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是說,太后不宮裡了,大家沒有了忌諱,和煦大公主又是個惹事的,所以遲早會有人說出來。

  東瑗忙坐正了身子。

  「和煦大公主雖是稱太后娘娘的第三女,可她並非太后娘娘親生。」盛修頤依舊靠著大引枕,跟東瑗道,「她和文雅公主,都是萬淑妃所誕。當年萬淑妃很受寵,太后娘娘並不喜歡萬淑妃。而後萬淑妃病逝,陛下悲痛,將和煦和文雅兩位公主託付給太后照看,過了一年就過繼到太后名下。」

  「文雅公主?」東瑗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位公主,「她嫁給了誰?」

  「她死了。」盛修頤道,「宮裡傳出來說她是為情自盡的」

  「她看上了韓家大爺還是二爺?」東瑗問。

  盛修頤看了她一眼,頓了頓,才道:「是你父親,當年的狀元郎薛子明。」

  加更求粉

  第162節前事(粉紅520+)

  第162節前事(粉紅520+)

  當年的瓊林宴設在皇家花園,宴請新科進士。

  而和煦和文雅兩位公主因喪母悲痛,被陛下特許安排在皇家花園靜養。

  雖宮裡內侍和女官們早吩咐過兩位公主不要出了宮殿,今日宴請的都是男子。

  可禁不住年輕好奇的約束,兩位公主還是偷偷跑去看了。

  文雅公主正是豆蔻年華,懵懂情開的年紀,一眼就看中了面容清俊、舉止斯文的狀元郎薛子明。

  考取狀元尚公主,也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可薛家是公卿望族,那時的薛子明已經和韓家三小姐定了婚約。

  文雅公主把這件事告訴了皇后。

  而皇后沒有指責文雅公主,反而積極的告訴了皇上。

  萬淑妃去世才一年,文雅公主面容又有幾分其母的風姿,眾多公主里,陛下是獨愛文雅公主的。

  又見皇后賢明,把曾經和她有過過節的萬淑妃的親生女兒當成自己女兒般疼愛,還幫著提了此事,陛下不管是疼愛公主還是給皇后體面,都必須答應。

  可薛子明已有婚約,是不能公開提的,陛下就把薛老侯爺和薛子明叫到了御書房,私下裡說了此事,問薛老侯爺可有商議的餘地。

  薛子明準備磕頭謝恩,薛老侯爺卻先跪了下去,稱此事絕對不可。又說君子言而有信,幼子先和韓家有了秦晉之約,怎能另尚公主?

  薛老侯爺在先皇跟前,也是兩朝重臣,先皇是很敬重他的。見他無意,況且韓家也是近臣,先皇就更加不好強求,此事只得作罷。

  卻不知從哪裡走漏了消息,新科狀元郎要尚文雅公主之事,傳得滿朝皆知。

  韓尚書很生氣,親自上門詢問。

  薛老侯爺一再保證絕無此事,和韓家的婚約,薛家從未生過反悔之心。

  薛子明與韓家三小姐的婚期也因此事而提前了三個月。

  韓家三小姐出嫁那日,文雅公主就成了滿朝笑柄。

  次日,文雅公主自縊身亡。

  盛修頤靜靜把這些話告訴東瑗。

  東瑗沉默聽著,終於明白了和煦大公主對韓家仇怨的緣由。

  只是可笑,女人總是把過錯推給女人。

  當年拒絕文雅公主的是薛家,和煦公主卻認為錯在韓家,文雅公主是因為韓家三小姐而死的。

  「難道先皇不覺得文雅公主死的蹊蹺嗎?」東瑗抬眸問盛修頤,「難道他一點也不懷疑皇后嗎?」

  盛修頤嘆了口氣:「文雅公主一死,皇后娘娘十分自責,神志不清,日日夜夜哭著文雅公主……」

  「她跟萬淑妃不和,文雅公主又長得像萬淑妃,得皇上喜歡。她神志不清的時候還念叨文雅公主,難道沒人覺得不合情理嗎?」東瑗冷笑著問。

  盛修頤拉過她,摟在懷裡,低聲道:「咱們倆人,你可以如此。倘若出去了,別這樣說皇家之事你應該贊一聲當年的皇后娘娘慈愛仁善。」

  東瑗微微闔眼,沒有再多言。

  可薛子明就是因為這個而恨韓氏的嗎?

  也說不通的。

  她心念未轉,盛修頤繼續道:「還有一個和慶公主…….」

  東瑗蹙眉。

  盛修頤道:「和慶公主是萬國公的女兒,當年是封了和慶縣主。萬國公是萬淑妃娘娘的兄弟。那時南止國與我朝交好,南止國的可汗三番五次派了重臣,帶了重禮,欲求娶我朝公主,做皇帝的女婿。

  朝中尚未婚配的公主里,只有皇后娘娘的親生女兒。皇后自是不願把女兒嫁到西南荒蠻之地去,就把和慶縣主收為養女,封了和慶公主,出嫁南止國。

  皇后又說,南止國誠心歸附我朝,為揚國威,將盛京第一美人之稱的韓家四小姐封了郡主,做和慶公主的陪縢,一同嫁去南止國。」

  「韓家四小姐?」東瑗錯愕。

  她從來沒有聽人提過韓家還有個四小姐。

  盛修頤則點頭:「這位四小姐,比你母親的名聲更勝韓家大約是要送她進宮的,自小培養她琴棋書畫,詩詞歌舞,樣樣堪稱一絕。在盛京貴胄小姐中,聲名顯赫。人人皆知韓氏女才華橫溢,容貌傾城……」

  東瑗這才明白,原來人人說韓氏美艷,並不是說她的母親,而是說她的姨母,韓家四小姐。

  皇后大約也是聽聞了韓家四小姐的艷名,所以在送和慶公主去南止國的時候,還把韓家四小姐也送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