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卻隱約明白了幾分。

  方才楊二夫人不是說了她的女兒楊薇?

  難道是撞車,還看中了韓乃華?

  東瑗心裡好笑。

  盛夫人大約也是明白,所以決定什麼都不說。

  東瑗也不想替別人拿主意。

  她想先把這件事透露一點給韓大太太,探探她的口風。假如韓大太太一絲不鬆動,為了以免後來的麻煩,東瑗決定什麼都不說;假如韓大太太對楊家有一絲鬆動,再說不遲。

  楊家如果知道那個英俊的佳公子是今年這科的榜眼,會不會更加熱切?

  楊氏對東瑗不好,所以韓大太太不喜歡楊家;可韓家對楊家沒有任何不好,楊家應該不會牴觸韓家的。

  「既然是公子,應該是爺們的友人吧。」東瑗也裝傻,想了想對楊二夫人道,「我也沒聽說家裡最近有客人來。二夫人,要不晚夕等世子爺回來,我讓世子爺去外院打聽打聽如何?」

  楊二夫人見她們婆媳一副不肯多言的樣子,好似怕自己是來算帳的,當即又表態:「既如此,就辛苦瑗姐兒。我是瞧著那公子真厚道,咱們不能光占了人家這麼大的好處啊。我們只是想當面道謝一番。若是存了壞心,那就是壞了良心的。」

  稱東瑗為瑗姐兒,一副拉關係的親切。

  東瑗忙笑著說客氣了,還是不肯多言。

  楊二夫人有些失望的回去了。

  臨走前,還一個勁叮囑東瑗:「倘若有了消息,瑗姐兒派個人去和我說一聲,舅母定念你的好。」

  東瑗又道是。

  楊二夫人走後,盛夫人抱著誠哥兒,問東瑗:「這是怎麼個意思呢?哪有這樣行事的?」

  東瑗笑了笑,低聲道:「娘,您說楊二夫人是不是看中了華 表兄?」

  盛夫人微微吃驚,而後又是一笑:「若是真的,還是不要說出來的好。乃華那孩子是少年榜眼,多少人家眼熱啊?模樣好,人品好,又是韓老尚書的嫡親孫兒。楊家如今可沒有人在朝堂……」

  這話是說,楊家在韓乃華仕途上不能有任何幫助。

  盛夫人都看得出韓家這次來京都,是為了落足的。韓乃華兄弟肯定是想在官場嶄露頭角的。有個得力的岳丈幫襯,事半功倍,楊家卻沒有這個能力。

  話雖然說得現實了些,卻也是實情。

  東瑗頷首,又道:「我大舅母跟我娘感情很好,所以她對楊家可能不是很看好。再者,楊家這樣就纏上來,叫人心裡不痛快。可到底是韓家的事,我要不要去探探大舅母的口風呢?」

  盛夫人沉吟片刻,道:「還是去探探口風。咱們總不能越俎代庖,替韓家做決定。韓大太太若是口風緊得狠,後面的話你也別多說,咱們娘們只當不知道。將來就算楊家打聽出那是榜眼,也跟咱們家沒關係。一邊是你舅母,一邊還是你母親家母親的母族,千絲萬縷的,咱們不要從中受埋怨。」

  東瑗聽著盛夫人的話,心裡微定,笑笑道是。

  誠哥兒在東瑗和盛夫人說話的時候,歪在盛夫人肩頭睡著了。

  瞧著他睡得香甜,盛夫人放低了聲音,對東瑗道:「這孩子有福,能吃能睡,長得又結實。」

  東瑗笑著道是。

  晚夕盛修頤回來,東瑗把這件事告訴了盛修頤。

  盛修頤笑道:「不用去探口風。我告訴你一個秘密,觀文殿大學士柴文瀚要招乃華為婿,他都找了秦尚書保媒,跟乃華說過。乃華告訴我的,他和他都很滿意。」

  觀文殿大學士柴文瀚,就是元昌帝的寵臣之一,當年選太子時,在場的四位大臣,柴文瀚就是其中之一。

  他讓秦尚書去保媒,那麼說明柴文瀚和秦尚書關係很好。

  秦尚書也是當年選太子四個大臣之一。

  兩位這麼重量級的近臣看中了韓乃華,楊家的姑娘就算是天仙,韓家也不會要的。

  「表兄怎麼說?」東瑗沉吟片刻,問盛修頤。有些男人愛面子,明明是藉助岳家得勢的,卻最後因為面子而埋怨妻子,怕旁人說他吃軟飯。

  殊不知沒有本事,就算是軟飯也吃不長久的。

  能豁達看透的,又有幾人?

  盛修頤一開始不太明白東瑗的意思,而後就反應過來,笑道:「乃華很感激。乃華人不錯,他雖然年幼,卻很懂得感恩,也很上進。」

  東瑗緩緩鬆了口氣。

  ------

  從前好像欠了幾章。今天先三更補償從前欠下的,明日會把上個月沒有加更完的粉紅票加更和這個月的粉紅票加更都慢慢送上。今日第三更了,繼續求粉紅票

  第205節 拒絕(1)

  第205節 拒絕(1)

  沒過幾日,楊二夫人自己打聽出那位少年公子就是韓乃華,今科的榜眼,不足十六歲的少年進士,欣喜不已。

  薛家五夫人對東瑗不好,所以韓大太太對五夫人和楊家印象都不好。可楊家對韓家卻沒有這種仇恨的感覺。

  畢竟韓家的人沒有傷害過楊家的人。

  楊家只知道五夫人對韓氏的女兒不好,卻也不知道到底多麼不好。

  五夫人楊芷菱嫁到薛家,她就是薛家的人。她和韓家外甥女的恩怨,牽扯不到楊家。

  楊家上下都很看好少年榜眼,覺得這是天定良緣。否則滿大街那麼多人,為何偏偏就是少年榜眼撞了他們家的馬車?那孩子不僅厚道,寧願自己受傷,而且模樣好看,教養得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