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瑗明白過來,笑了笑。

  她到薛家沒過兩年,三爺就去了四|川。對於這位三堂兄和堂嫂,因為不是一房的,東瑗不太熟悉。

  果真是替薛家送賀儀的。

  說著話兒,進了韓府的大門。

  門樓下,是一排號房。

  號房不遠處,寬闊場地有一座兩人高的粉油壁影。

  只是年月久了,鋪滿了藤蔓。如今藤蔓雖然除了,依舊見斑駁影痕。

  韓大太太和韓乃宏、韓乃華兄弟帶著東瑗和盛修頤,薔薇跟在身後的兩個丫鬟一起,繞過了壁影,又是一處高高的半月形門樓,門樓地下八間矮屋,這才是韓家的門房。

  「這院子真是氣派」東瑗挽著韓大太太,感嘆道。

  韓大太太眼眸則是一黯,嘆氣道:「這是從前老宅的一半,另外一半從西邊角門隔開,離京的時候賣了出去當年這裡的街坊四鄰,皆是王公貴胄,如今荒落得厲害」

  盛修頤就笑著解釋:「韓老尚書致仕歸隱後,正榮伯和萬國公沒兩年也病故。家業漸漸敗了,也出些怪事,所以原先住著的紛紛搬走了,這裡就安靜了下來。」

  韓大太太恍然,微微頷首。

  說著話兒,進了韓府的第二重儀門,並無小廝拉著馬車等待,韓大太太則是請他們繞過東邊的角門,直接進了內院。

  她有些尷尬跟東瑗解釋道:「此次上京,是陪你兩個表兄趕考。排場不好多,所以家裡的傭人只買了幾個,委屈你們走走……」

  「這園子好看,走走值什麼?」東瑗笑道,又問韓大太太,「表兄中了進士後,以後就落在盛京嗎?」

  韓大太太笑道:「也要看選在哪裡。倘若選了下面的郡縣,自然是舉家上任,我也不會留在此處的。倘若是選在吏部、戶部,我暫時也不回安慶府,陪著住一段日子的。若是不中,那定是要再等三年的。」

  語氣很委婉,還聽得出想落戶盛京。

  「這科定會高中的」東瑗道。

  韓大太太笑了起來。

  說著話兒,走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才進了內院。

  遠遠的,東瑗就瞧著一個穿著天青色繭綢直裰的頎長男子,身邊跟著一個穿月白色褙子、宮綠色襴裙的窈窕女子,二人翹首以望。

  是薛家三爺薛華軒和三奶奶蔡氏。

  見他們來,三爺和三奶奶上前迎了幾步。

  東瑗給他們行禮,喊了三哥三嫂。

  盛修頤也跟著行禮。

  薛華軒和三奶奶還了禮,三奶奶就笑著對韓大太太道:「九妹和九妹夫果真是一對金童yu女。」

  韓大太太笑起來。

  東瑗微微垂了頭。

  進了韓大太太院子的正屋,兩個小丫鬟給眾人上茶。

  韓大太太吩咐他們坐,讓兩位表兄陪著,親自下去吩咐飯菜。

  盛修頤問韓家兩位表兄功課溫習得如何。

  兩人都說還好,很謙虛。

  他就又問薛華軒薛家眾人可好,老侯爺和老夫人身子可好,薛華軒也笑著告訴了。

  「三哥什麼時候回的盛京?」東瑗笑著問,「我以為你還在四|川。」

  「回來大半個月。」薛華軒道,「任期還有一年,娘身子不好,我就提前辭了官,回了盛京。」

  可能是薛東蓉的事打擊太大了,二夫人的原本羸弱的身子就垮了下去。

  盛修頤問:「如今有何打算?」

  薛華軒自嘲笑道:「我這些年在四|川,回到盛京兩眼一抹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等著祖父替我安排。」

  「四|川乃宰相迴翔之地,三哥在四|川多年,他日定是國之頂梁。」盛修頤呵呵笑起來。

  薛華軒一愣。

  四|川乃宰相迴翔之地,是唐宋時期的說法。

  那時國都在西北,四|川便是京城的後花園,為京師提供糧食和防衛的保障,四|川的地位堪足重要。那時,倘若有人被派到四|川去做官,眾人都會猜測,他任期滿後,就是宰相人選。

  所以才有「四|川乃宰相迴翔之地」一說。

  到了前朝和本朝,京都早就遷離了西北,所以這種說法慢慢不見了。

  倘若不是熟讀史書,可能都不知曉。

  聽到盛修頤這話,不僅僅是薛華軒有些吃驚,就是韓家兩位滿腹詩書的少爺也很吃驚。

  盛修頤在學問上無所不精。

  雖然是安慰和鼓勵的話,薛華軒卻是很高興,跟盛修頤的話就慢慢多了起來。

  韓家兩位少爺看他的目光也認真了幾分,和他說起往年的應試題目。

  盛修頤雖沒有參加過春闈,卻對往年應試題目一清二楚,幾個人就侃侃而談,一頓飯吃到申初才歇。

  東瑗幾次想開口問五姐薛東蓉的事,可想著是在韓家,怕薛華軒和三奶奶不好回答,就忍住沒問。

  她心裡記掛著誠哥兒,吃了飯就要告辭。

  薛華軒也怕打擾韓乃華和韓乃宏溫習,也起身告辭。

  韓大太太不虛留他們,親自又送出來。

  「天和,等放榜後,咱們再聚聚」韓家大少爺韓乃宏臨走時對盛修頤道。他雖然是儒家子弟,卻喜歡黃老之學,而盛修頤又精通,他聽了盛修頤說一席,還意猶未盡,相約再聚。

  連妹夫都不叫了,像同窗那樣,喊盛修頤的字。

  盛修頤就連忙道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