皇后失職,宮人輕忽,否則又怎會發現不了石昭儀的異狀?同時也懷疑石家對石昭儀說了些什麼,以致她有了輕生的念頭。
皇帝派了胡四海去石家問話,這才知道,原來沈昭容不堪忍受石家人的禁錮與辱罵嘲諷,前兩日夜裡拉著陪嫁丫頭想要逃跑,中途卻失了那丫頭的蹤影,又被巡夜的婆子發現了,一時驚慌失措,從牆頭上摔了下來,雖然性命無礙,卻成了癱子,被石家人抬到丈夫房裡與他做伴,生活無法自理,連翻身都要靠別人幫忙,什麼希望都沒了,整個人憔悴得不行,不知幾時就撐不下去了。
石家雖覺得皇帝未必會因此對自家產生什麼怨恨,但因近日安國侯夫人沈氏死了,聽說皇帝很是傷心,生怕他會因此而再次對沈昭容生出憐惜之意,就想讓石昭儀設法替娘家人說些好話。哪裡料到石昭儀自忖是個無寵的,日後又沒指望生兒育女,皇帝連眼角都沒瞥她一下,她又比不得張貴妃有底氣,可以在宮中照自己的意思過活,娘家人明知她的處境艱難,不說幫襯些,竟然還要她去做不可能辦到的事,萬一她日後落得象皇后表妹一般的下場,家人大概也不會在乎吧?那她繼續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就上了吊。
皇帝知道了實情,又從胡四海處知道了沈昭容眼下的慘況,心裡是又痛又氣。然而,沈昭容是自作孽,又有錯在先,皇帝覺得自己在給石家賜婚一事上有些理虧,石昭儀又新近死了,他不好處罰石家,連罵都沒法罵,只能將苦水往自己肚裡咽。加上他總是想起沈氏臨終前充滿了怨恨的指責,日夜不安,輾轉反側,一時不慎感染了風寒,漸漸的病勢竟沉重起來。
朱翰之得知這個消息,就再也坐不住了。朝廷里的動向他無法影響,也不打算去施加影響,但若皇帝的病情再加重下去,隨時都有可能會出事。同時,他也有些疑心,眼下夏天剛剛過去,秋風寒意並不重,皇帝身邊還有胡四海在,怎麼就因一點小風寒,病重若此?該不會有別的緣故在吧?
他起先也猶豫過,現在回京會不會引起燕王猜忌?但手足之情還是占了上風,立時收拾行李趕回了京城。進京後,他也沒有聲張,只是命隨從將行李送回府去,自己就進宮面聖去了。
皇帝對他歸來之事很是欣喜:“在外頭玩得可愉快?你比朕有福氣多了,朕困在宮中,是半點都不得自在,想出宮往哪家親戚府上去,還有無數人攔著。老天保佑朕哪一天離了這宮裡,還有機會去瞧瞧咱們大明的錦繡河山。”
朱翰之見他形銷骨立,竟比情報中描述的更加憔悴,心中不由得難過起來:“皇上這究竟是怎麼了?不過一點小病,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難不成太醫院的人竟敢怠慢你不成?!”
皇帝苦笑著搖搖頭:“太醫們自然是醫術高明的,你別冤枉了他們。朕心裡明白,這是心病。自打那日去送了姨母最後一程,回來後就總是想起她臨終前的指責,日夜不能安。好弟弟,你說……若我當日沒有回來做這個皇帝,又或是堅持帶著他們一道北上,結果是不是就不一樣了?沈家不會一錯再錯,不會惹上官非,家破人亡,表妹不會墮落,姨母也不會傷心而死了……”
“他們自作孽,與皇上何干?!”朱翰之怒道,“事情經過,章家三表妹都在信里告訴我了,是沈氏自己生了妄念,皇上處事清明,不曾為她所惑,鑄下大錯,這是皇上聖明之處,她自己看不開,死了就死了。皇上怎能把錯攬到自己身上?!”
皇帝又是苦笑,轉移了話題:“總說這些事情做什麼?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現下天色了不早了,索性你就留在宮裡,今晚陪朕說說話吧。”
朱翰之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他心裡有個疑問,也想要在近前觀察一番,才好下結論。這一晚,他與皇帝同食同寢,見事情樣樣正常,每一樣飲食都是內侍拿銀筷試過的,每一碗藥都是正常的味道,又有內侍先嘗過,太醫問診很是細緻,宮人服侍很是貼心,半點異狀都沒有,就連香爐里熏的香,都是過去習慣的味道。只是半夜裡,皇帝一次又一次地驚醒,嘴裡哭喊著“姨母”或“母親”,折騰了一夜,到天明時才漸漸安穩下來。本來他早上補眠就好,可沒過多久就要爬起來上朝去,精神怎麼可能會好?
