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夫人下炕,拉過兩位孫女,道:「切不可讓傳旨的公公久等,我們去吧。你們都留在此地。」

  眾人忙道是,世子夫人就急忙跟上。

  滿屋子人,個個面面相覷。

  十二姑娘薛東琳感覺有些不妙,為何突然叫薛東瑗和薛東姝接旨?難道是進宮的詔書?

  不對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明明很喜歡她,對薛九和薛十一很冷淡的啊!

  第040節賜婚

  東瑗攙扶著老夫人,薛十二攙扶著世子夫人,四人去了外院接旨。

  停了半日的雪,不知何時又下起,朔風碎散,搖曳蹁躚碧穹間,纏綿若三月柳絮。

  丫鬟在一旁替她們打傘,各自腳步緩慢,生怕地上積雪滑了足。

  到了接旨的院子,檀香味混合著臘梅沁香,裊裊撩人。

  跪在地上,丫鬟遞了蒲團,可來不及掃去的雪,依舊濕了襴裙的邊角,緩慢浸濕衣裾。

  先下降的是薛東姝的聖旨:「……朕惟贊襄內政、每慎簡乎六宮。弼佐王風、務先崇夫四教。眷茲懿行。沛以新恩。茲聞薛鎮顯之孫女薛氏東姝,聰慧敏捷,端莊淑睿,敬慎含章嫻詩禮之風、克播清芬於彤管。茲以冊印、封薛氏東姝為淑妃,著壬戌年五月初一進宮。爾其徽音益懋、積餘慶於家邦。欽此。」

  淑妃,是正三品。

  聽到此處,世子夫人心頭微動,卻默不作聲。

  老夫人和東瑗皆有感觸,紛紛將頭深埋。

  十一姑娘薛東姝從薛家深宅一個前途未卜的庶女變成了正三品的皇妃,起因為何?

  若十妹不死,她就不會接到老夫人的住處,亦不會被寄養在韓氏名下,成為五房原配的嫡女。

  若五姐不病,她不會被取代進宮。

  這便是命運!

  上蒼把每個人的人生都劃了軌道,不管如何努力、如何掙扎,最後會一個因素而改變,去走一條難以想像的路!

  倘若時間倒回兩個月前,薛東姝敢想像會有這般際遇嗎?她那時,大概只求嫁個像樣些的男人吧?

  薛東姝已起身,上前接過聖旨,道句謝主聖恩,聲音有些遏制不住的哽咽。

  她如何不激動?

  多少名門嫡女進宮,封的都是正六品才人,在宮廷熬了多少年,誕下皇子龍女,或聖恩浩蕩,才能封得正三品的淑妃。

  薛東姝的起步卻比她們都高。

  東瑗預感,十一妹有這樣的賞賜,這不僅僅是因為十一妹是鎮顯侯爺的孫女,而是皇家在補償薛家。

  先補償了東瑗,又補償東姝,為何一而再再而三補償薛家?皇家意欲何為?

  接下來給東瑗的聖旨,只怕就是皇家不停補償薛家的原因。

  她一念未轉,傳旨太監聲音又響起:「……鎮顯侯薛鎮顯之孫女,御封柔嘉郡主薛氏東瑗,嫻雅大方,知書達理,率禮不越,安貞葉吉。今盛昌侯盛文暉嫡長子盛修頤,官拜刑部郎中,人物磊落,風姿華俊,鰥居多年未謀姻緣,皇太后與朕久良緣與之婚配。值薛氏東瑗待字閨中,與盛修頤天造地設,為成人之美,特將汝婚配盛修頤,一切禮儀,交由鎮顯侯府和盛昌侯府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欽此。」

  院內微靜,雪飄落下來,打在東瑗裸|露在外的手背,隨著肌膚的溫熱緩慢融化,冷就趁機潛入肌膚深層。

  她緩慢起身,接過聖旨,平靜謝恩。

  等家裡下人攙扶起眾人時,薛家一行人臉色皆不好看,包括接了封妃進宮聖旨的薛東姝。

  傳旨太監心中明了,亦不敢討賞,客氣就幾句就急忙要走。

  薛老侯爺令世子爺送出去。

  東瑗攙扶著老夫人,東姝攙扶世子夫人,跟在老侯爺身後,依舊回了榮德閣,老夫人眉宇冷峻,讓榮德閣焦急等待結果的眾人心頭一緊,誰也不敢先開口問話。

  老侯爺面沉如水,眾人給他請安,他淡淡應了,就進了內室。

  「都忙去吧!瑗姐兒,你過來……」老夫人沉聲對一家子姑娘、媳婦道。

  眾人不敢停留,紛紛屈膝道是,一行人擁擠著出了榮德閣。

  尚未出榮德閣的院門,五夫人迫不及待就問世子夫人:「大嫂,聖旨上如何說?」她的語氣有幾分幸災樂禍。從老夫人的臉色看得出,並不是好事!

  世子夫人把五夫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早已猜透她的心思,心中冷譏,面上卻表情平淡:「封了姝姐兒正三品的淑妃,五月初一進宮!」

  宛如平地一聲雷,五夫人愣在當場。

  眾人皆吃驚,卻很快回神,掩飾好錯愕,紛紛面露喜色恭喜薛東姝。

  薛東姝則回眸看了眼榮德閣,表情不見了以往的卑怯囁嚅,她淡然大方笑著,口中說多謝大家,表情似一泓清泉般明淨平和,不卑不亢。

  五夫人楊氏第一次發覺,這位在她面前伏低做小,卑躬屈膝的庶女,居然有種難以言喻的貴氣,似換了一個人般!

  從前怎麼沒有發覺?

  五夫人臉色一片灰白,她看了眼同意呆若木雞的薛東琳,眼眸里簇出嫉妒憤怒的火焰。

  琳姐兒不是說,太后娘娘對東瑗和東姝都很冷淡,唯獨對她青眼嗎?怎麼最後進宮的,卻成了這個婢生女薛東姝?

  「那瑗姐兒,她也進宮嗎?」五夫人緊緊攥住了世子夫人的手,聲音有些鋒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