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個四旬的媽媽,姓楊,是薛家五夫人屋裡管事的媽媽。她穿著絳紫色如意襟褙子,進門就給盛夫人跪下:「我們家夫人說,早起來的時候不曾盡禮數,讓奴婢多給夫人磕幾個頭,夫人別怪我家夫人魯莽。」

  說著,就重重給盛夫人磕了三個響頭。

  「哪裡的話,快起來」盛夫人等她磕完頭,才說這話,讓一旁的康媽媽扶著楊媽媽起來。

  楊媽媽道了謝,又笑道:「我家夫人回去說,九姑奶奶生了小少爺,身子雖被夫人照拂得極好,可做母親的不放心,讓奴婢拿了些藥材給九姑奶奶。」

  這個媽媽很會說話,比五夫人高明很多。

  盛夫人聽著,自然不好將她拒之門外,笑道:「讓親家夫人掛念了,回去說我的話,多謝親家夫人想著。」然後讓康媽媽領了楊媽媽去東瑗的靜攝院。

  見到楊媽媽來,在外間服侍的橘紅臉色不太好。

  尋芳和碧秋不認識,忙笑著上前給康媽媽行禮。

  康媽媽就把人交給橘紅。

  橘紅衝著帘子喊了聲:「媽媽,薔薇,楊媽媽看大奶來了。」

  好半晌,羅媽媽才從內室撩簾而出,臉上帶著淡笑,跟楊媽媽見禮。

  楊媽媽態度很恭敬,笑道:「夫人讓我給九姑奶奶送些藥材來,順便見見九姑奶奶,說早起夫人心裡存了氣,倘若說了什麼,讓九姑奶奶別往心裡去,母女哪有隔夜仇啊?」

  這些話,只怕是楊媽媽自己揣度說出來的。

  這根本不像是五夫人的作風。

  東瑗在內室聽得一清二楚,也想聽聽到底出了何事,再說這楊媽媽會說話,不會讓東瑗氣得想吐血,就喊了她進來。

  第146節不慈不孝(2)

  第146節不慈不孝(2)

  楊媽媽在東次間和羅媽媽説著話兒,她的來意內室的東瑗都聽到了。片刻,便有個穿著蔥綠色短褥夾衫、淺紅色挑線裙子的女子走了出來,笑著對楊媽媽道:「媽媽,奶奶請您裡面説話。」

  是東瑗身邊的薔薇。

  才一年不見她,出落得越發標準。

  楊媽媽差點沒有認出來,只覺得人物清雅似淡花瘦玉,粉融脂香,依稀是個小戶碧玉模樣。看清是薔薇,笑著和她見禮:「姑娘比往日更齊整了......」

  薔薇笑了笑,素手替楊媽媽撩起了氈簾,羅媽媽陪著她進來。

  楊媽媽進了內室,聞到青銅香爐里點了迷迭香,幽香撲鼻,令人昏昏思睡。進門便是一座十二扇繡著淡花弱柳、煙雨畫舫的江南水鄉的黃梨木屏風;繞過屏風,後面垂了茜色繡富貴牡丹的幔帳,金燦燦的簾鉤勾了幔帳,觸目是一人高的什錦槅子,擺了各色古董和幾個新巧小玩意。

  繞過這什錦槅子,方是東瑗內室的主間。整套金絲楠木家具,開了半扇窗戶,能聞到窗外桃蕊幽香和陽光曬在青草地的氣息。臨窗大炕上的板牆邊立了四個銀紅色繡折枝海棠彈墨大引枕,沿炕一排太師椅上鋪著同樣花色的彈墨椅袱。

  西南牆角立了幾個過了銀角的柜子,半人高,柜子頂上擺著水晶高腳果盤,裝了時新的果子和點心。

  一座自鳴鐘滴滴答答。

  幾個小丫鬟斂聲屏息站在一旁服侍。

  牆角的金錢橘樹盆栽的虬枝被花匠彎成了不老松的形狀,抽了新芽,嫩綠葉子令人心悅神怡。

  拔步床上垂了月白色蟲草雲煙輕薄紗幔,東瑗穿著半新的銀紅色薄綾襖,戴了頂雪狐裘帽,斜倚著玄色繡福壽安康紋大引枕。

  面龐白淨,笑容恬柔,比從前做姑娘的時候豐腴了些,肌膚豐盈,眼波越發明艷清湛,流眄生巧。

  楊媽媽跪下給東瑗磕頭:「恭喜大奶喜得貴子,奴婢給大奶請安。」

  東瑗輕聲笑:「媽媽不必如此,快快扶起來。」

  幾個小丫鬟要來扶,楊媽媽還是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頭,才隨著小丫鬟的手起身。

  薔薇親手端了茶進來,叫小丫鬟搬了錦杌給楊媽媽坐,把茶奉到她手裡。

  楊媽媽接了茶,連説了幾聲勞累姑娘,才半坐在錦杌上。

  薔薇看了眼東瑗,見東瑗微微頷首示意,她就領了屋裡服侍的下去,只留下楊媽媽在跟前説話,羅媽媽在一旁服侍。

  「媽媽來,可是母親有話要媽媽轉告我?」東瑗沒有拐彎抹角,開門見山問楊媽媽道。

  楊媽媽一愣,她大約是沒有想到東瑗會如此直接。五夫人楊氏今早來見東瑗,被東瑗一席話氣得半死,回到府里跟五爺哭訴了半晌。

  五爺薛子明也氣得不行,在家裡大罵東瑗不孝順,甚至想要來問東瑗忤逆之罪。

  是楊媽媽和院子裡的碧桃、碧柳苦苦勸住。

  最後才派了楊媽媽來。

  五夫人那些盛氣凌人的話,楊媽媽可不敢學出來。她一路上已經想好了説辭,既把五夫人的意思傳達清晰,又不至於氣著九姑奶奶。

  九姑奶奶還在月子裡,應該是不能見客的。無奈五夫人根本不顧及,急沖沖跑了親自見九姑奶奶。九姑奶奶是做女兒的,坐著月子也不敢把嫡母攔在門外,就見了她。

  哪裡知道最好還被五夫人罵了一場,惹了一肚子氣。

  沒有氣出什麼好歹另説。倘若氣出好歹來,老夫人和盛家都定不會輕饒了五夫人和楊媽。

  可楊媽媽又不敢不來。讓屋子裡服侍的丫鬟們來,一則輕待了薛東瑗,二來楊媽媽也不放心她們能説得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