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林子連忙應下,小步快走去傳令了。

  青雲在旁聽著,問皇帝:“楚郡王為什麼會受楚王太妃的脅迫呢?他有能力,手下有人,也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為什麼還要任由楚王太妃利用自己的人手去做謀反的事?他應該知道,就算事情沒成,他將來也要受牽連的吧?”楚郡王為了擺脫謀反的罪名,這些年犧牲良多,怎麼忽然就變成了軟杮子?

  皇帝也皺緊了眉頭:“想必楚王叔的情形不大好,也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靖雲哥竟會寫下‘父王有難’的密信來。”

  針對楚王莊的潛入行動不太順利,楚王莊地方不算小,但守衛卻很森嚴,想要瞞過護院巡邏的人搜索每一個院子,每一間房屋,找到楚郡王,不是件容易的事。皇帝手下的密探一共出動了十名好手,一晚上的功夫也僅僅搜完了外院,並沒發現楚郡王的蹤影。

  按理說,外院有個院子是專門給楚郡王過夜時使用的,院子裡還有他從京城郡王府帶來的小廝和丫頭,可他卻似乎已經有幾天沒回過院子了,而他帶來的小廝和丫頭,也有莊中的婆子看管,不許出屋子。有一名密探設法跟一名素來深受楚郡王信任的小廝交談了幾句,直言是來救楚郡王的,那小廝悄悄告訴他,自己已經有幾天沒見過主人了,也無法進內院,只知道郡王一直待在正院與老王爺、太妃在一起,目前還沒有生命危險,不過正院這些日子一直有藥味傳出來。

  還有一件事,就是前些天楚郡王在正院裡寫了幾封信,叫了他和同伴過去,將信送回京城郡王府,讓郡王妃派心腹之人發送出去。當時他進了屋,見到太妃就在郡王身旁,倒是不見老王爺的蹤影。郡王寫信寫得飛快,卻暗中多寫了一封塞給了他的同伴,示意後者送到郡王妃手裡。他那同伴倒是個知機的,可惜太妃不放心,又點了兩個過去重用過的人與其同行,也不知那封信能不能順利送到郡王妃手中,途中會不會被人看破。

  青雲聽人回報到這裡,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信倒是順利到了郡王妃的手中,可惜郡王妃被楚王太妃派來的人軟禁了,若不是曹玦明的族兄正好上門,這信還不知幾時才能傳出來呢。看來楚王太妃的人手雖然被裁掉了,但還有人沒死,所以她一得了勢,立刻就把自己的人手召了回來。

  不過正院裡傳出來的藥味,到底是給誰準備的呢?

  她與皇帝對視了一眼,心裡都想到了一個答案,深感不妙。

  皇帝沉聲道:“看來姜氏這一回是連骨肉親情都要拋下了,真真是喪心病狂!如今能救得一個是一個,先想法子把楚郡王妃與小侄兒救下來再說。”

  青雲點了點頭,卻又有些擔心:“監視楚郡王妃與世子的人既然是楚王太妃的真正心腹,會不會一發現異狀就立刻報告回去?可別激那女人發狂,對丈夫兒子真下毒手才好。”

  皇帝冷笑了聲:“這有什麼?把真相告訴喬家,讓他們去對付自己的好親家吧!他們要是真的不想被拖下水,這就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有他們出面,事情容易辦得很。難不成娘家人要上門看女兒,楚王太妃的人還能攔在頭裡麼?!”

  第一百零六章救人

  定國侯府喬致元,並不是個傻瓜。

  他從前被父親的側室壓得狠了,一朝得勢,便滿心想著要爭口氣,因此一時糊塗,想謀個擁立之功,又覺得楚王世子呼聲極高,才會把女兒嫁過去,做個政治投資,哪裡想到後來事情會變化得這麼快?隨著定國公去世,喬家滿門守孝,軍中又有後起之秀崛起,喬家的聲勢早已大不如前。他有心要改投向當今皇帝,偏又有把柄在楚王一家手裡,更何況女兒連外孫都生了,那是他的嫡長女,素來疼愛,他哪裡捨得棄了親生骨肉?只能繼續一條道走到黑,走到如今,發現實在是沒路可走了,盟友還在背後捅了他們一刀,他們要是再不醒悟,可就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皇帝話中隱含的意思非常明白,這是給喬家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再不作決斷,昔日的君臣情份就不必再提了。喬致元夫婦驚懼之餘,也對楚王太妃的做法懷了十二分的怨忿之意。

  這一點準備都沒做,連聲招呼也不打,就忽然使出這等手段來,竟用自家女兒與外孫的性命威脅楚郡王,難不成真把喬家當成墊腳石了?想踩就踩,想扔就扔?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聽信楚王太妃的甜言蜜語,那喬家如今還是軍中泰斗,朝廷砥柱,怎會只剩下一個虛名?

