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雨下的越來越大,雨水也越發的冰冷,老虎終於扛不住了,回到屋檐下抖動毛髮,並接受兩個僕役的服侍。

  這就是雲琅擔心的事情,雨水變冷,這是形成冰雹的前兆。

  家將們搬來一把椅子,雲琅跟老虎兩個就坐在屋檐下等冰雹落下來。

  獨石城的房子確實很好,尤其是被雨水清洗之後,青色的石頭顏色變得更加深沉,遠比青磚房好看。

  西北的暴雨一般來的迅猛,去的也快,兩個時辰的暴雨落下,城主府前面的澇池已經裝了一半的水。

  好在,讓雲琅擔心的冰雹終究沒有落下來。

  不過,他已經非常肯定,住在山裡的羌人一定沒有逃過這場註定的雹災。

  不是因為雲琅有多麼的神奇,他站在城頭遠眺,遠處的山巒已經披上了一層白色。

  雨水還在不斷地落下,石羊河開始變得渾濁,即便是圍繞著獨石城的護城河水,也變得渾濁不堪。

  泥石流開始流淌進石羊河了。

  當護城河裡開始出現淹死的羊的時候,雲琅終究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山裡面的災害一定很可怕。

  「命武威郡守準備糧食,準備物資,扎帳篷,派衙役,軍隊入山救援。」

  雲琅無可奈何的對司馬遷一干屬下下達了救災令。

  新來的武威郡郡守趙毅連忙道:「君侯,山里全是羌人,並無我漢人在內。而且,羌人在這片土地上繁衍了數百年,面對這樣的災害還是有應對之法的。」

  雲琅道:「那是以前,以前的時候這片土地上沒有管理者,羌人遇到困難只能自己扛。現在,我們是管理者,既然從人家身上收取了重稅,那麼,就有義務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從心裡覺得有人管理跟沒人管理有很大的區別。」

  「君侯要收買人心?」

  雲琅苦笑一聲道:「這是我們的責任,去吧,如果覺得以州牧府的名義救災有問題,就用陛下的名號去辦。」

  聽雲琅這樣說,武威郡守趙毅這才領命而去。

  災害遠比雲琅想像的重。

  山洪在戈壁上狠狠的犁出了三十一條壕溝,最深的一條壕溝深達三丈。

  新近才修建好的官道也被山洪沖毀了六處。

  漢人眼看著就要收穫的兩田,也被山洪損毀了一千多畝。

  石羊河幾乎被山洪帶下來的泥石流給淤塞了,好在這裡的河道寬闊,石羊河才沒有改道。

  雲琅瞅著眼前的滿是巨石跟淤泥的河道,幾乎認不出來這就是昔日風景秀美的石羊河。

  歡快的只有夏侯靜買來的那群羌人孩子,他們赤著腳在爛泥地里捉魚。

  夏侯靜扶著一根木杖從爛泥地里走出來,見到雲琅就指指身後的石羊河道:「這裡的水利還是要修啊。」

  雲琅點點頭道:「這才是一場不大的災害,如果來了真正的大災害,石羊河就會改道,這會危及到獨石城。真不知道這裡人以前是怎麼應對的。」

  夏侯靜笑道:「地廣人稀,有什麼好應對的,河水想改道就改道吧,人跟著過去就是了,反正就是一些爛茅草屋。現在不一樣了,你的城池已經修好了,漢人的聚居區也已經修建好了,這時候再讓這條河水隨意改道是不成的。你的獨石城想要成為西北重鎮,就必須把這裡整治的適合人生活,讓人捨不得荒廢,寧願下大力氣不斷地整治這裡才成。」

  雲琅沒看見第一名詹,而夏侯靜很習慣的站在一群漢人的最前面,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引來一群人附和。

  斥退了那些漢人農夫,雲琅瞅著夏侯靜道:「你怎麼成了移民的領袖了?」

  夏侯靜呵呵笑道:「這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麼?」

  雲琅點點頭道:「這對你來說,還真的沒有什麼難度。」

  「君侯想要讓涼州變成自己的老巢,那麼,控制人心是必然之勢,而君侯自己還不能去做這樣的事情,由老夫出面豈不是更好?」

  「你已經在這樣做了。」

  「總比董仲舒派人來做這件事要好。」

  雲琅想想也對,夏侯靜現在捏准了自己的脈門,做的事情看似都是在為雲氏著想,實際上在為他自己做打算。

  還利用劉徹的存在,逼迫雲琅不得不捏著鼻子認同他的做法。

  不過,雲琅並不生氣,有梁贊在,夏侯靜今天做事有多麼努力,將來雲氏在涼州的根基就有多麼堅固。

  由此看來,在這個世界上,誰的布局早,誰就能占到最大的便宜。

  「長門宮對建立學堂跟藥房很有經驗,也非常的有誠意,夏侯先生為何不去爭取一下呢?」

  「你是說,準備將學堂與藥鋪綁在一起?」

  「對啊,阿嬌貴人這些年之所以被百姓尊稱」國母「,最大的原因就是,長門宮捨得拿出三成的收息來供養這些學堂以及藥鋪。百姓家的孩子們上學堂,自家人看病都托賴長門宮,都說那是阿嬌貴人省下來的錢糧,專門為百姓做好事。這麼多年做下來,陛下都不敢輕易針對長門宮。我覺得我們涼州也應該有樣學樣。」

  夏侯靜輕笑一聲道:「梁贊在長安正在籌備這件事,前日來信說,他已經有幸拜見了阿嬌貴人,貴人對涼州辦學,開藥鋪很有興趣。」

  雲琅微微一笑,鄭重的向前一步朝夏侯靜拱手道:「如此,這石羊河堤壩,以及河邊的水利,就拜託先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