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一群文人相互問好之後,就由雲氏家僕請去客舍安歇。

  一般情況下,這些新來的大儒,都會安靜的在客舍里休憩三天,在這三天裡,他們都會對雲氏的豪奢咂舌不已,並且會對雲氏錢莊有一個新的認知。

  然而,最讓這些大儒們驚奇的不是雲氏美食,不是雲氏方便的生活條件,更不是雲氏一步一景的莊園設計。

  而是雲氏那些極為聰慧的童僕。

  沒人能想到雲氏的童僕居然全部都識字,有很多孩子的學識並不算差,在很短的時間裡,通過這些童僕之口,一個沒有白丁的雲氏形象就躍然於紙上。

  伺候夏侯靜的童僕梁贊極為忙碌,他這幾天正在積極地為夏侯靜穿針引線,好讓這個老傢伙的書可以免費的刊印出來。

  當然,讓陳銅免費出書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尋找贊助就成了梁贊的全部生活內容。

  梁贊是梁翁的義子,這樣的義子他有六個,都是家中僕婦的兒子,因為不知道父親是誰,僕婦們就用了梁翁的姓冠在這些孩子的頭上。

  代言鹹魚,夏侯靜自然是不乾的,雖然曹氏鹹魚作坊給出的條件很好,夏侯靜思慮良久之後還是捨棄了。

  他實在不想在自己的著作《白鹿集》三個大字的旁邊被印上曹氏鹹魚,天下無雙的字樣。

  夏侯靜最近喜歡上了雲氏的茗茶,每日午後,在小圓亭下,荷塘邊上,總有雲氏茶娘在那裡烹茶待客,更有琴娘彈琴娛賓。

  竹簾低垂,香爐里一線香正在燃燒,一縷暗香在亭中瀰漫,香茶娛口,琴音娛心,美人兒色香味俱全,讓人樂淘淘而不知身在何處。

  唯一的麻煩就是這裡的美人兒只在亭子裡據守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一到,茶娘就會收拾茶具,琴娘就會抱起古琴,施禮之後丟下一大群喝茶,聽琴的大儒飄然而去,雖千呼萬喚也不復出,殊為無禮。

  梁贊來到小圓亭接夏侯先生的時候,亭中只剩下夏侯先生一人,瞅著茶娘,琴娘消失的長廊悵然若失。

  梁贊微微一笑,上前施禮道:「先生,先生,韓氏錢莊有消息傳來,他們正準備邀請一些大儒為錢莊開業作賦,潤筆之資不菲,先生可有興趣?」

  夏侯靜留戀的在看了一眼美人消失的地方道:「可足夠讓老夫的書刊印出來?」

  梁贊笑道:「熊氏,南國氏的錢莊也要在最近開業,如果先生願意參加酒宴,小子定能為先生籌足出書之資。」

  夏侯靜皺眉道:「子錢家的酒宴?」

  梁贊笑著從桌上拿起一張印刷精美的箋紙放在夏侯靜的面前一言不發。

  夏侯靜瞅著箋紙上清晰地雲氏錢莊水印,微微嘆口氣道:「也罷,走一遭就是了。」

  梁贊見四下無人,就低聲道:「先生若是能多拉一些博學之士共同赴宴,小人以為,先生一生心血所聚的文章都能刊印出來,區區一千冊實在是太委屈先生的才華了。」

  夏侯靜精神一振,連連點頭道:「妙極,妙極,梁家子,爾可願意從雲氏贖身,跟隨老夫左右?」

  梁贊大喜,矮身拜倒在夏侯靜腳下喜極而泣道:「任憑先生吩咐。」

  夏侯靜呵呵笑著將梁贊扶起來道:「跟隨老夫再歷練幾年,待你學有所成,老夫一紙薦書,將你送入仕途。」

  梁贊喜不自勝,賭咒發誓一定要將夏侯靜的學說散布天下,為此,他願意窮其一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這一幕完全落在了正在竹林挖筍的毛孩眼中,他微微一笑,就用鋤頭用力的將一截已經長老的春筍挖了出來,隨手丟在背簍里。

  這樣的場景他已經見過三次了,梁贊離開雲氏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雲氏的孩童太過優秀,如此多的人才如果統統出自雲氏門下,對君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唯有將這些聰明伶俐的孩子寄養在別處,才能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

  毛孩一點都不擔心,這些孩子以後會有什麼變化,對他而言,這些孩子不過是離家去別處就學,等到學成,終究還是要歸來的……

  第一五七章 雲氏童僕

  離開雲氏去外邊的求學的孩子大多只有十餘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部分已經完成了雲氏的初級教育。

  又在雲氏的各個商鋪里混跡了一年多,如果單純的以學識來算,在大漢低得可憐的識字人中已經非常的不凡。

  這幾年雲氏填鴨式的教育,已經把這些孩子所能理解的東西統統裝進了心裡。

  從他們認識第一個字的時候,雲琅就告訴這些孩子們,任何學識不過是手中的工具。

  指望一個有簡單算學基礎,格物基礎,幾何基礎,地理知識、眼界無比開闊的孩子對晦澀難懂的經學教育產生崇拜心理這非常的難。

  就像習慣了食精細食物的人,一時半會很難適應粗糲的食物。

  雲琅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方式,不喜歡太激烈的行事方式。

  很早以前,雲氏最早的那一批僕婦,僕役們心裡就非常的清楚——雲氏沒有家奴。

  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就能去官府修改自己的戶籍,只不過,這樣做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才甘願在雲氏背著一個奴僕的身份繼續過日子。

  至於孩童……在雲氏從來都是寶貝,在最艱苦的時候,雲琅都要吃糜子,喝稀粥,那些孩子們的伙食里依舊有雞蛋,且一人一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