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祭祀於明堂,三日不曾進食,哀悼董仲舒離世。

  三千白衣儒家弟子,齊聲吟誦董仲舒名篇《士不遇賦》,又以問答之法,重現了皇帝與董仲舒相遇之時的場景,其中三條策論被譽為「天人三策」。

  而後董仲舒親自撰寫的《春秋繁露》正式成為儒門子弟必學之書。

  雲琅很羨慕。

  雖然祈雨這種事情跟撞大運差不多,現在,董仲舒撞大運撞上了,他就把自己徹底的送進了神壇。

  霍光不以為然,他認為,西北理工的學問才是學子們日後必學的正統,所有與西北理工學說悖逆的學問,都應該是邪門歪道!

  對於霍光的說法,雲琅很是驚懼,董仲舒用自己的生命,名譽,促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成果,就要面臨,「罷黜儒家,獨尊理工」的恐怖局面。

  對於霍光的理想,雲琅認為施行下去,並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畢竟,西北理工中盡出妖孽。

  待三五年之後,那些被西北理工寄生的門派為西北理工弟子掌控之後,大漢想不執行西北理工的理念也不成了。

  歷史驚人的相似,初夏,皇帝出巡泰山,而後,蝗災大起……

  皇帝行程抵達河間的時候,有慣於望氣者言:此地有奇女子。

  皇帝問之,河間官員言說,本地有一絕色女子,天生一手握拳不可展開。

  皇帝奇之,召之即來,果然絕色。

  只是一手握拳,皇帝愈發奇之。

  帝伸出雙手將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著一隻小玉鉤。

  隨後,帝命人將此女扶入隨行的軺車,將其帶回皇宮,號稱拳夫人。

  雲琅聞聽此事,微微一笑,便繼續跟孟大,孟二一起驅趕雞鴨在曠野中啄食蝗蟲。

  與阿嬌統領的雞群相遇之後,災難頓起……

  皇后質問雲琅為何阻攔她麾下的大軍前行,雲琅曰:此乃行軍長史之責,理當問斬。

  皇后責付雲氏雞鴨大軍行軍長史孟大,鞭五下,而後與雲琅的大軍匯成一軍,橫掃長門宮方圓十里之地,從此蝗蟲不敢踏進此地半步。

  高陽埋首之地早已廢棄,只餘九尺土坡,皇后站立其上,觀蝗蟲飛舞,哀民生之多艱。

  雲琅大笑曰:世事無常,當有備無患!

  皇后怏怏而歸,喚來長女藍田,親自授策之後,藍田以兒媳身份為家翁跪進湯食。

  雲琅品嘗了湯食,卻一言不發,與何愁有結伴邀游於驪山。

  「大廈將傾就是目前的這種局面,而陛下已經不復當年的英明神武,他以為自己沒有變化,卻不知,就連魑魅魍魎之輩都敢羞辱於他。可惜,可嘆!」

  何愁有在山陽之阿痛心疾首。

  「陛下傷害別人的時候,總以為是有利於自己的,結果呢,統統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七千的事情。他殺敵一萬,殺的是很多人家的一萬,自損的卻永遠是自己的七千啊。今天損傷七千,明天又損傷七千,就算他的實力深不可測,也經不起這樣耗損。就這樣吧,陛下自己過得舒坦,我們也過得舒坦一些,就是霍光他們麻煩一些,多付出一些精力,好好地治理一下國家也就是了。」

  何愁有冷笑道:「看來你是一個真正的前秦餘孽!」

  雲琅啞然失笑,拍著胸口道:「你也可以說我是大夏,大商,大周的餘孽,更可以說我是這片土地上誕生出來的一縷幽魂。我的根深深的扎在這片泥土裡,不論我的藤蔓如何瘋長,也只是為了裝飾這片大地。」

  何愁有失神的道:「怎麼會跟我說這些?」

  雲琅瞅著老態龍鐘的何愁有道:「因為現在你的打不過我,所以可以說一點實話。」

  何愁有徐徐道:「我記得你是一個講道理的人,並非一個崇尚武力的人。」

  雲琅笑道:「我講道理的時候,一般都是我打不過別人的時候,一旦我的力量超越了別人,你會發現我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喜歡跟人講道理的人。」

  「你學文精深,氣度豁達,還有仁愛之心。」

  「這些東西通通都是為我巧取豪奪,殺人放火做掩飾用的,畢竟,我如果長著一副殺豬匠的臉,莫要說娶四個如花似玉的老婆了,就算是走在街上多看美人一眼,都會招來路人的胖揍。何公,你已經年過百歲,怎麼還不明白。」

  何愁有深深嘆息一聲道:「老夫這一生殺人如屠狗,跟你這種殺人於無形的巨擘還是無法相比。老夫殺人之後,心安理得的獲得了一個髒臭名聲,你殺了那麼多的人,到了最後,老夫估計你能混的比董仲舒還要高明!」

  雲琅撣撣衣袖上的土笑道:「這是必然,以我的才學,我的能力,如果混的連董仲舒都不如,會丟一個世界的臉面。」

  「天子被蒙蔽,看樣子你會袖手旁觀吧。」

  雲琅冷冷的道:「假如天子被蒙蔽,能讓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我覺得他被蒙蔽不一定就是壞事。另外,我再告訴你,鉤弋夫人跟我雲氏無關,你應該去問問那些說董仲舒死的那一天有大星墜於瀚海的人,也該去問問是誰攛掇皇帝出巡泰山的,再問問是誰望氣之後說此地有奇女子的人。最後擒住拳夫人一頓酷刑之後,我想,你能得到你需要的答案。」

  何愁有苦笑一聲道:「我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