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有八分相似,可終究是女人的字體,很多地方透出幾分刻意的婉約。可見寫字的人極力想把這手鋒利過人的字改過來,卻改得不成功。

  他濃眉微擰,好半晌才喊了盛夫人的丫鬟香薷進來:「去靜攝院,叫了大奶來。」

  香薷忙道是。

  不過片刻,東瑗就急匆匆的來了。

  她有些迷惘看著面露喜色的盛夫人、眼眸微動的盛修頤和表情冷峻的盛昌,不知道他們要唱哪曲。

  最關鍵是盛昌侯的表情,讓她有些害怕。

  盛昌侯讓東瑗坐,拿著那個單子問她:「這可是你親筆書寫?」

  東瑗心裡就咯噔一下,快速閃過盛昌侯到底想問什麼,怎麼屋裡三個人的表情讓她看不明白。只有盛昌侯臉色陰鬱。

  心裡想著,口上不敢耽誤,東瑗忙道:「是兒媳婦寫的。」

  盛昌侯依舊冷著臉,對屋裡服侍的丫鬟道:「取紙墨來。」然後聲音有些僵硬,卻並不是勃然大怒,對東瑗道,「你在這裡把這個單子謄寫一遍。」

  東瑗一頭霧水,望向盛修頤,見他表情沒有什麼不虞,眼眸溫和沖她微微頷首;東瑗又望向盛夫人,卻看得盛夫人噙著笑,眼神滿是鼓勵,示意她快去寫。

  她心想著真奇怪,卻也從盛夫人和盛修頤的表情里明白不是什麼壞事。

  丫鬟拿了紙墨來,東瑗就起身走到書案前,把丫鬟們的名字重新謄寫一遍。

  她垂首寫字的時候,屋子裡靜謐無聲。

  東瑗寫好,將墨跡猶未乾的紙拿給盛昌侯。

  盛昌侯看了眼,臉上有幾縷驚訝閃過,抬頭看了東瑗一眼。那眼神,沒有以往的嚴厲,卻有幾分探究與冰冷。

  東瑗垂眸不敢對視。

  盛昌侯就把紙遞給盛修頤看,對東瑗道:「頤哥兒媳婦,你院裡還有事,就先回去吧。」

  雖然現在東瑗覺得莫名其妙,可盛修頤對她極好,對盛修頤回了院子,她自己明白到底是做什麼的,盛昌侯也懶得去解釋。

  東瑗恭敬給他們三人行禮,退了出去。

  東瑗一走,盛夫人就笑,對盛昌侯道:「侯爺,您看到了吧?果然是阿瑗的字。居然跟咱們頤哥兒的字體這樣像。您說,這不是前世的緣分,是什麼?咱們頤哥兒前頭那兩個沒有福祿,並不是頤哥兒的錯。老天爺讓等著阿瑗呢。」

  盛昌侯忍不住厲聲咳了咳。

  盛夫人打住不說,神情卻是愉悅的。

  盛修頤卻沒有太多的開心。

  他看向盛昌侯。

  他太了解父親的性格。這件事,父親估計又要極力往壞處去想薛家和薛東瑗的。

  果然,盛昌侯沉思須臾,對盛修頤道:「倘若薛氏的字真的天生與你的相似,也的確是難得的佳緣。可你想想,天下之事,哪有這麼湊巧的?」

  盛修頤心裡好笑,這才是他的父親。他道:「薛氏說,她年少的時候有過西賓教她幾年書,主要是她的字不好,練練字。去問問那個西賓,就知道薛氏這字是刻意模仿還是原本天成的。」

  盛昌侯點頭:「鎮顯侯要跟咱們家結親,一開始定的也是沐哥兒。是我們家使計換了你,定的要是薛家十二小姐;可元昌帝用計把薛氏嫁過來。我們一開始還說一切都超乎意料之外。可倘若薛氏從小就學你的字,那就是薛家早有準備將她嫁過來。」

  然後他不安的起身,輕輕踱步,道:「我們反中了薛家的算計不成?」

  盛修頤心裡也沒底,道:「我現在派人去問?」

  盛昌侯點頭。

  盛修頤叫人去打聽當初在薛家做西賓的是哪位先生,如今又在哪裡。

  一直到晚上掌燈時刻,外院的總管事林久福才進來回話:「……先生現在成大人家教兩個七八歲的公子讀書。我拿了這紙去問,他看一眼就說,是薛府的九小姐所寫,還說『薛九小姐這字比以前,沒什麼變化。我跟她說過數次,下筆時筆鋒要圓潤幾分,她的字太鋒利了,有失女子溫賢本性,將來於她無益。瞧瞧,這些年了,還說改不過來……』」

  盛夫人臉上的笑容,就再也不加掩飾。

  盛修頤眉梢微動。

  盛昌侯聽了也半晌不語,好半天才讓林久福出去。

  「你也回去吧。」盛昌侯對盛修頤道,「這一下午,薛氏怕是坐立難安,你回去告訴她怎麼回事,讓她也安心。」

  說的很溫和,並不是刻意的譏諷。

  盛修頤道是,就從元陽閣出來,快步回了靜攝院。

  屋裡只剩下盛昌侯和盛夫人康氏時,盛夫人長長舒了口氣,對盛昌侯道:「您往後別多心了。阿瑗和頤哥兒有緣分的,是上蒼定的。您說呢?」

  盛昌侯這回沒有反駁她,只是道:「歇了吧,明日還要早朝。」

  就起身去了淨房。

  盛夫人把東瑗的字拿起來又看了幾眼,忍不住笑了笑,對身邊的康媽媽道:「侯爺以前總說頤哥兒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只是對頤哥兒的一手好字喜歡得緊,從未說過有什麼不妥之處。

  如今阿瑗跟頤哥兒一樣,寫了一手的好字。你說,侯爺遲遲早早也要誇她幾句的吧?」

  康媽媽笑:「會的,夫人放心吧。」

  盛修頤回了院子,東瑗正坐在炕上做中衣,一屋子丫鬟婆子陪著她,彼此再說什麼,好似很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