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既是暗喜,又是難受。

  她暗喜二爺果真知道盛修頤去了哪裡。了解一點緣由,總好過像沒頭蒼蠅般去為盛修頤奔走;她所難受的,無非是二爺真的與盛修頤失蹤之事有關。

  「大嫂…….」二爺收起冷笑,有了些勉強的乾笑,「我的確不知大哥去了哪裡。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府里,我這院子眾人可以作證。」

  他當然不知道。

  他所負責的,就是把事情挑出來,設了圈套讓盛修頤自己鑽,然後他自己摘得乾淨。等盛修頤遭遇不幸,他可能還會被立為世子爺。

  當然,這可能都是二爺自己想的,也可能是旁人利誘二爺時說出來的。

  而東瑗則不以為然。

  別說盛昌侯的世子爺盛修頤有了嫡長子、嫡次子,就算盛修頤無後,盛昌侯大約也會先把二爺弄死。再想繼承的問題。

  當初二爺為何接到盛昌侯府?那是盛昌侯逼不得已。殺了人家的家主,又想封住人家的嘴,只得把侄兒接到身邊。

  家產將來可能分給二爺一些。

  至於爵位,二爺斷乎不該有那念頭。

  看著二爺眼底的忐忑。東瑗覺得他整日不過問朝政,過得花天酒地,可能真的沒那見識。被外面的人忽悠了,真的動了爵位的念頭。

  她一陣心寒。

  盛修頤為何會為了二爺的事毫無顧忌奔走,以至於現在失蹤?那是他把二爺當成兄弟,怕二爺又被盛昌侯打,像上次那樣,兩個月下不了床,才主動去調和。

  哪裡知道。他的兄弟想的,卻是怎麼算計他。

  二爺大約是因為爵位,那麼外面的人呢?

  為什麼要害盛修頤?

  東瑗又想起盛修頤跟她說,新帝泰山祭祀,盛修頤要同行。此次同行的大臣。應該都是朝廷之肱骨吧?

  那麼是有人不滿盛修頤嗎?

  「二爺,我也不逼您,您只要告訴我,世子爺說去處理你的事,到底會去哪裡?」東瑗停住腳步,回眸逼視二爺,「到底是什麼人要害世子爺?」

  「大嫂想多了,大哥不是去了濟南?」二爺徹底鎮定下來,笑呵呵和東瑗打太極。「誰要害大哥?」

  東瑗看著他的笑臉,心底的火氣噴上來。她不習慣高聲喝叫,越是生氣,話越是難語。半晌,她才道:「既然這樣,我親自去告訴爹爹。二爺到底做了什麼事。非要回徽州,查查就出來了…….」

  二爺便知道東瑗不是詐她,盛修頤的確跟她說過是出去處理他的事,才中了計。

  他的臉上有了幾分陰霾,看向東瑗的目光更是兇狠。

  發怒一點不可怕。

  發怒的人容易失去理智,更好控制,比冷靜的人容易對付。二爺發怒,她反而靜下來:「二爺這樣看我是做什麼?難不成二爺不想我去告訴爹爹,不想讓我出這門?」

  二爺眼睛微亮,目光更狠。

  東瑗笑得燦爛:「……我來的時候,院子裡的婆子,一路上角門上當值的婆子,甚至二爺這滿院子的,哪個不知道我來了這裡?要是我再晚些回去,我屋子裡的媽媽定要派人來尋。我沒有去請安,娘也擔心……」

  二爺回味過來,也覺得強行把東瑗留在喜桂院甚至謀害她,根本行不通,眼眸里的亮光也一閃而過。

  東瑗卻心底發涼。

  她倒不鄙視二爺。盛昌侯答應養育他,給他侯府公子的地位,可到了京城卻反悔,只讓人說他是通房生的、養在盛夫人名下,就把二爺的身份降了一大截。雖然和二爺從前的身份相比,已經是雲泥之別,可盛昌侯對二爺的冷漠甚至恨意,讓二爺在這個家沒什麼歸屬感。

  看盛修頤和三爺盛修沐的親昵,再看盛修頤兄弟對二爺的疏遠,足見二爺在這個家過得不好。

  他在這裡都找不到歸屬,如何能要求他有家族榮譽?

  他甚至幻想盛修頤死後,三爺本身就有爵位,盛昌侯的繼承權能落在他身上,所以他才對盛修頤下手。

  一旦揪其根源,東瑗就對二爺恨不起來。

  要是真的仔細判斷事情的對錯,難道盛昌侯殺兄之舉就是對的嗎?盛昌侯錯在先,才有二爺今天的不是。

  如果能看到一點光明的未來,二爺大概也不會如此行事。看他平日裡雖然荒唐,聽說在外頭花天酒地,可他也沒有在家裡行事不堪。

  他沒什麼可取之處,卻也沒什麼可恨行為。

  雖然不恨,卻也心裡發涼。

  「二爺,您那套海棠凍石茶盞,看似平常,實則萬金難求。那茶盞上的海棠花,是前朝繪畫大師章已憲所作……章大師平生愛在瓷器上繪畫,我家祖父就收藏了兩件青花瓷瓶。您這套凍石茶盞,只怕價格不在瓷瓶之下吧?」東瑗見二爺收起眼底的戾色,笑笑對他道,「這套茶盞,是誰人送給二爺的?要不要我告訴爹爹,讓爹爹派人去查?」

  二爺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好半晌,他才慢悠悠開口:「你待如何?」

  「告訴我。世子爺到底去了何處?」東瑗道,「不需要告訴我旁的事,只要告訴我世子爺去了哪裡。我就會告訴爹爹,是世子爺臨走之前說給我聽的地點。保證不牽扯二爺……」

  二爺忍不住譏笑出聲。

  東瑗威脅了他這麼多,再說不牽扯他,讓他覺得婦人的謊言著實可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