朱翰之勸皇帝多休息一會兒,朝政就交給燕王與大臣們,皇帝卻道:“王叔不肯擅專,若我不上朝,他就不肯理事,大臣們也希望我能出現,實在是沒辦法。”
下了朝回來,皇帝還不能休息,燕王與幾位重臣開小朝會討論政事,也要他出場,哪怕是一聲不吭,也要坐在那裡做個見證。這一忙,就得忙到下午,午飯也是跟燕王一起糙糙解決的。之後的時間皇帝才有了些自由,但馬上就到晚上了,他要補眠,也很快就會被噩夢驚醒。這麼折騰上一日,皇帝就算有太醫精心看顧,也無法阻止病情加重。
朱翰之心裡為他難過,辭出宮來,茫茫然在街上走了半日,才發現自己竟不知不覺走到了南鄉侯府門前,嘆了口氣,便去敲門求見了。
章寂見他臉色不好,問了得知是剛從宮裡出來,也嘆了口氣:“皇上這是心病太重了,但凡他能看開些,也不會病得這樣。因他看著實在不好,今兒早上燕王才提議,讓他在宮裡多休養,這幾日就暫時不必上朝了,想必皇上病情用不了幾日就會好轉。”
朱翰之勉強笑了笑,又與章寂說了些在蘇杭的經歷,卻有些心不在焉,前言不搭後語的,章寂就說:“你昨兒陪著皇上,皇上不能安寢,你又怎能睡好?我這院裡的廂房有現成的床鋪,你就在這兒歇一會兒,等吃飯了再叫你。”
朱翰之自忖精神確實不佳,也就應了,到了廂房睡下,卻總是睡不著,又起了身,想起皇帝的情形,心裡就難受。
明鸞聽說後,就親自下廚做了碗新近學會的補湯,送到廂房來,見他怔怔地坐在床邊發呆,便道:“你這是怎麼了?快過來喝湯。”
誰知朱翰之忽然掉下了眼淚,嚇了明鸞一跳:“到底是怎麼了?!”
朱翰之哽咽道:“我心裡難受……皇上總跟我說起從前在象牙山上如何,顯然十分想念那段日子。你說……若不是我去接他,他大概不會受這麼多苦吧?做了皇帝又如何?還不如做個小老百姓自在。”
明鸞聽得好笑:“你不去接他,自有別人去。這件事從我先大伯娘瞞著人給大伯父捎信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哪裡是你能阻止的?你往日從不會有這種念頭,今天是怎麼了?”
朱翰之含淚搖頭:“不,始作俑者是我。若我應了燕王叔所請,燕王叔就不會派人去接皇上,自然就沒有後頭的事了……我明知道燕王叔的打算,還幫著瞞皇上,是我對不起他……我雖恨太子妃,也恨沈家人,可是……兄長待我一向是很好的……”
明鸞聽得直皺眉頭:“你又不是要害皇上性命,方才也說,他不當這皇上還更快樂呢,現在說這些,好象有些自相矛盾呀?你該不會生出什麼糊塗念頭吧?那可不行,你是我未婚夫,我可不會讓你去做傻事,你給我清醒一點!你早就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怎麼現在又傷心後悔起來?都不象是你了!”
