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就在這時,坊間還真的傳出了新一版的謠言,指太后既然能將親生的女兒換成外頭找來的男嬰,混淆皇家血脈,也要在先帝面前爭寵,那是不是可以猜測,她若是第二胎也生了女兒,同樣會這麼做呢?雖然在宮裡生產,要偷龍轉鳳沒有宮外容易,但她已經是寵妃了,廢后羅氏早已被打入冷宮,宮裡以姜妃為尊,誰還能攔得住她?
這個謠言如此驚天動地,本該在流傳開來的第一時間,就引得四方震動的。但因為青雲這邊有話先傳了出去,聽聞謠言的人,倒是都有了別的想法,即使聽到旁人議論此事,也都閉緊了嘴巴,半點沒有再傳播開去的意思。那些有心人見狀,心裡不禁暗暗著急,只得想辦法到更多的場合去宣揚,但聽過他們說話的人轉身就將事情報了上去,沒等這些有心人有更多的動作,他們就已經被官府抓起來了。
眼看著流言蜚語得到了控制,青雲也暗暗鬆了口氣,記掛著還在莊園裡養傷的清江王和小住的周楠,便出了宮,打算回莊看一看。這時候,曹玦明卻找上門來。
他一臉嚴肅地對青雲道:“楚郡王府……可能有些不對勁兒。我族兄上門去給小世子診平安脈,發現郡王妃與世子似乎都被人軟禁了,無法與外人接觸,郡王妃還讓心腹之人托我族兄遞了一封信出來。”他從懷裡掏出信,遞給青雲,青雲接過來一看,隱隱約約認得那是楚郡王的筆跡。
第一百零四章私語
楚郡王在信中只簡單地寫了幾個字:“父王有難。”
這是什麼意思?
青雲翻來覆去將信紙查了好幾遍,總算確認上頭沒有隱藏起來的字痕,也沒有隱形墨水之類的機關,才相信楚郡王確實只在信上寫了這四個字。看起來,字跡還有些潦糙,想必是匆匆寫下的。
她將信紙湊近了鼻子使勁兒聞了聞,皺皺眉頭:“這好像不是一般王府里常用的墨汁兒……”
“確實不是郡王府平日慣用的墨汁兒。”曹玦明道,“我曾到郡王府為郡王診脈,用他家的筆墨紙硯開過方子。楚郡王平日用的筆墨和紙張,全都是特製的,尤其是墨汁,有一股特別的蘭香味。聽說這是楚郡王少年時研製而成的,獨一無二,從前先帝還在時,曾經誇獎過他的心思,特許他一人獨占這種特製的蘭香墨,再無別家有了。”他頓了一頓,“楚郡王如今並不在王府里,興許是用暫居之地的墨汁寫了信。”
楚郡王如今應該是住在城外的楚王莊,應該是用莊裡的筆墨寫了信吧?
青雲狐疑地猜測:“他這是匆匆忙忙在楚王莊裡寫下了這封信,再讓人傳到郡王妃手中,讓她傳到外頭去嗎?可他究竟想要傳達些什麼信息呢?”
老楚王有難?可她沒聽說老楚王生病又或是遇到什麼危險的消息呀?不是說他如今正在楚王莊上隱居嗎?據皇帝說,好像如今已經完全不出門了,似乎是一心要看管住妻子。
不過想到最近外頭肆nüè的流言,她又有些拿不準了。難不成楚王太妃想要再挑事,卻遇到了丈夫的阻攔,所以要對他不利嗎?如果她真的那樣做,可就真的腦殘了,她想要做皇后也好,太后也罷,都只能指望丈夫,難不成她覺得沒了老楚王和楚郡王,還有誰願意捧她上位做女王不成?如果她真敢對老楚王下手,皇帝可就再也不必顧忌楚郡王的看法,直接將她處死了。
青雲將信折好,打算一會兒就重新送進宮去給皇帝看,讓皇帝派人去查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她轉向曹玦明,有些疑惑地問他:“我不知道你還曾經給楚郡王診過脈,不是說……他家從小就不喜歡你嗎?”更何況,曹太醫就是死在楚王太妃手裡的,曹玦明深恨她,為什麼會願意給她的兒子看病?
