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也派了個小丫鬟去靜攝院,告訴羅媽媽和橘紅,安排幾個丫鬟值夜,其餘人都歇了。

  去靜攝院報信的小丫鬟回來,盛樂郝居然跟著一起過來了。

  他應該是從靜攝院來的。

  看到他來,東瑗和盛夫人都微訝。

  盛樂郝給東瑗和盛夫人行禮,道:「祖母、母親,孩子聽說爹爹和祖父、三叔去了宮裡沒回來,孩子想著來看看,祖母和母親可有吩咐。」

  盛夫人聽著這話,很是感動。

  她沖盛樂郝招手,讓他坐到自己身邊的炕上,輕輕摟了他,道:「好孩子,你有心了……」

  盛樂郝表情有些不自然,顯然對盛夫人這般親昵不習慣。

  盛夫人就放開了他,只拉著他的手,問他:「外院的管事們可說了什麼不曾?你知道你祖父和爹爹怎麼還不回來嗎?」

  盛樂郝搖頭,道:「祖母放心,祖父和爹爹定是在宮裡看貴妃娘娘和皇子們,誤了宵禁,才宿在宮裡的……」

  這么小的孩子專門過來安慰祖母和母親,盛夫人豈有不感動的?當即隱了擔憂,笑著稱盛樂郝說得對,又問他外院念書如何、丫鬟們服侍可盡心、生活上是否順心,可有什麼趣事。

  盛樂郝一一仔細回答了,沒有敷衍。

  從前盛夫人問他話,他總是說好,從來不願跟盛夫人多言。此刻見他這樣,好似回到了童年、盜竊之事沒有發生之前的日子。

  盛夫人眼裡不禁有淚,注意力卻被分散了。

  說了半晌的話,東瑗道:「郝哥兒,你明日不用念書嗎?」

  盛樂郝說要。

  「哎唷,那快回去歇了。」盛夫人看了眼牆上的自鳴鐘,雖不舍,還是放開了盛樂郝的手。

  盛樂郝又安慰盛夫人和東瑗幾句,起身告辭。

  東瑗笑道:「娘,我送送郝哥兒……」

  盛夫人含笑點頭。

  已經快到了子初,夜深靜謐,空氣里有些寒,東瑗送盛樂郝出了元陽閣,盛樂郝腳步微頓,對東瑗道:「母親,今日不僅僅是父親和祖父、三叔沒有出宮,鎮顯侯府的老侯爺,還有好幾位大臣,都在宮裡。太醫院的人也都在深宮待命。母親,怕是宮裡有貴人出了事……」

  看著孩子一言一句說的齊整,東瑗心裡猛然一突。壓了壓心緒,她低聲笑道:「我知道了,你回去歇了吧。」

  盛樂郝見東瑗沒有深問,看了她一眼,這才道是,帶著他的小廝煙雨走了出去。

  回到元陽閣的東次間,盛夫人跟東瑗感嘆:「郝哥兒今年才十二歲,怕我們娘倆著急,深夜進了內宅來安慰咱們。倒是整日在家的人,不見登門說句貼心的話。」

  整日在家的人…….應該是指二爺盛修海。

  盛修頤和盛昌侯父子三人連夜不歸,可能盛修海不知道;可內院到了亥正才落鑰,他應該是清楚的。

  這樣反常,他不會打聽嗎?

  只要一問,就會打聽出盛修頤父子三人不歸的事啊。

  十幾歲的孩子都知道盛夫人和東瑗會擔心,二爺難道不知?

  他這樣裝聾作啞,盛夫人原先著急,倒是沒有想到他。如今有了對比,心裡就有幾分不快。

  「阿瑗,你也知道,海哥兒不是我肚子裡養的,原本就隔了一層。」盛夫人嘆氣,「我也不曾像頤哥兒和沐哥兒那樣嚴厲教養他,對他到底少了些責罵和苛求,多些寬容。他卻只當我一味的羸弱好欺……」

  話題和心思就轉到了二爺盛修海頭上。

  自從去年被盛昌侯打了一頓,二爺盛修海好像就丟了差事,再也沒有正經任差,整日裡外頭、家裡閒逛。

  他從前是在都尉府做校尉,從五品的官職。

  婆婆抱怨小叔子,不管是不是婆婆親生的,東瑗這個做大嫂的都不好接口,她只是賠笑著坐在一旁,聽盛夫人說二爺的事。

  「……先去的袁提舉那個女兒,建昭侯府原先想管,怎奈袁三太太哭著說已經是三服的兄弟,不想讓袁家插手。」盛夫人提起二爺,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去年袁家那樁事,低聲和東瑗道,「而後袁三太太就帶著袁小姐和孩子,離了京師。建昭侯府也跟她們斷絕了來往。」

  袁提舉的女兒,就是說袁璞瑛,那個懷了二爺盛修海的孩子,二爺想讓盛昌侯幫著娶進門做貴妾的姑娘。

  怎奈她們是建昭侯袁家的族人。

  雖然早已不親近,可出了這等事,別人提起,還是會把流言蜚語落在建昭侯府頭上。建昭侯自然不同意袁璞瑛進盛家做妾。

  而且建昭侯是站在鎮顯侯薛家那邊的。

  雖然東瑗嫁到了盛家為媳,可朝中政壇上,從來不認為盛家和薛家是一派勢力。

  「那孩子……」東瑗有些吃驚。

  她還以為袁小姐和那孩子已經沒了…….

  不成想,竟然是離了京師的。

  第174節風波(2)粉紅660+

  第174節風波(2)粉紅660+

  ----------

  「聽說半道上孩子就落了……」盛夫人說著,神色有些黯然。

  東瑗就不敢再深問了。

  袁璞瑛懷著盛家二爺盛修海的孩子,是盛家的子嗣,怎麼可能光明正大離京?盛家不願娶,袁家不願意嫁,可這兩家都不會想留下話柄。

  定是有人下手的。

  到底誰下的手,東瑗就不敢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