朱翰之一頓,腦中電光石火般閃過一個念頭,震驚地抬頭看向明鸞,張著口,說不出話,眼神卻已回復了清明。
第一百零一章毒手
“中毒?”明鸞瞪大了雙眼,有些不敢置信,“你是說你在皇宮裡住了一夜,就中毒了?!”忙忙捧住他的臉左看右看,看不出什麼痕跡,便起身要出去。
張貴妃聽說如今是越發淡然了,每日裡彈琴下棋,練書作畫,觀月賞花,閒了與宮人們說笑玩耍,偶爾去皇后那裡聊聊天,對皇帝是理都不理,日子過得倒也自在。石昭儀心思重些,已病了好些時日,稍稍有了好轉,卻又聽說了新封的那位美人——也就是皇后的表妹——竟然在皇后命人送了補藥過去後不久就報了病逝,但其父得了個外任的肥缺,已是帶著家眷上任去了,不曾為女兒的死多說一句話。石昭儀心裡不知是害怕還是怎麼的,病情越發重了。
皇后原本厭惡石家,不想理會她的,只是顧慮到近日皇帝冷落了她,為了在皇帝面前挽回形象,才派了太醫給她醫治,又許她娘家女眷進宮探視。
然而,也不知道石家女眷進宮後跟石昭儀說了些什麼,當天晚上,石昭儀竟然瞞著宮人,尋了條腰帶自己上吊了,屍首到次日清晨才被人發現。皇帝聞訊大怒,認為是皇后失職,宮人輕忽,否則又怎會發現不了石昭儀的異狀?同時也懷疑石家對石昭儀說了些什麼,以致她有了輕生的念頭。
皇帝派了胡四海去石家問話,這才知道,原來沈昭容不堪忍受石家人的禁錮與辱罵嘲諷,前兩日夜裡拉著陪嫁丫頭想要逃跑,中途卻失了那丫頭的蹤影,又被巡夜的婆子發現了,一時驚慌失措,從牆頭上摔了下來,雖然性命無礙,卻成了癱子,被石家人抬到丈夫房裡與他做伴,生活無法自理,連翻身都要靠別人幫忙,什麼希望都沒了,整個人憔悴得不行,不知幾時就撐不下去了。
石家雖覺得皇帝未必會因此對自家產生什麼怨恨,但因近日安國侯夫人沈氏死了,聽說皇帝很是傷心,生怕他會因此而再次對沈昭容生出憐惜之意,就想讓石昭儀設法替娘家人說些好話。哪裡料到石昭儀自忖是個無寵的,日後又沒指望生兒育女,皇帝連眼角都沒瞥她一下,她又比不得張貴妃有底氣,可以在宮中照自己的意思過活,娘家人明知她的處境艱難,不說幫襯些,竟然還要她去做不可能辦到的事,萬一她日後落得象皇后表妹一般的下場,家人大概也不會在乎吧?那她繼續活著也沒什麼意思了,就上了吊。
皇帝知道了實情,又從胡四海處知道了沈昭容眼下的慘況,心裡是又痛又氣。然而,沈昭容是自作孽,又有錯在先,皇帝覺得自己在給石家賜婚一事上有些理虧,石昭儀又新近死了,他不好處罰石家,連罵都沒法罵,只能將苦水往自己肚裡咽。加上他總是想起沈氏臨終前充滿了怨恨的指責,日夜不安,輾轉反側,一時不慎感染了風寒,漸漸的病勢竟沉重起來。
朱翰之得知這個消息,就再也坐不住了。朝廷里的動向他無法影響,也不打算去施加影響,但若皇帝的病情再加重下去,隨時都有可能會出事。同時,他也有些疑心,眼下夏天剛剛過去,秋風寒意並不重,皇帝身邊還有胡四海在,怎麼就因一點小風寒,病重若此?該不會有別的緣故在吧?
他起先也猶豫過,現在回京會不會引起燕王猜忌?但手足之情還是占了上風,立時收拾行李趕回了京城。進京後,他也沒有聲張,只是命隨從將行李送回府去,自己就進宮面聖去了。
皇帝對他歸來之事很是欣喜:“在外頭玩得可愉快?你比朕有福氣多了,朕困在宮中,是半點都不得自在,想出宮往哪家親戚府上去,還有無數人攔著。老天保佑朕哪一天離了這宮裡,還有機會去瞧瞧咱們大明的錦繡河山。”
朱翰之見他形銷骨立,竟比情報中描述的更加憔悴,心中不由得難過起來:“皇上這究竟是怎麼了?不過一點小病,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難不成太醫院的人竟敢怠慢你不成?!”
皇帝苦笑著搖搖頭:“太醫們自然是醫術高明的,你別冤枉了他們。朕心裡明白,這是心病。自打那日去送了姨母最後一程,回來後就總是想起她臨終前的指責,日夜不能安。好弟弟,你說……若我當日沒有回來做這個皇帝,又或是堅持帶著他們一道北上,結果是不是就不一樣了?沈家不會一錯再錯,不會惹上官非,家破人亡,表妹不會墮落,姨母也不會傷心而死了……”
“他們自作孽,與皇上何干?!”朱翰之怒道,“事情經過,章家三表妹都在信里告訴我了,是沈氏自己生了妄念,皇上處事清明,不曾為她所惑,鑄下大錯,這是皇上聖明之處,她自己看不開,死了就死了。皇上怎能把錯攬到自己身上?!”
