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虎喝了一肚子的水,就癱在雲琅腳下,他能感受到雲琅的心情,此時此刻,雲琅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再過三天,劉陵的使節團就會路過武威,前往長安,去給劉徹納貢,順便祝賀劉徹的生日,也就是千秋節。

  劉陵提出來了一個宏大無比的計劃,希望在她全力攻擊身毒人的時候,大漢國能夠拖住來自北方的塞人,為此,她不惜付出一半的身毒戰利品來作為交換。

  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計劃。

  現在的劉徹,對任何好處都有摻一腳的興趣,哪怕這樣的好處遠在天邊。

  只是,雲琅覺得劉陵絕對沒有這麼善良……或許,他進入了身毒之後,才發現,身毒人的身後還有一些強大的存在。

  第五十九章 是否要參與世界的管理?

  劉陵的野心太大了。

  或許這跟匈奴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放牧牛羊需要大片的土地!

  雲琅以為劉陵只是對身毒國的土地感興趣,現在看來,她對塞人的土地同樣充滿了興致。

  塞人就是塞種人,與中土大漢人的人種完全不同,也不同於匈奴,烏孫等人種。

  在大漢時期,金髮碧眼的人,都會被稱之為胡人,長城以外的人種其實有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異族人。

  包括匈奴人中的西部匈奴,他們的外貌也跟漢人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六百年前,這些金髮碧眼的胡人甚至就居住在河西之地的外邊。

  他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卻屢次襲擾河西之地。

  其中見諸古代典籍的就有允姓之戎、大夏、莎車、大月氏、匈奴、樓蘭等。

  這些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很早就活動在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上,他們依靠強弓勁馬,在這一帶縱橫馳奔,經常與河東之地的定居人民發生衝突。

  至秦穆公時,為了徹底解決來自河西地區遊牧民族的侵擾,用能人由余的智謀,在六百年前,派兵攻打戎王,占領了許多遊牧民族的地區。

  最終導致了這些被打敗的民族向北和西方遷徙。

  在這些民族中,就有允姓之戎、大夏、月氏、莎車等族,到五百年前,這些人開始出現在塞地,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

  人們稱之為塞種,意為塞族。

  塞種在先秦時期被稱作作「釋種」,有時候也被稱之為「釋迦」。

  三百多年前成佛的釋迦摩尼,就是出自這個釋迦族。

  「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自此塞王南君罽賓,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

  這些故紙堆里的學問,沒人比司馬遷知道的更多了。

  「匈奴入身毒,面對的並非身毒人,而是塞種人,自身毒國君王阿育王身死之後,北方的身毒人已經被塞種人統治了一百年之久,他們的戰鬥力不強,人數卻很多,再加上全部都崇信佛道,據說有守望相助的道義。

  劉陵的兵馬進入身毒國之後,面對的是全部塞族人的進攻,雖然劉陵自己的實力很強,她卻不願意將匈奴人寶貴的人口消耗在這種毫無意義的戰鬥上。

  所以,就想出了目前的這個法子。

  她知道想要快速的攻占身毒,那就要避免四面受敵的危險,其實呢,對匈奴人最大的威脅依舊來自我大漢。

  對這一點,劉陵是有著清醒認識的,所以,他很想用北方塞族人來纏住我大漢軍隊,好讓她可以安心的經略身毒。

  一旦戰事結束,劉陵拿到了她想拿到的東西,出一些錢,對她來說算不得什麼。

  畢竟,金銀珠寶這些財富,對一個全是奴隸的國度意義不大。」

  東方朔已經把劉陵的目的訴說的很清楚了。

  雲琅點點頭道:「我們明白沒用,一定要朝中的那些人明白其中的關聯。這一次劃分西域,將決定我大漢國以後對西域地在法理上的擁有權。所以,要謹慎以對。」

  東方朔奇怪的道:「難道不是誰拳頭大就聽誰的嗎?」

  雲琅搖頭道:「當實力相當的時候,法理這東西就開始起作用了。」

  「這世上還有堪比我大漢的存在?」

  雲琅想了一下,覺得凱撒再過二十年就要出生了,就點點頭道:「這世上英雄輩出,我們還是有備無患比較好。」

  東方朔面無表情的瞅瞅雲琅,攤攤手道:「算不算是杞人憂天?」

  雲琅嘆口氣道:「事情辦的仔細些總不會有錯。如今,我大漢年年風調雨順,糧食多了,人口就會增長。南方蚊蟲滋生,虎豹蛟蛇多如牛毛,生存不易,還是多向北,向西拓展一下。給大家多一點種糧食的土地。」

  司馬遷笑道:「風調雨順?不見得吧?」

  雲琅笑道:「工具先進,牛馬多,可以耕種的土地也多,大河發洪水了,百姓們就去別處耕種,一地出現旱災了,人們就去有水的地方耕種。

  發現蝗災了,就一把火燒掉農田,連蟲子一起燒死,再去別的地方謀生就是。

  當災害不再讓百姓哀鴻遍野了,災害也就不叫災害了。

  如此,強的比較穩定,才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有時候我在做一種夢,夢見每家百姓耕種的土地都是連片成群的,而不是東一塊西一塊。

  如此,就能大規模的使用牲畜,以及新工具,耕種的土地多了,即便是產量不如人意,也能衣食無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