曹玦明笑了笑:“我本也沒打算去的,只是楚郡王自打那年天花痊癒,身子就有些虧損,想著我曾經給他治療過幾日,醫術還不錯,就特地請我過去診脈。我想著他是我見過的頭一個天花病人,又活了下來,仔細留意他身體會有什麼後患也好,也就去了。不過次數不多,他也不會強求,有時候我不肯應召,他也會掩人耳目只帶著幾個從人,悄悄往我醫館裡來。不過從去年春天開始,他的身體漸有起色,也就很少再找我了,只在每月月初派人過來取些補身的成藥丸子。我族兄入京接手醫館後,他曾經請過我一次,讓我給他家世子診治,不過是傷風咳嗽的小症狀,我就讓族兄過去了,之後我族兄就定好了,每隔五日上門一次,診平安脈。”
青雲恍然,有些遲疑地問:“你……你不會惱恨他嗎?他是楚王太妃的親生兒子,楚王太妃卻害了你父親……而且楚王太妃做那麼多壞事,就因為他這個兒子曾經對朝廷有過功勞,所以上到先帝和太后,下到朝中百官,都沒人追究了,她還舒舒服服地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暗中再攪風攪雨,你就不會生氣嗎?”
她就很生氣,哪怕明知道楚郡王無辜,對她也不錯,她還是生氣。因為他的存在,為楚王太妃提供了一個保護網,無論她做什麼,都能被輕輕放過。如果世上的惡人都因為有個親眷做過好事,就不用為他們所作的惡付出代價了,那這世界還不得亂套了嗎?就算楚郡王沒有做過害人的事,但他卻用一種柔軟的姿態迫使所有人放過了作惡多端的楚王太妃,光衝著這一點,青雲就無法原諒。
曹玦明也能理解她的憤怨,只不過他另有想法:“若是楚王太妃有疾,哪怕是被人指責有違醫者醫德,我也不願替她診治。但楚郡王卻不同,我原也對他有幾分怨恨之意,只是見得多了,才能體會他心中的苦悶。那畢竟是他生身之母,他又能怎麼辦呢?大義滅親之事,不是人人都做得出來的,正因為他心中有情,才會無法坐視他母親傷害你這個妹妹,換了楚王太妃,他的想法也是一樣的。他也覺得這樣不妥,只是過不了心裡那一關罷了。如今他身體大不如以往,心裡卻沒有多少怨憤,就是認定了這是長輩招致的報應。”
青雲咬咬唇:“他心裡能明白這一點,倒也不算是個埋沒了良知的人了。只是他為何不對他母親再管束得嚴格一些?那也是為了他母親好吧?難道給楚王太妃足夠的自由和權力去攪事,是對她的孝順嗎?我覺得那才是害了她!要不是先帝仁慈,早就把她弄死了,她如今多活一天都是先帝的恩賜,還要怨這個,恨那個……”
曹玦明輕聲道:“楚王太妃固然可恨,但你也別遷怒到楚郡王身上去了。他本也是有大志願的年輕人,如今卻只能甘心投置閒散,心裡的苦悶是無法除去的。其實他的舊疾早該好起來了,至今仍有後患,多少是因為他自己心境抑鬱之故。依我說,當初姜融君姜姑娘也太過了些,她雖然是急於報仇,用的法子卻太陰損,萬一楚郡王在不知情的時候,將天花病氣沿路過到別人身上,使得疫情擴散,那該如何是好?她還不如一刀把人捅了呢。”
青雲有些訕訕地,其實她也知道姜融君當年的做法太過偏激。只是想到楚王太妃對姜鈞一家做的孽,起因還是她自己,就覺得任何指責姜融君的話都說不出口了。所幸當年姜融君傳到楚郡王身上的只是牛痘,害處不大,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現在又即將得到幸福,她就不多說什麼了。
曹玦明見她這樣,便笑道:“你瞧,你因為姜六爺與姜九爺而對姜姑娘寬容,不也是因作惡者的親人對無視作惡者本身麼?為何你對楚郡王卻如此厭惡呢?”
青雲惱怒地道:“這怎麼一樣?!融君雖然做事偏激,但她只傷害了楚郡王個罷了。對方還是她大仇人的兒子,又沒死;可楚王太妃卻害死了那麼多人!”
曹玦明輕輕嘆了口氣:“確實不一樣,楚王太妃為惡太多,害的人也太多了,姜姑娘不能跟她比。只是……但凡為惡之人,終究是要受因果影響的。楚王太妃不會有好結果,姜姑娘日後也未必就一帆風順了。”
“誰也不能說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青雲有些好奇地看了看他,“但你忽然這麼說,莫非有什麼緣故?”
能有什麼緣故?曹玦明是醫者,曾經給姜融君診過脈,知道她是幼年有過虧損,身體一直不好,加上性情激烈,有幾年曾一度十分容易動怒,傷及心脈,如今年紀大了些,雖然性情已經穩重多了,但隱患已經埋下。將來她嫁人生子,子嗣上可能不會太順利,年紀一大,身體的各種毛病也會冒出來。石明倫雖然另有生身父母,但畢竟叫了石太太多年的母親,石太太本就不喜歡姜融君,今後還不知會如何為難她呢。
青雲聽完後,默了一默:“這種事,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是她自己選擇了這門婚姻,難道我成全了她跟石明倫,還要管她日後的生活不成?”
