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總不能拿新帝作法,只得用盛修頤開刀。

  聽說盛修頤差點被人弄死,薛老侯爺聽著也是嘆氣。他雖然沒有主動去害盛修頤,到底是默認了他的門生的做法。

  倘若薛老侯爺不開口,兵部的秦尚書也是不敢的。

  說到底,還是薛老侯爺首肯占了上風。

  因為這件事,薛老侯爺時常自責,怕東瑗多想,覺得薛家是針對盛府。老夫人就笑老侯爺:「怎麼侯爺老了,反而這樣掣肘左右?朝政一向如此,瑗姐兒倘若這點也想不明白,也白生在權臣人家了……」

  雖然這樣安慰老侯爺,老夫人心底何嘗不擔憂?

  這些話說給旁人聽容易,輪到自己身上,真是猶豫不決,時時擔憂。

  倘若盛修頤不參合新帝的舉動,倒也能免了一難。只怪他把朝事想的太過於簡單,才遭了這般災難。

  對他也是個警示吧?

  想著,老夫人又是嘆氣。

  正想著,外頭有小丫鬟跑了進來:「老夫人,葛管事來了……」

  老夫人讓請了葛陶祥進來。

  葛陶祥進門,臉上帶著歡喜的笑:「老夫人,大喜的事,宮裡來了公公宣旨。我跟那公公打聽了,是咱們家五小姐的事……」

  五姑娘薛東蓉可以回京,這件事老夫人昨日也聽老侯爺說過了。

  她還以為要等些日子,不成想這麼快?

  老夫人一陣驚喜,忙讓丫鬟們服侍著更衣,去外院接旨……(未完待續)

  第259節結局(2)

  聖旨果然是說五姑娘薛東蓉回京之事防盜章節

  八月初九,薛家可以去接薛東蓉夫妻回京

  這個消息沒過多久,就傳遍了薛家闔府上下

  二夫人已經病了很久,終日靠藥罐續命自從開年以來,她今年就沒怎麼下床,已經病得形同枯槁,一直續著一口氣不敢斷,就是放不下五姑娘薛東蓉

  如今聽說蓉姐兒要回京了,頭一個高興至極就是二夫人

  她身虛弱,非要下床去給老夫人請安身邊服侍的下人都勸,倒是三奶奶笑道:「讓夫人走動,對身反而好……」並不攔二夫人,反而親自陪著二夫人去老夫人那裡

  二夫人就由三奶奶和丫鬟們攙扶著去了榮德閣

  走了幾步路,她就氣喘吁吁的,精神卻是難得的好

  家裡兒媳婦、孫兒媳婦都在老夫人跟前湊趣,說著五姑奶奶即將回京的事,見到二夫人來,大家都很吃驚

  二夫人款款給老夫人行禮,還未說話,眼淚就簌簌落下來

  老夫人也動容,安慰她道:「你好好養著身,將來蓉姐兒回來,孩們孝順你,你也會一日日好起來別再哭了,身本就不濟,又哭空虛了……」

  大夫人、三夫人和四夫人也上前勸

  五夫人擠不上去,跟在後面說了幾句安慰的話

  看著家裡妯娌的兒女,最差的五姑娘薛東蓉也回京了,如今比起來,只有五房最不濟了

  五房的大姑娘排行第九的薛東瑗根本不把五夫人這個主母放在眼裡,對她和十二姑娘薛東琳愛理不理的她嫁到盛家後,頭一年就生了兒,如今又懷著身,簡直是樣樣如意,等五夫人想看笑話都無處下

  五房的十一姑娘倒也不錯,進宮誕下了公主又攀上了皇后雖然先帝去了太后娘娘還是念著十一姑娘的好,讓新帝封了她為太妃,和貴妃娘娘們一個等級,在宮裡享受榮華,並沒有搬去冷宮

  可這兩位姑娘對五夫人很冷淡

  倘若想著半點娘家,五爺何至於到現在還是個翰林院修撰?

  五夫人自己的親女兒薛東琳拒絕了幾門不如意的親事如今老侯爺和老夫人也不管她,她的婚事到落了單,至今沒有著落,也沒人上門親

  每每想起這個五夫人就恨極了薛東瑗,也恨大夫人

  要不是薛東瑗不上道,也許十二姑娘現在就嫁給了沐恩伯呢,哪裡輪得到單國公府的那個七小姐?

  那姑娘跟木頭似的,平日裡行走,在外人面前話都不敢說,哪裡配得上沐恩伯?要不是她娘家嫂是皇后娘娘的胞妹也不至於這樁好事落在她身上

  比起來,十二姑娘薛東琳可是比單嘉玉強倍

  最後,因為家裡人自己不使勁,薛東琳至今待嫁想起這些,五夫人就恨得牙痒痒

  她回到錦祿閣時,心裡一直存著氣,她的丫鬟碧桃和碧柳小心翼翼跟在她身後

  獨自生著悶氣,到了晚膳時辰,五夫人左等右等仍不見五爺回來

  讓丫鬟去外院聽,才知道五爺早就回了內院

  五夫人頓時暴怒:肯定又去五姨娘那裡了

  五爺有五位姨娘,其他的都老了,只有第五的章姨娘,是五爺上司賞的,才二十來歲,模樣妖嬈嫵媚五爺從前也喜歡五姨娘,只是五夫人防他跟防賊似的,一直不得沾

  後來五夫人因為去盛家鬧事被老夫人禁足五爺才趁機沾了五姨娘

  這一沾身,簡直就離不得了五姨娘年輕又是從前被調教過的,身曼妙又有彈性,是五爺多年不曾得到的美味,從此就拔不出足,只要趁五夫人不備,就混去五姨娘那裡

  五姨娘身邊還有兩個美麗的小丫鬟,五姨娘又不是大家閨秀出身,什麼都看得開,只要五爺看一眼,她就讓五爺把那兩個小丫鬟也收了

  五爺一夜要被三個年輕女人服侍,那滋味令人樂不思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