  喬致元下了決心,動作也夠快。他讓妻子派出心腹家人前去楚郡王府,全當不知道郡王府里發生了什麼事。只藉口二弟喬致和馬上就要再娶了,這是兄弟倆難得的和好機會,長房一定要幫忙籌備婚事才行,只是定國侯夫人馮氏年紀不小了,身體又不好,經不住勞累,想讓女兒回來幫著料理一下二叔的婚禮。

  這個理由非常正當而且充分。喬致和與嫡母嫡兄多年不和,從前喬致元得意時,並不在乎他,如今形勢卻不同。喬致和在朝中任高官,深得皇帝信任,喬致元卻守著一個定國侯的頭銜,半點實權也無,他母親陳氏雖然說是先帝元後陳氏的堂姐妹,可對皇家而言,還不如石明倫這個陳氏的親外甥受看重。喬家竟是連半個進宮討太后歡心、迂迴謀取聖眷的人都沒有,而喬致元身為外臣,無召又不好進宮。橫豎喬致和早已分家出去,瞧著連半點要跟長房爭閒氣的意思都無,他這個嫡兄也沒必要再耍小性子了。若兄弟倆能和好,日後一榮俱榮,也能重新振興喬家家業。

  這種事,楚郡王妃喬氏不止一次對楚郡王提過,只是後者不怎麼關心罷了,不過他們身邊侍候的人卻多少知情。那兩名被楚王太妃派來監視楚郡王妃與世子的人從其他人那裡確認了這件事的真實性,倒也不懷疑喬家有詐,但他們也不願意讓楚郡王妃和世子出門。

  喬家派來的婆子勸說:“夫人已有許久不曾見過外孫了,心裡想念得很。既然郡王爺不在家,若是郡王妃回了娘家,世子由誰來照顧呢?不如索性一併帶回去,讓我們夫人也能多看看外孫子。”

  楚郡王妃喬氏很快就領略到娘家人的用意了,忙壓下心中狂喜,努力用一種平靜的語氣道:“我也有日子沒回娘家瞧父親、母親和弟弟們了,世子也說想念外祖母得緊呢。”然後便轉身吩咐丫頭收拾行李。

  不是她多此一舉,只是不願意讓監視的人察覺有異。

  但那兩人還是提出了異議:“世子正病著呢,若是出門,只怕又吹了冷風,病上加病,萬一過了病氣給定國侯夫人,也是不好的。郡王妃要照顧小世子,也實在沒有閒心去忙活叔叔的婚事,還請定國侯夫人恕罪。”

  喬氏臉都快氣歪了。她兒子何曾生病來著?說是病了,不過是他們的藉口,其實是為了將他們母子軟禁在內院,不得外出,不得與人通信。喬家都拿出如此正當的理由來接人了,還涉及孝道問題,這兩個僕從仗著楚王太妃的名頭,居然膽敢阻攔,等她脫了險,回頭定不能輕饒了他們!

  喬家派來的婆子倒是機靈得很,聞言頓時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小世子病了?怎麼郡王妃方才不提?也該給我們夫人送個信兒才是。既如此,小的這就回去報信。我們夫人認得太醫院裡一位極擅長小兒病症的太醫,這就請太醫過來給小世子診治吧!”

  喬氏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之光,若是能請得太醫前來,自然就有機會驚動宮裡了,說不定到時候人多手雜,娘家人可以趁機把她們母子二人搶出去也未可知。

  但楚王太妃派來的兩個人也十分狡猾:“太醫只會開那些不溫不火的方子,能頂什麼用?況且小世子只是有些著涼了,已經請過大夫診脈,吃了藥,好了許多,不必再勞煩太醫上門,我們郡王妃只是不放心將他一個人留在王府里罷了。”

  喬氏重新又咬牙。

  喬家那婆子卻笑著念了聲佛:“原來如此,小孩子嬌慣,著了涼也是常事,歇了歇就好了,郡王妃不必如此擔憂。只是夫人那裡,還是盼著郡王妃能出面幫著操持一下二老爺的婚事。雖說夫人勉強支撐,也不是辦不過來,可終究比不得郡王妃體面!再說,郡王妃從前未出閣時,與二老爺也相處得挺好,見了面也有話說。”

  這話倒是不假,喬氏看了兩個監視者一眼,心中下了決定:“我倒是有心要幫母親一把的,只是孩子身體還沒好,我有些不放心。他身邊的辱母和大丫頭,又都是毛毛糙糙的,稍一不注意,就會出差錯。我實在不敢把孩子交給她們,可帶著孩子出門,又怕他會吹了風。”

  那婆子迅速領會她的言下之意:“既如此,郡王妃也是為難,那小的就先回去回夫人的話。”

  監視者們見喬家的人迅速告辭,楚郡王妃似乎也安分下來了,心中大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