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屏帷後一點動靜都沒有。

  東瑗讓丫鬟們打發了太醫銀子,送太醫出去後,就對薛江晚道:「聽到太醫的話不曾?」

  薛江晚不以為意頷首。

  東瑗看得出,太醫的話她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只當是菩薩恩賜的孩子,太醫看不出。

  她昨晚就說過這樣的話。

  東瑗想到家裡一個形同枯槁般的范姨娘、一個驚弓之鳥般的邵姨娘,再有個神神叨叨的薛江晚,她很頭疼。

  再有盛修頤一夜未歸,今日到了這個時辰還上沒有回來,更加讓她心煩意亂。

  把太醫開的藥方給丫鬟們拿去外院,讓外院的小廝們拿去配藥。東瑗對薛江晚道:「你先按時吃藥。倘若你敢不吃,家裡你別想供奉觀音菩薩!」

  薛江晚猛然抬頭看著東瑗,一副驚恐的模樣。

  須臾,她連連點頭:「我吃藥,姐姐放心,我定會吃…….姐姐,你莫再說對菩薩不敬的話了。要是惹惱了菩薩,收回了我的孩子,姐姐又於心何忍了?」

  東瑗看著她這樣,心頭酸楚得厲害,無力擺擺手,讓她回去。

  想著薛江晚絕對是不會吃藥的,東瑗就讓丫鬟們把藥拿回靜攝院煎,又吩咐尋芳親自給薛江晚送藥,看著她吃下去為止。

  「大奶奶…….」夭桃在一旁欲言又止。

  東瑗問她怎麼了。

  「薛姨娘這樣,也是她心甘情願。倘若您非要她吃藥,她還怪您有意害了她的孩子…….」夭桃看著東瑗的臉色,試探著道,「您何苦落下她的埋怨?」

  夭桃說的一點也不錯。

  薛江晚就是這樣的性格。

  等她美夢破碎的那天,她一定會怨恨東瑗。她定會把「得罪菩薩,丟了孩子」這件事怪到東瑗頭上。

  「我無心害她。」東瑗無奈笑了笑,對夭桃道,「見死不救與徒手殺人,如果心裡想不開,也是沒有分別的。她怪與不怪,隨她的意,我們問心無愧即可。」

  夭桃聽了,臉上訕然,微微頷首道是。

  有時候,能做到問心無愧,也是善舉。

  一早上很快過去,盛修頤還沒有回來,東瑗越來越著急,不停派丫鬟去外院打聽盛修頤的事。

  丫鬟們沒有問出什麼,三爺盛修沐卻聽到了風聲。

  他火急火燎趕回元陽閣,對盛昌侯道:「爹,大哥被刑部的人扣下,下了大牢了!」

  盛昌侯正拿著個小美人手鼓逗誠哥兒笑,聽到這話,搖著的手鼓停下來,厲聲反問三爺:「哪裡聽來的?因為什麼?」

  「說是私放利債,出了好幾起人命官司!」三爺道。

  第251節打聽

  「私放利債?」盛昌侯反覆咀嚼這幾個字,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怎麼給他安了這麼個不靠譜的罪名?宮裡那邊怎麼說?」

  他並不是非常擔心,剛剛的確是嚇了一跳,現在已經完全平靜下來。

  他是覺得盛修頤不會如此行事,莫須有的罪名加在他身上不會對他有太多傷害。他是帝師,他身後有新帝替他撐腰。

  他只是想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三爺盛修沐卻不像父親那麼淡然,他急道:「是陛下身邊的沈公公告訴我的,我才知道大哥被刑部的人下了大牢。明日一早幾個大學士商議後,就要將大哥移交大理寺,陛下也著急。」

  主少臣疑,幾位年長的輔臣大學士並不是很信任新帝。

  作為新帝心腹的,只有他的老師盛修頤。

  知道盛修頤被刑部拿下,新帝比任何人都擔心。他怕這是個陰謀,那些老臣想要讓新帝「聽話」,首先就要讓他失去有力的臂膀,只能依仗那些老臣。

  並非說老臣們有異心。他們只是以為新帝年幼,不足以擔天下重任。就像父母一樣,不放心把萬貫家財交給年幼的孩子。他們需要孩子聽話,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直到他們成年之後,父母才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拼搏。

  新帝剛剛登基,那些老臣總是怕他不懂事,胡亂改了朝政,弄得民不聊生。

  新帝又只信任盛修頤。

  所以他們需要先拿下盛修頤。

  「幾位大學生?」盛昌侯原本沒想到是陛下通知盛修沐的。

  此刻盛修沐一說是沈公公告訴他的,以盛昌侯幾十年政客生涯的敏銳,他立馬嗅出了裡面的不同尋常。

  他把懷裡的誠哥兒交給一旁的乳娘,和三爺去了元陽閣的小書房。

  他問三爺:「你大哥可有在外頭放利債?」

  既然是幾位大學士要拿盛修頤,自然不會弄莫須有的罪名。只怕放利債是真有其事。盛昌侯想到這裡,一陣氣悶。

  他的兒子居然用這等手段斂財。

  他還以為盛修頤一直碌碌無為。

  感情讓他韜光養晦的那些年,他都是去幹這些不正經事去了?

  三爺忙搖頭:「我不知道。」而後想了想,又補充道,「大哥從前不怎麼結交朋友。後來做了太子少師後。才有了些往來。旁人說起大哥,個個都豎大拇指,說他行事練達,出手豪闊。我一直沒告訴您。我以為他是用大嫂的陪嫁……」

  聽到外面的人誇他大哥,三爺心裡也是得意的。

  他不知道哥哥的錢從何而來。後來偶然聽說大嫂不僅僅陪嫁豐厚,還有很多當初沒有上帳的私房錢。

  三爺就暗地揣度是大嫂給了大哥錢財,讓大哥出門在外手頭不拘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