皇帝又是苦笑,轉移了話題:“總說這些事情做什麼?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現下天色了不早了,索性你就留在宮裡,今晚陪朕說說話吧。”
朱翰之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他心裡有個疑問,也想要在近前觀察一番,才好下結論。這一晚,他與皇帝同食同寢,見事情樣樣正常,每一樣飲食都是內侍拿銀筷試過的,每一碗藥都是正常的味道,又有內侍先嘗過,太醫問診很是細緻,宮人服侍很是貼心,半點異狀都沒有,就連香爐里熏的香,都是過去習慣的味道。只是半夜裡,皇帝一次又一次地驚醒,嘴裡哭喊著“姨母”或“母親”,折騰了一夜,到天明時才漸漸安穩下來。本來他早上補眠就好,可沒過多久就要爬起來上朝去,精神怎麼可能會好?
朱翰之勸皇帝多休息一會兒,朝政就交給燕王與大臣們,皇帝卻道:“王叔不肯擅專,若我不上朝,他就不肯理事,大臣們也希望我能出現,實在是沒辦法。”
下了朝回來,皇帝還不能休息,燕王與幾位重臣開小朝會討論政事,也要他出場,哪怕是一聲不吭,也要坐在那裡做個見證。這一忙,就得忙到下午,午飯也是跟燕王一起糙糙解決的。之後的時間皇帝才有了些自由,但馬上就到晚上了,他要補眠,也很快就會被噩夢驚醒。這麼折騰上一日,皇帝就算有太醫精心看顧,也無法阻止病情加重。
朱翰之心裡為他難過,辭出宮來,茫茫然在街上走了半日,才發現自己竟不知不覺走到了南鄉侯府門前,嘆了口氣,便去敲門求見了。
章寂見他臉色不好,問了得知是剛從宮裡出來,也嘆了口氣:“皇上這是心病太重了,但凡他能看開些,也不會病得這樣。因他看著實在不好,今兒早上燕王才提議,讓他在宮裡多休養,這幾日就暫時不必上朝了,想必皇上病情用不了幾日就會好轉。”
朱翰之勉強笑了笑,又與章寂說了些在蘇杭的經歷,卻有些心不在焉,前言不搭後語的,章寂就說:“你昨兒陪著皇上,皇上不能安寢,你又怎能睡好?我這院裡的廂房有現成的床鋪,你就在這兒歇一會兒,等吃飯了再叫你。”
朱翰之自忖精神確實不佳,也就應了,到了廂房睡下,卻總是睡不著,又起了身,想起皇帝的情形,心裡就難受。
明鸞聽說後,就親自下廚做了碗新近學會的補湯,送到廂房來,見他怔怔地坐在床邊發呆,便道:“你這是怎麼了?快過來喝湯。”
誰知朱翰之忽然掉下了眼淚,嚇了明鸞一跳:“到底是怎麼了?!”
朱翰之哽咽道:“我心裡難受……皇上總跟我說起從前在象牙山上如何,顯然十分想念那段日子。你說……若不是我去接他,他大概不會受這麼多苦吧?做了皇帝又如何?還不如做個小老百姓自在。”
明鸞聽得好笑:“你不去接他,自有別人去。這件事從我先大伯娘瞞著人給大伯父捎信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哪裡是你能阻止的?你往日從不會有這種念頭,今天是怎麼了?”
朱翰之含淚搖頭:“不,始作俑者是我。若我應了燕王叔所請,燕王叔就不會派人去接皇上,自然就沒有後頭的事了……我明知道燕王叔的打算,還幫著瞞皇上,是我對不起他……我雖恨太子妃,也恨沈家人,可是……兄長待我一向是很好的……”
明鸞聽得直皺眉頭:“你又不是要害皇上性命,方才也說,他不當這皇上還更快樂呢,現在說這些,好象有些自相矛盾呀?你該不會生出什麼糊塗念頭吧?那可不行,你是我未婚夫,我可不會讓你去做傻事,你給我清醒一點!你早就知道會有什麼結果,怎麼現在又傷心後悔起來?都不象是你了!”
朱翰之一頓,腦中電光石火般閃過一個念頭,震驚地抬頭看向明鸞,張著口,說不出話,眼神卻已回復了清明。
第一百零一章毒手
“中毒?”明鸞瞪大了雙眼,有些不敢置信,“你是說你在皇宮裡住了一夜,就中毒了?!”忙忙捧住他的臉左看右看,看不出什麼痕跡,便起身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