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每個月林姨娘那兩日,倘若盛昌侯忘了,盛夫人會提醒他。若不願意去,也會勸著。

  盛昌侯為人跋扈,對盛夫人的話卻總是能聽一兩句。

  從年輕的時候起,盛昌侯總是念著盛夫人性子和軟,心地善純,不願意惹了她傷心,凡事到了她跟前,總耐著性子和軟些。

  說也奇怪,就這樣事事對她體貼幾分,真的不曾留意間,就體貼了三十幾年。

  現在聽到這話,盛昌侯道:「我和沐哥兒有話說,今夜就歇在這裡。你派個人去和她說聲,她的日子我記著,下個月在她那裡多歇幾夜。」

  盛夫人只得道是。

  盛昌侯就帶著盛修沐去了元陽閣的小書房。

  盛夫人派了香櫞去親自告訴林二姨娘,今日盛昌侯不過去,讓她早早歇了。她的日子挪到了下個月。

  自己則由香薷服侍著,去了淨房盥沐。

  等她換了件家常的葛雲稠褙子,靠在東次間臨窗大炕上跟康媽媽說話時,聽到小書房盛昌侯的吼聲。

  盛夫人一驚,要起身去瞧。

  康媽媽忙勸住她:「夫人,侯爺對孩子們是嚴厲些,卻也是有輕重的。您去了,三爺和侯爺都抹不開。」

  盛夫人還是擔心,低聲問康媽媽:「侯爺不是要打沐哥兒吧?」

  康媽媽就笑:「侯爺幾時動過孩子一根手指頭?」話音剛落,就想起前段日子被盛昌侯打得臥床三個月的二爺盛修海,話頭就頓住了。

  而盛夫人滿心擔心盛修沐,也沒有深想。

  片刻,小書房就安靜了下來,盛夫人才鬆了口氣。

  而在小書房裡,盛修沐恭敬筆直立在父親的書案前,大氣都不敢喘。

  盛昌侯坐在椅子上,胸腔起伏著,雷霆暴怒卻減了一半。他責問盛修沐:「你怎麼不攔住那個逆子?」

  盛修沐滿心委屈。

  他也想攔住盛修頤的。只是他哥哥比他想的遠,算計比他深。

  父親告訴他們不能讓娘親知曉薛氏的事,所以盛修頤不動聲色跟著盛修沐來了元陽閣,直等盛夫人回來。

  而後他就讓盛修沐給盛夫人捶腿。

  盛修沐能說什麼?

  能在娘親不停催哥哥回靜攝院的時候,放下不給娘親捶腿,去攔哥哥?那娘親定是要懷疑的。

  娘親有了懷疑,自然會追問。到時候父親知道是他走了風聲,又要罵他的。

  家裡的人,大哥是清冷卻算計多,父親是暴怒又跋扈,他既要護著哥哥不被父親罵,又要謹記不能讓娘親知曉哥哥房裡的醜事。

  最後,父親還是要罵他怎麼不攔住哥哥。

  倒霉的事,全落在他盛修沐身上了。

  盛昌侯最恨孩子做錯了事還狡辯。不管是有什麼理由,錯了就是錯了,就要承認,推諉只會引來父親更多的責罵。盛修沐道:「爹爹,是我錯了」

  盛昌侯依舊存著一口怒氣。

  兒子回了媳婦房裡,媳婦又是在坐月子,既要瞞著家裡眾人,他就不能公然派小廝去叫盛修頤出來。

  而做公公的又不能進兒媳婦的房裡。

  想著盛修頤那不聲不響的模樣,盛昌侯就氣得打顫。

  自己一生恩怨分明,敢作敢為,偏偏生了盛修頤,像個悶葫蘆,不知道他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該爭取的官職,他不要;薛氏給了他那麼大的羞辱,他該生氣暴怒,可他一語不發,好似事不關己。

  不僅僅如此,他明知父親不讓他回去看薛氏,他還使計把盛修沐這個阻勸的人攔住。

  他的聰明,就用在這些小事上?

  盛昌侯暴怒中,早已忘了盛修頤是如何收復西北大營,帶回西北兵權,殺了盤踞西北近十年的蕭宣孝的。

  他只恨兒子此刻的隱忍。

  在盛昌侯看來,此刻的盛修頤很慫很無能。

  就算是小門小戶人家,女人做了這等事,男人也會羞慚至死的吧?

  薛氏和那個孩子,此刻就是梗在盛昌侯喉嚨里的刺,令他坐立不安,怎麼都難以忍受。他滿腦子都是在盤算著怎麼出這口惡氣。

  他明早就要去把自己的決定告訴薛老侯爺。

  他們家的孫女不規矩,可容不得盛家狠心了。

  孩子是要送走的,薛氏也不可能留在盛家。

  第133節團聚2

  第133節團聚2(粉紅票180+)

  盛修頤回靜攝院,在外間的丫鬟秋紋忙歡喜進去稟了羅媽媽。

  迷迷糊糊中,東瑗感覺有人輕輕推她,而後就是羅媽媽興奮的聲音:「奶奶,快醒醒,世子爺回來了……」

  東瑗還以為是在夢中,所以猶豫著沒有睜眼。

  羅媽媽卻起身,和屋裡服侍的尋芳、碧秋給盛修頤行禮,都低聲呼世世子爺萬福。

  聽到腳步刻意放緩,卻依舊透出幾分男子的持重,慢慢走近了拔步床,東瑗才徹底醒了。

  屋子裡只在臨窗炕几上擱了一盞明角燈,怕光線太重影響東瑗的睡眠。

  拔步床也沒有放下幔帳。東瑗說屋子裡有些悶,讓開半扇窗戶,可羅媽媽說今日有些風,她坐月子不能吹半點風兒,就替她用黃橙橙的金鉤懸了羅帳。

  所以她睜開眼,借著幽暗的光線,正好看到盛修頤朝自己走來。

  看不清是否黑了些,只覺得瘦了,下巴曲線越發堅毅。

  東瑗心裡是歡喜的,所以不顧滿屋子的丫鬟婆子,喊他天和,掙扎著要起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