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卻不再問多了。

  她知道,倘若薛鳳瑞能順利當選,皇后娘娘就不會找東瑗了。她找了東瑗,又不曾許諾東瑗好處,這是在告訴東瑗:她不是在求薛東瑗和盛修頤,而是在給他們站隊的機會。

  假如願意選在皇后這邊,就幫著皇后達成所願。

  要是站在皇帝那邊,就等著皇帝死後秋後算帳。

  還加上東瑗曾經和元昌帝那點曖昧不明,皇后娘娘還替東瑗牽過一次線,她最是清楚。

  她想要報復盛家和東瑗,手段很多很。

  東瑗想起當初太后娘娘是如何整治先皇寵妃的娘家的。

  皇后娘娘可能會顧忌祖父、祖母。可等到祖父、祖母一去,她定是要對東瑗不利的。

  盛家現在,再也沒有資格和皇后鬥了。

  東瑗很怕盛修頤會說出其他的理由來。

  朝堂的爭鬥向來殘酷,東瑗不知道盛修頤一直站在哪邊的。可讓他投靠內宮的女人,他會不會覺得很沒有面子?將來他位極人臣,會不會怕別人說他沒本事,只是靠著太后起家的?

  政敵的攻擊,一向惡毒。

  所以東瑗沒有再說什麼。她不想逼迫盛修頤選擇,而是把事實告訴他。東瑗的事,盛修頤更加清楚。

  她能想到的,盛修頤也能想到。

  他如果願意維護她,自然會替她考慮;如果不能,也是他的逼不得已。

  何必多說,給他添煩惱?

  「我知道了。」盛修頤半晌後才道,「下次娘娘若是再宣你進宮,你就明白告訴娘娘,娘娘的意思我心中有數了,讓娘娘放心。」

  東瑗微訝,不由抬眸去看他。

  剛剛不是冷臉了麼?

  現在怎麼回答得這樣痛快?

  「是不是很為難?」東瑗問道。問完,又覺得自己很虛偽。明明是她希望盛修頤這樣做的,可還是問了這麼一句。

  「不會。」盛修頤這才笑起來,把她的手緊緊捂在胸口,轉而問她,「還冷不冷…」

  雖說有一更是補償昨天的,可絕對而言,這是第三更了,求粉紅噠

  第214節站隊(2)

  東瑗以為,朝廷的爭鬥對於她而言,雖說可以了解一些,卻不會如此之近。

  今日皇后娘娘這番行為,讓東瑗明白,在太子選妃這件事上,她是無法脫身的。皇后娘娘強硬的把她一個內宅女子和盛修頤的官場派系綁在一起。

  只要盛修頤不是站在皇后那邊,東瑗定要被牽連。

  回去的路上,東瑗半晌一言不發,默默坐在盛修頤身邊。

  這已經完成超出了她能奮鬥的範圍。

  內宅之事她可以為盛修頤而努力。可官場上的爭鬥,她只能任由皇后把她當成棋子,成為盛修頤的掣肘。官場爭鬥的殘酷與複雜,千絲萬縷的聯繫,遠遠不是她一個關在內宅小女子能掌控的。

  倘若輕舉妄動,會讓盛修頤更加被動。

  「我聽皇后娘娘的意思,陛下替太子相中的太子妃,是文靖長公主的孫女。那是不是五姑奶奶的女兒?」東瑗安靜下來後,想起文靖長公主,才起來盛家的五姑奶奶盛文柔是文靖長公主的大兒媳婦。

  文靖長公主的嫡親孫女,不就是五姑奶奶的女兒?

  「是啊。」盛修頤道,「今年十三歲,從小是文靖長公主親自教養。」

  居然真的是盛文柔的女兒。

  東瑗心裡不由感嘆:這些世家之間,簡直是錯綜複雜的交情。

  「她比太子爺大三四歲。」東瑗想了一會兒,低聲喃喃道。

  盛修頤失笑,而後解釋道:「太子年幼,倘若早早踐祚九五,母儀天下的女子怎能一團孩子氣?年紀大些,也持重些。再者,太子選妃,乃國之大事,關乎國本。豈會考慮二人是否年紀相當…….」

  這話是說,皇帝可能不行了,太子這兩年定要當權。太子妃和太子的婚姻就是政治聯姻。容貌、年紀這些普通人家看重的東西,皇家都可以無視。太子妃身後的勢力,才是關鍵。

  「陛下為何偏偏看中了文靖長公主?」東瑗疑惑問道,「文靖長公主府,不是沒什麼勢力麼?」

  盛修頤沉默須臾,才道:「不一定是文靖長公主府。」

  東瑗恍然。

  難道陛下早已看出皇后娘娘想要干涉太子選妃之事,所以聲東擊西?陛下看中的,並非皇后娘娘說的那些。而是另有其人?

  盛修頤見東瑗沉思,怕她再問,就把話題轉移開來。

  兩人到了盛昌侯府,天色已經昏暗,天地間灰濛濛一片。盛府門口掛著大紅燈籠,光線里猶見漫天飛雪。

  東瑗感嘆道:「今年的第一場雪下了整整兩日,著實奇怪。往年雖然有大雪,卻也不見這樣下的。」

  盛修頤眉頭蹙了蹙:「若是大雪成災。西北只怕又會不得安寧。」

  每逢雪災年,西北牧民的營地被大雪覆蓋,牛馬羊凍死。他們就沒有了賴以生存的食物,只得搶掠邊境百姓。

  有搶掠就有抵抗,有抵抗必然流血,到了最後,可能會引發浩戰。

  西北國家的國主害怕大雪災年,本朝的皇帝和臣子們也怕。

  除了好戰分子,誰都不喜歡戰爭。戰爭會讓經濟倒退好幾年,好不容易國泰民安的繁榮又要化為烏有。

  東瑗忙打斷他的話:「呸呸呸,什麼大雪成災?這叫瑞雪兆豐年。去年也有大雪,今年不是風調雨順!念過那麼多書的。還是這麼不會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