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二爺夫妻和三爺走後,盛昌侯開門見山問盛修頤:「最近在鬧什麼?我怎麼聽說文靖長公主府的孫女要成了太子妃?」

  他用了一個「鬧」字。簡明扼要指出這件事不靠譜。

  雖然退了下來,可這點政客的敏銳還是一如往常的犀利。

  東瑗心裡很是驚訝。她不是驚訝公公對政事針砭一針見血,而是驚訝公公和盛修頤說這件事,沒有讓她避開。

  這令東瑗受寵若驚。

  盛夫人不是很關心,悠閒坐著喝茶。東瑗雖眉眼低垂,卻豎起耳朵聽盛修頤和公公的談話。

  盛修頤也沒有想到父親會問這話。他頓了頓,才道:「陛下身子越來越不好……太醫都說,能熬過今年冬天,才會好轉些……」

  就是說,陛下大限將至。

  盛昌侯沒有吃驚。他知道陛下身子不好,能拖了這半年已經是奇蹟。陛下心裡放不下年幼的皇子們,才延命至今。他不過一直苟延一口氣罷了。

  「……若是陛下百年,太子年幼,皇后和託孤大臣就會把持朝政。陛下樣樣不放心,頭一宗就是不放心將來的後族。要是陛下現在撒手,皇后娘娘定會選了薛氏女入主中宮。」盛修頤徐徐道來。

  聽到「薛氏女」三個字,盛夫人好像被觸動,輕輕咳了咳。

  盛修頤和盛昌侯的目光則落在東瑗臉上。

  東瑗感覺到異樣,依舊不動聲色垂了眼瞼,只當不明白盛夫人的暗示。盛夫人大約是嫌盛修頤言辭過於袒露,沒考慮到東瑗的心情。

  而東瑗心中所想與盛夫人正好相反:盛修頤這樣直白,只是因為他把東瑗當成妻子,當成盛氏媳婦,而非薛氏女。她很欣慰。

  見東瑗沒什麼反應,盛修頤父子就故意忽略盛夫人那聲輕咳,繼續說剛剛的話題。

  「會選誰家成為外戚?」盛昌侯喃喃道。既像是問盛修頤,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陛下不放心的,除了太子,應該還有一人。」盛修頤慢慢道。

  盛昌侯眸子一道精光蹦出,猛然看著盛修頤,露出難以言喻的讚賞。他繼而淡笑:「不錯,不錯!」

  還有一人?

  不會是說薛老侯爺吧?

  東瑗的心猛然一提。

  難道陛下還要收拾薛家?

  她手指微緊。等著盛修頤回答到底是誰,卻聽到盛昌侯起身時衣袂摩挲的聲音。他聲音不溫不熱道:「忙去吧。」

  然後就起身走了。

  這個話題一下子停住,令東瑗如鯁在喉!

  盛夫人對此不感興趣,她不會去問。

  夫妻倆從靜攝院出來。東瑗幾次欲開口去問,卻見盛修頤沒有主動要說的意思,她又覺得自己的問題會讓盛修頤為難。

  兜兜轉轉。最終還是沒有問出口。

  盛修頤去了太子府講學,東瑗則回了靜攝院。

  她一路上沉思,倘若陛下不放心的另外一個人是薛老侯爺,盛修頤怎麼可能用那種輕鬆的語氣說出來?

  他不是敬重祖父麼?

  如此一想,東瑗倒也釋懷。

  到了冬月初九,是盛貴妃娘娘誕下的五皇子的生辰。

  盛夫人遞了牌子進宮,想去探望盛貴妃娘娘母子。宮裡很快有了答覆。宣盛夫人和東瑗冬月初九進宮為五皇子賀壽。

  盛夫人只是遞了她的名帖,沒有附帶東瑗。

  可懿旨也宣了東瑗,可見是皇后娘娘要見東瑗。

  東瑗有些無奈。太子妃的問題,她和盛修頤也束手無策啊。如今是皇帝和薛老侯爺還有公卿貴族在打太極,東瑗和盛修頤根本插不上手。

  倘若胡亂攪合。局勢不明,跟錯了風向,將來新帝登基,不是要秋後算帳?

  雖然無奈,到了初九這日,還是和盛夫人一起進宮,去給五皇子賀壽。

  盛貴妃娘娘按照宮外的規矩,給粉妝玉琢的五皇子設了抓周宴。

  可能是皇后娘娘親自操持,請了好些內外命婦前來。盛貴妃娘娘的宮殿熱鬧非凡。東瑗和盛夫人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甚至看到了和煦大公主。

  五皇子長著一雙明亮的眸子,酷似元昌帝,令東瑗想起從前元昌帝看她的目光。她不由後背發寒。

  她正在走神,就聽到轟然笑聲,五皇子抓了個紙折成不老松鶴。

  有位侯門夫人笑道:「五皇子抓了個吉祥物。將來定會長命百歲……」

  「皇子怎麼百歲?」有個年輕俏麗的聲音不屑道,甚至帶著挑釁,「這不是詛咒五皇子麼?」

  皇子是千歲的。

  那位侯爺夫人只是親殷勤太過於急切,又有些緊張,才失口錯言。她聽著這話,頓時臉色慘白如紙。

  東瑗看過去,看到說話的女子,是一個和薛淑妃打扮差不多的宮裝妃子,臉上笑容雖然甜美,卻帶了幾分陰刻。

  這樣做,是想討好皇后娘娘麼?

  屋子裡氣氛一窒。

  盛貴妃臉上笑意斂去,皇后娘娘神色也嚴肅起來。

  盛夫人瞧著這樣,眼底閃過驚慌。東瑗站在她身邊,伸手握住了盛夫人的手。

  盛夫人被東瑗握住手,總算鎮定些許。

  瞧著皇后娘娘和盛貴妃娘娘各自沉默,滿屋子內、外命婦紛紛自保不肯出頭,東瑗猶豫一瞬間,鬆開盛夫人的手,上前抓起五皇子早已扔下來的不老松鶴,笑道:「是只仙鶴。五皇子好福運啊,滿盤子的金銀珠寶都不要,卻要了這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