這個謠言如此驚天動地,本該在流傳開來的第一時間,就引得四方震動的。但因為青雲這邊有話先傳了出去,聽聞謠言的人,倒是都有了別的想法,即使聽到旁人議論此事,也都閉緊了嘴巴,半點沒有再傳播開去的意思。那些有心人見狀,心裡不禁暗暗著急,只得想辦法到更多的場合去宣揚,但聽過他們說話的人轉身就將事情報了上去,沒等這些有心人有更多的動作,他們就已經被官府抓起來了。
眼看著流言蜚語得到了控制,青雲也暗暗鬆了口氣,記掛著還在莊園裡養傷的清江王和小住的周楠,便出了宮,打算回莊看一看。這時候,曹玦明卻找上門來。
他一臉嚴肅地對青雲道:“楚郡王府……可能有些不對勁兒。我族兄上門去給小世子診平安脈,發現郡王妃與世子似乎都被人軟禁了,無法與外人接觸,郡王妃還讓心腹之人托我族兄遞了一封信出來。”他從懷裡掏出信,遞給青雲,青雲接過來一看,隱隱約約認得那是楚郡王的筆跡。
第一百零四章私語
楚郡王在信中只簡單地寫了幾個字:“父王有難。”
這是什麼意思?
青雲翻來覆去將信紙查了好幾遍,總算確認上頭沒有隱藏起來的字痕,也沒有隱形墨水之類的機關,才相信楚郡王確實只在信上寫了這四個字。看起來,字跡還有些潦糙,想必是匆匆寫下的。
她將信紙湊近了鼻子使勁兒聞了聞,皺皺眉頭:“這好像不是一般王府里常用的墨汁兒……”
“確實不是郡王府平日慣用的墨汁兒。”曹玦明道,“我曾到郡王府為郡王診脈,用他家的筆墨紙硯開過方子。楚郡王平日用的筆墨和紙張,全都是特製的,尤其是墨汁,有一股特別的蘭香味。聽說這是楚郡王少年時研製而成的,獨一無二,從前先帝還在時,曾經誇獎過他的心思,特許他一人獨占這種特製的蘭香墨,再無別家有了。”他頓了一頓,“楚郡王如今並不在王府里,興許是用暫居之地的墨汁寫了信。”
楚郡王如今應該是住在城外的楚王莊,應該是用莊裡的筆墨寫了信吧?
青雲狐疑地猜測:“他這是匆匆忙忙在楚王莊裡寫下了這封信,再讓人傳到郡王妃手中,讓她傳到外頭去嗎?可他究竟想要傳達些什麼信息呢?”
老楚王有難?可她沒聽說老楚王生病又或是遇到什麼危險的消息呀?不是說他如今正在楚王莊上隱居嗎?據皇帝說,好像如今已經完全不出門了,似乎是一心要看管住妻子。
不過想到最近外頭肆nüè的流言,她又有些拿不準了。難不成楚王太妃想要再挑事,卻遇到了丈夫的阻攔,所以要對他不利嗎?如果她真的那樣做,可就真的腦殘了,她想要做皇后也好,太后也罷,都只能指望丈夫,難不成她覺得沒了老楚王和楚郡王,還有誰願意捧她上位做女王不成?如果她真敢對老楚王下手,皇帝可就再也不必顧忌楚郡王的看法,直接將她處死了。
青雲將信折好,打算一會兒就重新送進宮去給皇帝看,讓皇帝派人去查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她轉向曹玦明,有些疑惑地問他:“我不知道你還曾經給楚郡王診過脈,不是說……他家從小就不喜歡你嗎?”更何況,曹太醫就是死在楚王太妃手裡的,曹玦明深恨她,為什麼會願意給她的兒子看病?
曹玦明笑了笑:“我本也沒打算去的,只是楚郡王自打那年天花痊癒,身子就有些虧損,想著我曾經給他治療過幾日,醫術還不錯,就特地請我過去診脈。我想著他是我見過的頭一個天花病人,又活了下來,仔細留意他身體會有什麼後患也好,也就去了。不過次數不多,他也不會強求,有時候我不肯應召,他也會掩人耳目只帶著幾個從人,悄悄往我醫館裡來。不過從去年春天開始,他的身體漸有起色,也就很少再找我了,只在每月月初派人過來取些補身的成藥丸子。我族兄入京接手醫館後,他曾經請過我一次,讓我給他家世子診治,不過是傷風咳嗽的小症狀,我就讓族兄過去了,之後我族兄就定好了,每隔五日上門一次,診平安脈。”
青雲恍然,有些遲疑地問:“你……你不會惱恨他嗎?他是楚王太妃的親生兒子,楚王太妃卻害了你父親……而且楚王太妃做那麼多壞事,就因為他這個兒子曾經對朝廷有過功勞,所以上到先帝和太后,下到朝中百官,都沒人追究了,她還舒舒服服地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可以在暗中再攪風攪雨,你就不會生氣嗎?”
