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奶奶跟韓家也算親戚。她為人又實在,次日就親自去問了韓大太太。

  「是五嬸的娘家。建衡伯楊家,也算百年望族。楊家四小姐閨名薇,我也見過幾次,長得標緻,言行舉止溫婉大方,性子也和順……」三奶奶把楊二夫人的意見透露給韓大太太后,也順口幫著說了幾句好話。

  韓大太太臉色頓時不好看。

  她礙於三奶奶是鎮顯侯世子夫人,不好發作,只是笑容微淡問了句:「楊家怎麼想著和我們家結親?聽說當年你們家五夫人可不喜歡瑗姐兒。我們家老太太聽說了五夫人對瑗姐兒不好,氣的不輕呢……」

  三奶奶雖然實在,卻也不笨,聽著這口氣,再瞧韓大太太不自然的笑容,瞬間明白自己辦了怎樣的糊塗事。

  她訕訕笑了笑:「舅母,我才回京都,也不太懂事。楊家二夫人磨得緊,倘若我說錯了什麼,您可別往心裡去。」

  認錯很真誠。

  韓大太太也不拿喬,心裡一口氣也順過來,笑著拉了三手,道:「哪裡話?你惦記著替乃華說親,舅母心裡感激還來不及,豈有說錯之理?只是這楊家……」

  她頓了頓,嘆了口氣才道:「雖然乃華在京都,離老太太遠著。可乃華的親事,定是要先告知老太太的。我們家的事,你也是聽說過的。老太太對三娘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後聽說繼母楊氏對瑗姐兒不好,老太太氣得罵了好幾回。我們家離得遠,也不能替瑗姐兒做主。雖說一碼事歸一碼事,可叫人心裡怎麼痛快?哪怕楊家再顯赫,我們韓家也攀不得他們這門親事的。」

  三奶奶聽著,連連頷首。

  回去的路上,她卻為難起來。

  她應該怎麼回楊二夫人?就說韓大太太因為薛家五夫人對東瑗不好,所以不想和楊家沾親帶故?

  這種說法,多少有些小家子氣。

  三奶奶不夠精明,卻也明白些事理。

  韓大太太不想和楊家結親是真的,可這個理由卻只是其中一部分。

  她想了很多。仍是不知該如何去回復。懊惱著不該著了楊家二夫人的道,去辦這件事。

  回了鎮顯侯府,三奶奶先去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笑眯眯問她去了哪裡。

  三奶奶也不敢瞞著,一股腦兒把楊二夫人求她的話、韓大太太的態度等,都告訴了老夫人,放佛小孩子訴說委屈似的。

  老夫人瞧著這孫兒媳婦。覺得她有些像三夫人,為人實在,心裡算計太少,心裡既喜歡也著急。

  為人誠實是種美德。老夫人也很喜歡。

  可三奶奶將來要掌管整個鎮顯侯府,她不能太過於實在。就像鋼條,過剛易折。

  老夫人讓她坐到自己身邊,斂了一向和藹的笑容,遣了滿屋子服侍的人,才問她:「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

  三奶奶對老夫人向來敬畏。一聽老夫人讓她說說對韓大太太拒絕楊家親事的看法,她心裡忐忑起來,猶豫半晌,支吾著道:「想不出來。楊家是太祖時就封了爵的清貴高門,薇姐兒人品樣貌皆出眾。舅母是見過薇姐兒的,應是門好親事……可舅母卻說五嬸和九姑話,來拒絕楊家,我不太懂……」

  老夫人淡淡笑了笑,道:「楊家門第的確不差。韓家從前在京都有些聲望。可到了韓尚書這輩,也敗得差不多。而後又是十幾年離京,不跟眾人來往,現在的韓家,若是和楊家結親,的確是高攀,舅母應該不會拒絕……」

  三奶奶連連頷首:「我當時也是如此想的,才應了楊家二夫人,去舅母那裡問問……」

  「可舅母想也不想就拒絕了。是不是?」老夫人眼眸帶笑。望著三奶奶。

  三奶奶驚嘆老夫人料事如神,又是連忙點頭。一臉苦惱困惑的模樣,似個孩子般。

  老夫人忍俊不禁。

  「乃華那孩子長得好,學問、教養都好。」老夫人斂了笑,分析給三奶奶聽,「又是今年的新科榜眼,皇帝器重的少年進士。任誰見了都喜歡幾分。韓大太太心裡清楚,她的兒子尚公主都不為過。韓家門第落寞得厲害,乃華兄弟要想立足,就等於重新打下一片天下…….權勢,才能讓乃華兄弟以後的官途順暢。楊家門第高,可楊家如今無實權,是入不了韓大太太的眼。這些話,她豈會明著告訴你?」

  三奶奶如夢初醒。

  她怔怔望著老夫人,半晌才喃喃道:「祖母,您外頭的事都清楚……」語氣里既佩服又羨慕。

  老夫人無奈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這哪裡是外頭的事?這就是裡頭的事。你才來京都,走動得少,知道的事也少,自然想不通。以後若是有事拿不定主意,先問問你大伯母。」

  而後想了想,又道,「你總是呆在家裡不成。明日我和你大伯母說,叫她事事帶著你,和你大嫂一樣,處處跟著你大伯母學學……」

  三奶奶道是。

  老夫人又叮囑她:「韓家的事,你就照舅母說的,告訴楊家二夫人……」

  三奶奶錯愕。就那樣直接說?那樣說,不是得罪了楊家麼?

  「那楊家二夫人會不會心裡記恨舅母?」三奶奶輕聲問。

  老夫人笑起來:「舅母就是這樣告訴你的,她都不怕得罪楊家,你怕什麼?傻孩子,你不直接說,將來乃華訂了親,楊家還怪你,你要替韓家受過麼?不要怕得罪人。不得罪幾個不知進退的,旁人就會以為你軟弱好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