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番對話淡的是世風與文風,甚至提到了歷史的演進。要清楚此刻的韓愈並不是後代尊崇的昌黎先生,只是一位普通的年輕學子,能說出這樣一番道理相當不簡單。而韓湘這位少年所言,竟諳合悟道。

  叔侄正在說話間,迎面走來一位頭戴玉簪的道士,上前拱手行禮道:「小道姓梅,蕪州人士,方才聽二位之言,有證我所思,特此現身道謝!……若不嫌唐突,能否請到茶肆小敘?」

  不記得來時道邊有茶肆啊?韓愈叔侄望旁邊一看,還真有一間。兩間屋子幾座草亭,迎風挑著幌簾,草亭中擺著桌椅,屋門前放著長案,案上煮茶的器物一應具全。有一秀美出塵的女子站在茶肆前迎客,還有一位搖扇的文士正在草亭中喝茶。

  應願扮作茶娘,徐妖王扮作茶客,梅振衣變化出一間茶肆請韓家叔侄相坐小敘。見這道士氣度不凡,茶肆也乾淨雅致,茶娘還很漂亮,韓愈叔侄正好走累了口渴,當即也沒有推辭,就到草亭中坐下了。

  韓家叔侄做了自我介紹,其實梅振衣已知他們是誰,很客氣的寒暄一番,應願捧上煮好的茶和茶點。品了數口,韓愈連聲稱讚好茶,而韓湘一雙眼睛好奇的不住打量四周,對這間茶肆似有異乎尋常的興趣。

  「請問主家,這茶肆何時開張,我以前路過怎沒有印象?」趁應願上茶的機會,韓湘問道。

  應願微微一笑:「這確是新開張的茶肆,你以前沒見過也是自然。」韓湘聞言眨了眨眼睛,似乎想說什麼卻沒有繼續追問。

  「這少年根器與悟性極佳,正合修習你所傳丹道,沒想到啊梅真人此番下界,還能再結傳法之緣,他若是個小妖怪,我就要和你搶徒弟了。」另一張桌子上喝茶的徐妖王以神念暗道。

  「徐兄若有傳法之心,就親自點化仙緣,我不與你爭。」梅振衣以神念答道。

  徐妖王:「論修為見知,我不如你,論傳承嚴謹淵源深厚,也無法與正一門相比,好苗子還是你來栽吧。……但我見你對那韓愈更感興趣,甚至有幾分恭謹,他此世卻非有修仙緣法之人。」

  梅振衣:「人間論事,不能僅以修為高低、法力深厚相較,譬如我已證金仙,卻不敢在先師孫思邈面前論修為成就,與這位韓愈先生也是如此。」

  徐妖王:「能得梅真人如此評語,看來他絕不簡單,你們慢聊,我喝我的茶。」

  梅振衣一邊喝茶,一邊以請教的語氣對韓愈道:「貧道少年時曾讀前輩真人孫思邈的《會三教論》,深以為然;今日又聽先生『舍利無非冢中枯骨』、『有萬年之師道』等語,亦有感念。但先生之言,若不解真意者聞之似有互悖,又如何看待前人會三教之說?」

  韓愈連忙擺手道:「韓某一介書生,道長切莫以先生稱之。……會三教之學,為今人所用,擇其可師之處闡微,為後人所鑒。……但後人不因贊道而升仙、供佛而成佛、捧儒而通聖,反之亦然。若執此,莫說會三教之論,哪怕會百教之論,亦無所得。」

  梅振衣笑道:「先生莫謙虛,有一言可證,即可師我。然孟子有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請問先生何解?」

  韓愈:「患在『好為』,非在『人師』,人之過在恥於師學。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此為此為君子之行,前人留蔭於後世,而後來者自得之省於身心。不學之、思之、修之,行之,進之、益之,則事無所成。」

  「韓湘,你在蕪州梅氏家塾讀過書嗎?」鄰桌上的徐妖王突然轉過身來,問一直沒說話的韓湘。

  「您認識我?是的,我在梅氏家塾已就學三年。」儘管是陌生人,韓湘仍很有禮貌的回答。

  「省身心六合調攝,你應該學過嘍?」徐妖王又問道。

  韓湘不無遺憾的答道:「此為梅氏私家之學,我能就讀梅氏私塾已是沾蔭,欲求卻未能得傳。」

  所謂「省身心六合調攝」,就是梅振衣所創「三十六洞天」丹道的前六層洞天顯學,後來梅應行結合祖師爺孫思邈所傳的「省身之術」加以改進,更適合未入修行門徑的普通人習練,作為一種平日調攝身心的養生之法。若是資質、悟性上乘,從此道可窺入修行門徑,到那時就需要上師指點了。

  然而聽韓湘的語氣,梅家後人有藏私自重之意,韓湘在梅氏家塾中沒學到。

  梅振衣當年讓弟弟振庭立家塾,使族中子弟能讀書當然是功德善舉,一家之善不可能盡庇蕪州,他是給當地的各大望族做個表率。隨後蕪州各大望族只要有條件的,紛紛效仿梅家立了家塾,其中條件最好的當然還是梅氏家塾。

  梅氏家塾所教不僅僅是文章經卷,還有當時各種經濟、律法、數術之學,請了很多位專門的塾師。以當時的條件,就算是家境不錯的人家,自己也很難請來這麼多老師,韓湘非梅氏族人雖能入梅氏家塾,自然是沾蔭。

  但「省身心六合調攝」應是公開顯傳,梅家後人藏私自重不是梅振衣本意,也不可能是梅應行指使。梅應行如今年紀也不小了,身為梅氏家主不可能親自照看家塾日常瑣事,這是下人們的過失,但也是他的疏忽。

  這不能責怪梅應行的師父李元中教導的不好,當年孫思邈門下的梅振衣自己也有疏忽,還是被程玄鵠先生點醒。

  梅振衣立即化出顯形分身悄然前往菁蕪山莊,教訓兒子注意立下家訓,往後不要再出這種事情,本尊法身還坐在原處陪韓愈叔侄喝茶。只聽韓愈道:「韓湘,人立於世自省身心,非止此徒。……然此道非專利營生技藝,而是修養身心顯學,自重之舉殊無必要。我等不可責之,莫效之即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