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請安回來,在路上東瑗就問盛修頤:「你怎麼惹得爹爹生氣了?」

  盛修頤笑了笑,不回答。

  到了晚上,他因為下午睡過一覺,有些睡不著,才和東瑗說起盛昌侯為何生氣的事。

  「因為立儲的事。」盛修頤這回沒有顧左右而言他,直接告訴了東瑗。

  東瑗心頭一跳。

  元昌帝年輕,皇子們年紀又小,所以立儲之事一拖再拖。如今元昌帝險遭大難,大臣們自然第一件事就是提議立儲。

  早立儲君,以固國本。

  盛昌侯卻因為這件事而生盛修頤的氣,難道盛修頤不看好盛貴妃娘娘的三皇子嗎?

  他難道支持東瑗堂姐薛貴妃娘娘的二皇子?

  「陛下昏迷了一整日,今早才醒。醒來後,就把薛老侯爺和爹爹,還有兩個近臣招了進去,商議立後立儲之事。」盛修頤聲音平淡不起漣漪,靜靜跟東瑗說道。

  東瑗接口道:「陛下大約也是後怕。倘若醒不來,後位和太子皆未定,禁|宮會是怎樣的一場風波啊。」

  盛修頤輕聲笑了笑。

  他覺得和東瑗說話很輕鬆,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她似乎超出了盛修頤對女人的理解。在盛修頤心目中的女子,或嫵媚動人、或賢惠貞淑,卻從來不認為女子可以和男人做知己,能言談投機。

  他以為,男人的世界對於女人,特別是養在深宅內院的女兒而言,是陌生又複雜的,足不出戶的女子根本無法了解。

  可是東瑗每每總能一語中的。

  「就是這話。」盛修頤道,「陛下如今最看重的,除了爹爹,就是兵部尚書秦伯平和觀文殿學士柴文瀚。秦尚書是薛老侯爺的門生,柴大學士又最信賴薛老侯爺,二人皆覲見立二皇子為太子。爹爹不服,差點在病榻同他們三人爭吵起來。薛老侯爺便對陛下說,問問我的意思……」

  東瑗一愣。

  旋即想起清除蕭太傅那件事中,盛家封了個一品太傅,一個世襲三代的沐恩伯,薛家可是什麼都沒有得到。

  難道祖父早已留著這手?

  「你也覲言立二皇子為儲?」東瑗問盛修頤。

  他點頭。

  東瑗停頓了片刻,才道:「天和,你心裡可有怪我祖父?」

  盛修頤摟著她腰的手一緊,問道:「這話從何而來?」

  「因為我祖父算計你和盛家,還有三皇子,你是知道的啊。」東瑗輕聲道,「你從西北歸來,陛下許諾兵部侍郎,你卻推辭,祖父定能看得出,你很怕家族太滿則溢的心思。如今爹爹的地位,恰似當年的蕭太傅,陛下心裡又怎能沒有顧忌?你為了爹爹,亦為了三皇子和貴妃娘娘長久,自然不會舉薦三皇子,而是會舉薦二皇子。這一切,難道不是都在我祖父的算計之中嗎?」

  盛修頤摟住她的手就再緊了一分,將她圈在自己的懷裡,生怕她會消失了一般。

  「你說對了一半」盛修頤笑起來,「我沒有舉薦三皇子而選二皇子,的確是怕陛下忌憚盛家和三皇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二皇子更有為人君者的氣度,他更加適合踐祚九五。」

  東瑗挑眉,問為何。

  盛修頤道:「前年中秋,陛下賞賜家宴,親自宴請文武大臣,兩位皇子作陪。兩位皇子年紀相差不到一歲,二皇子七歲,三皇子六歲半,時常一處讀書、習武,教養完全相同。宴席過後,文回宮擺了戲台,請了民間藝人表演。便有個子矮小的侏儒短人舞劍。那數名侏儒短人皆只有兩位皇子一般高矮。因兩位皇子自幼習武,三皇子便對陛下說,想同侏儒短人比試劍法。陛下夸三皇子勇敢,就問二皇子是否願意也跟著上去比劍。二皇子則說,他不敢……」

  東瑗靜靜聽著,聽到此處才微微吃驚。

  聽聞陛下一直喜歡三皇子多過二皇子,是不是覺得二皇子太懦弱?

  「為何不敢?」東瑗問。

  盛修頤笑:「陛下也是這樣問。你猜二皇子如何回答?」

  東瑗想了想,笑道:「猜不著。總不會說,他劍法不精,怕輸給侏儒短人吧?」

  「你猜對了,二皇子便是這樣回答陛下的」盛修頤哈哈大笑,「當時陛下臉色就不太好看,而三皇子躍躍欲試。因為是皇子,那同他比劍的侏儒短人自然會輸給他,這是穩贏不輸的事,而二皇子居然說怕輸,讓陛下很生氣。」

  東瑗疑惑不解。

  「三皇子最後同侏儒短人比劍,贏得滿堂喝彩。」盛修頤繼續道,「二皇子下來後,就坐在薛老侯爺身邊。我的位置正好在其對面。我聽到薛老侯爺問二皇子,為何不敢比劍,二皇子說,『贏了侏儒短人,旁人會說我英雄氣概。』」

  東瑗就笑出來:「英雄氣概不好嗎?」

  盛修頤道:「所以我也吃了一驚,就認真聽著下文。薛老侯爺顯然也被二皇子的話愣住,問他為何不願被人認為有英雄氣概。二皇子說,『師傅說,太平盛世,浪遏飛舟,中流擊水是英雄男兒,可將兵;溫和厚重,容相有度,方可將將。』」

  東瑗臉上的笑便微微凝住。

  她懂這話之意。將兵者,乃是領兵打仗,陣前英勇;將將者,才是運籌帷幄,統帥將領,成為天下霸主。

  二皇子的話是說,愛表現逞英雄,不過是小勇小智;而識大體、謹言行,才是大智謀略,才能為人君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