她就很生氣,哪怕明知道楚郡王無辜,對她也不錯,她還是生氣。因為他的存在,為楚王太妃提供了一個保護網,無論她做什麼,都能被輕輕放過。如果世上的惡人都因為有個親眷做過好事,就不用為他們所作的惡付出代價了,那這世界還不得亂套了嗎?就算楚郡王沒有做過害人的事,但他卻用一種柔軟的姿態迫使所有人放過了作惡多端的楚王太妃,光衝著這一點,青雲就無法原諒。
曹玦明也能理解她的憤怨,只不過他另有想法:“若是楚王太妃有疾,哪怕是被人指責有違醫者醫德,我也不願替她診治。但楚郡王卻不同,我原也對他有幾分怨恨之意,只是見得多了,才能體會他心中的苦悶。那畢竟是他生身之母,他又能怎麼辦呢?大義滅親之事,不是人人都做得出來的,正因為他心中有情,才會無法坐視他母親傷害你這個妹妹,換了楚王太妃,他的想法也是一樣的。他也覺得這樣不妥,只是過不了心裡那一關罷了。如今他身體大不如以往,心裡卻沒有多少怨憤,就是認定了這是長輩招致的報應。”
青雲咬咬唇:“他心裡能明白這一點,倒也不算是個埋沒了良知的人了。只是他為何不對他母親再管束得嚴格一些?那也是為了他母親好吧?難道給楚王太妃足夠的自由和權力去攪事,是對她的孝順嗎?我覺得那才是害了她!要不是先帝仁慈,早就把她弄死了,她如今多活一天都是先帝的恩賜,還要怨這個,恨那個……”
曹玦明輕聲道:“楚王太妃固然可恨,但你也別遷怒到楚郡王身上去了。他本也是有大志願的年輕人,如今卻只能甘心投置閒散,心裡的苦悶是無法除去的。其實他的舊疾早該好起來了,至今仍有後患,多少是因為他自己心境抑鬱之故。依我說,當初姜融君姜姑娘也太過了些,她雖然是急於報仇,用的法子卻太陰損,萬一楚郡王在不知情的時候,將天花病氣沿路過到別人身上,使得疫情擴散,那該如何是好?她還不如一刀把人捅了呢。”
青雲有些訕訕地,其實她也知道姜融君當年的做法太過偏激。只是想到楚王太妃對姜鈞一家做的孽,起因還是她自己,就覺得任何指責姜融君的話都說不出口了。所幸當年姜融君傳到楚郡王身上的只是牛痘,害處不大,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現在又即將得到幸福,她就不多說什麼了。
曹玦明見她這樣,便笑道:“你瞧,你因為姜六爺與姜九爺而對姜姑娘寬容,不也是因作惡者的親人對無視作惡者本身麼?為何你對楚郡王卻如此厭惡呢?”
青雲惱怒地道:“這怎麼一樣?!融君雖然做事偏激,但她只傷害了楚郡王個罷了。對方還是她大仇人的兒子,又沒死;可楚王太妃卻害死了那麼多人!”
曹玦明輕輕嘆了口氣:“確實不一樣,楚王太妃為惡太多,害的人也太多了,姜姑娘不能跟她比。只是……但凡為惡之人,終究是要受因果影響的。楚王太妃不會有好結果,姜姑娘日後也未必就一帆風順了。”
“誰也不能說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青雲有些好奇地看了看他,“但你忽然這麼說,莫非有什麼緣故?”
能有什麼緣故?曹玦明是醫者,曾經給姜融君診過脈,知道她是幼年有過虧損,身體一直不好,加上性情激烈,有幾年曾一度十分容易動怒,傷及心脈,如今年紀大了些,雖然性情已經穩重多了,但隱患已經埋下。將來她嫁人生子,子嗣上可能不會太順利,年紀一大,身體的各種毛病也會冒出來。石明倫雖然另有生身父母,但畢竟叫了石太太多年的母親,石太太本就不喜歡姜融君,今後還不知會如何為難她呢。
青雲聽完後,默了一默:“這種事,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是她自己選擇了這門婚姻,難道我成全了她跟石明倫,還要管她日後的生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