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東姝要搬走,分明就是懷疑薛江晚。

  而老夫人不制止薛東姝搬走,就是默認了謠言是薛江晚製造出來的。老夫人不是刁鑽之人,不會無緣無故為難一個小孤女,她定是有證據的。

  那麼,謠言真的是薛江晚鬧出來的。

  薛江晚是覺得自己聰明絕頂,可以瞞過薛家所有人,還是覺得薛府的人都是傻子?亦或者是覺得薛府的人會為了情面不公開說出來?

  這樣不安分!

  東瑗倏然覺得從前的霄二奶奶和霄二爺的嫡女庶女們,都是個很仁厚的人或者很傻的人,否則薛江晚也不會得意十七年。

  她敢初來薛府就使手段,足見她以前沒有吃過虧,沒有失過手!

  可她忘了,薛府老夫人和姑娘、夫人們,都是大風大浪里經歷過的,在京都見多識廣,心思九轉迴腸,非安居南隅的霄二奶奶等人可比擬。

  默默嘆氣,東瑗並不說話,淡淡隱在薛府女眷里,沒有存在感。

  有句話說,自作孽不可活,這個薛江晚一點也不值得同情。

  老夫人要抖出來,其實心中還是念著霄二爺,所以要震懾薛江晚,讓她以後安分守己吧?

  說笑了半日,老侯爺回來,老夫人讓眾人都散去。

  薛東姝搬走後,薛府就有了關於薛江晚的傳言。說她刻意挑撥十一小姐和九小姐,是個壞了心腸的東西。

  服侍薛江晚的人都是世子夫人身邊的,對她不夠親昵,她沒有聽到這些閒話,自己訕了幾天,依舊跟平常一樣在薛府生活,不見異樣。

  眾人對她,更多的客氣和疏離,背後都暗暗好笑。

  二月中旬,東瑗的親事定了下來,確定了四月二十齣閣的日子。

  薛東蓉跟東瑗姊妹不是一個房頭的,她的婚事雖然著急,卻不用專門給東瑗姊妹讓道,所以她出閣的日子不需要急急忙忙排在東瑗前頭。

  老夫人下定決心把她嫁到建昭侯夫人的娘家陳家。

  二月十八,陳家的媒人正式提親。

  老夫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二夫人,亦把陳家公子的事說給二夫人聽:「……今年十五歲,比蓉姐兒虛歲小三歲。女大三抱金磚,陳家很滿意。陳公子如今在國子監讀書,很是聰穎,將來金榜題名不再話下。」

  陳家是出了名的富足,陳公子又是青年才俊,二夫人也很滿意,笑容滿面說請爹娘為蓉姐兒做主。

  這件喜事很快就在薛府內宅傳開。

  薛東蓉亦在陳家提親的次日知曉此事。

  二月十九那日,東瑗醒得早,依舊來老夫人的榮德閣吃早飯。

  老侯爺上朝去了,東次間只有東瑗和老夫人默默吃飯。

  外間的寶巾說五小姐來了。

  氈簾撩起,只見薛東蓉穿戴簇新進來,並未跟二夫人和薛東姝一起,東瑗微微吃驚。

  她進了東次間,噗通給老夫人跪下:「祖母,我不嫁陳家!」

  第047節拒婚

  一大清早,薛東蓉隻身而來,噗通跪下就是這麼一句話,把老夫人和東瑗都愣住。

  因她耍手段不肯進宮,老夫人對她已有微詞;如今她的婚事老夫人親自操持,不過是念在二老爺去世多年,二夫人沈氏又是個老實本分的,不能主張薛東蓉的事。

  偏偏這位不識好歹,一再反駁老夫人的好意。

  老夫人真心為她,她卻三番兩次這般,叫老夫人心中不虞加重,頓時將鑲金頭的象牙著擱在炕几上,沉聲道:「好好的,是怎麼個緣故?你起來說話。」

  立在一旁的詹媽媽忙扶薛東蓉,東瑗也下炕幫著攙扶起來。

  見薛東蓉一臉倔強,老夫人越發不快,語氣不免生硬了幾分:「你娘呢?清早晨的,這是鬧什麼?」

  「這全是我的主意,我娘還不知曉。」薛東蓉垂首順目,聲音卻很堅定,「祖母,我不嫁陳家。陳家那般人家,墊著腳跟想往上爬,不管朝廷什麼變故,總是想著巧中取勝,攙和一腳,遲早會被抄家滅族!」

  好好的富裕人家,她一大清早說人家遲早要被抄家滅族,老夫人心中不由冒火。

  見老夫人臉色沉了下去,東瑗就忙打岔:「五姐,你吃早飯了嗎?要不先吃點東西……」

  說罷,就給詹媽媽使眼色,讓幫著把薛東蓉拉出去。

  詹媽媽會意,也勸薛東蓉先出去,有什麼等會兒再說。

  薛東蓉推開東瑗和詹媽媽的手,拂了她們的好意,復又跪下,抱住老夫人的腿:「祖母,蕭太傅一直想同我們家結親,您把我嫁給蕭家五少爺吧!」

  老夫人原先還只是微沉的臉,一瞬間陰霾冷峻,猛地推開她,站起身來,厲聲呵斥道:「你這個混帳東西,說的什麼胡話!平日裡總是由著你,只當家法是兒戲?未出閣的姑娘家,干涉長輩的議親,這是哪家的規矩?學得女誡、綱常,都丟到了哪裡?」

  老夫人一推,薛東蓉就跌坐在地上。詹媽媽忙不迭過去要扶起她。

  東瑗就湊到老夫人身邊,攙扶著老夫人:「祖母,您彆氣壞了身子,五姐怕是一時糊塗了。」然後給薛東蓉弄眼,「五姐,快給祖母陪不是!」

  聽到薛東蓉的話,東瑗跟詹媽媽一樣大駭。

  一向清傲淡漠的五姑娘大早晨來說不嫁陳家,拒絕老夫人替她看中的人家,不遵從「初嫁從親」的綱常,東瑗就很驚愕;等她說出要嫁蕭五公子,東瑗和詹媽媽一樣失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