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軍功??」

  「沒錯,就是為了軍功!」

  「這些匈奴人好好地日子不過,為什麼要造反?」阿嬌又看到那個剛剛殺死了甲士的那個匈奴人被另外兩個甲士分屍,轉過頭又問大長秋。

  「匈奴人沒法子搶劫之後啊,他們就沒有好日子過,他們認為陛下就是造成他們沒有好日子過的罪魁禍首,所以拼盡全力也要殺死陛下,以為這樣就能讓匈奴人再次過上,搶劫殺人的好日子。」

  正在兩人說話的功夫,長門宮後門方向也響起了號角聲,身處戰場的趙沖愣了一下,揮刀在一個匈奴人身上留下一道恐怖的傷口,就哈哈大笑道:「兄弟們,狗崽子們也知道照顧耶耶的後門了,加把勁,弄死他們,我們再去支援後山的兄弟,決不能讓衛將軍府奪了我們的功勞!」

  正在他身邊作戰的甲士轟然應諾,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向前突擊。

  雲琅也聽見了後山傳來的號角聲,就對曹襄道:「去病那邊也動手了?」

  曹襄搖頭道:「沒接到去病的消息,估計是這邊發動之後,後山的角鬥士不得不發動。你說,陛下為何不願意接受我的建議,進入扶荔城呢?扶荔城地處平原,沒有可以讓敵人藉助的地勢優勢,我們甚至不用出城與敵人作戰,僅僅是那些新式城牆就能把他們全部耗死。」

  雲琅笑道:「陛下如果擔心自己安危的話,早就進長安城了,他就是想要用自己做誘餌,引出上林苑所有對他不滿的力量來,加上他有足夠強大的護衛,並不在意別人打他的主意,這是一次狩獵活動,也是一次警告朝野上下的行為。你看著,李勇,李紳他們那裡一定不會安寧的,至於富貴城,應該也不安寧,要知道,富貴城是我們唯一沒有進城搜索的城池要塞。」

  「既然是這樣,我們怎麼辦?」曹襄問道。

  雲琅笑一下,就揮揮手,鼓手看到將軍的手勢之後,立刻就擂響了戰鼓,自李陵以下兩千軍卒,長戟如林,隨著鼓點一步一喝的緩緩向匈奴人的背後壓了過去。

  他準備速戰速決,再讓劉徹玩下去,說不定會有樂極生悲的事情發生。

  劉徹看兩軍作戰,看到興致濃厚,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鼓聲,就不解的看著被他召來諮詢之用的衛青。

  衛青傾聽了一下鼓點,就對皇帝道:「啟奏陛下,衛將軍意欲速戰速決,正在請求參於戰事!」

  劉徹煩躁的道:「趙將軍已經勝券在握,不勞他出兵,告訴他給朕好好地看著匈奴人的後路,放走一個叛賊,朕不容他!」

  衛青繼續拱手道:「衛將軍恐怕沒有跟趙將軍爭奪戰功的意圖,長門宮既然兩面受敵,很難說上林苑其餘的地方會平安無事,衛將軍身負守衛上林苑職責,此時必然心急如焚。」

  劉徹揮手道:「他可以離開去辦他的事情了,這裡的戰事趙將軍會平息!」

  跟在衛青身邊的公孫賀連忙進言道:「啟奏陛下,如今長門宮正在受叛賊兩面夾攻,天子安危才是衛將軍最大的職責,他不可能放棄長門宮去平息別人叛亂的。」

  劉徹覺得丞相公孫賀所言有理,雖然不待見公孫賀,還是點了點頭算是答應雲琅的請求,准許他踏進三里之內參與平亂。

  城頭的號角聲傳來,李陵大喜過望,邁開步子向匈奴人的背後衝殺過去,此時此刻,才是他李陵撈取戰功最好的機會。

  金日磾渾身浴血,惆悵的站立在城牆下,非常的孤獨。

  他到現在都不明白,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劉徹看到了失落的金日磾,就招手示意他上來,就在剛才,繡衣使者已經向皇帝說明了這場戰事的前因後果。

  金日磾第一個殺死匈奴人並發出警報,這就是忠貞的表現,劉徹決定好好地封賞一下這個可憐的,孤獨的匈奴人!

  第四十七章 殺敵從來都不是目的

  「元狩三年七月,帝遣衛將軍雲琅整肅上林苑,屍橫遍野,奴大恐,揭竿而起,攻,長門宮!有官逼民反之嫌!」

  司馬遷在筆記上記下這一行字之後就輕輕嘆口氣,放下了毛筆,起身看著窗外的藍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同房間的東方朔見司馬遷心情不好,也放下手中的筆來到司馬遷的桌案前,看了那一行字,微微一笑。

  「匈奴人何時成了民?」

  「終究有一天會成大漢之民的。」

  東方朔笑道:「匈奴人圖謀不軌一事你應該知曉啊,怎麼還覺得是官逼民反呢?」

  司馬遷冷笑一聲道:「我本來想用不教而誅這四個字的,衡量了君侯在上林苑的所作所為之後,我就改成了這四個字。

  匈奴人中確實有心懷不軌之徒,更有混跡上林苑的鬼奴軍在中間煽風點火不假。

  作為官府,首先就要做事公平,懲處叛匪理所當然,那些只想在漢地以出賣苦力謀生的奴隸其實並沒有堅決的反抗心思。

  而君侯此次,不分青紅皂白,只要與叛匪有染的人,一個不留的全部殺掉了。

  這中間該有多少冤魂?

  教化,教化,這才是我大漢國之所以興盛的原因,不能學匈奴人一般,只要強大了就對別的族群就橫徵暴斂,肆意屠殺,讓我漢人與所有異族人都成生死仇敵,如此一來,我大漢的邊疆恐怕永無寧日。」

  東方朔大笑道:「匈奴人無父無母,無孝悌之念,父死子娶母,與禽獸何異,況且,他們畏威而不懷德,想要教化談何容易,只有以殘酷的殺戮震懾他們的膽魄,以嚴厲的律法約束他們的行為,一兩代人之後,再談教化不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