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氏真的該走出去了……可惜,雲氏人丁不旺,沒有出走的基礎。

  眼看著那些工匠們歡天喜地的修建茅屋,雲琅只能仰天長嘆,他發現,自己來到大漢,真的是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道德高尚的人。

  張安世的腳步沉重,霍光的腳步輕盈,而老虎因為腳上有厚厚的肉墊,身體雖然沉重,行動起來卻寂靜無聲。

  從背後靠近雲琅的就是這三位,至於老虎,完全是因為喉嚨里低低的呼嚕聲暴露了他。

  轉過身雲琅就發現猜錯了,張安世,霍光,老虎一點不都差,唯獨多了老虎背上的曹信跟雲音。

  這也是老虎為何發出不滿的呼嚕聲的原因。

  第一一五章 人生就是在轉圓圈

  沒有人才可用,雲琅就只好自己培養出一批人才來。

  今天是四個,上元節過後,還有四個小傢伙會來到雲氏。

  這個年節過的不好,看到孩子們出現,雲琅就對馬上就要到來的上元節充滿了期待。

  自從文皇帝指定了上元節之後,劉徹就把太一神祭祀日放在了這一天,而這一天也被稱作元宵節。

  元宵節不吃元宵這是極其過份的一件事,哪怕是在這個還沒有元宵的世界裡,雲琅也一定要吃元宵!

  年節的時候不打罵孩子,所以雲音跟曹信被老虎從背上抖下來很多次,弄得全身塵土,雲琅也和顏悅色的,沒有半點要發火的意思。

  「元宵是什麼東西?」霍光問道。

  「我們家的主業其實算是庖廚,干別的都是不務正業,元宵日用三牲敬神,神仙得到了滿足,我們這人卻苦哈哈的得不到犒勞,所以啊,我們身為庖廚,自然要創造出一種可以媲美天上明月的食物來。」

  霍光對師傅自稱主業是庖廚這事早就習慣了,師傅會下廚,他也會下廚,所以,他並不覺得庖廚就低人一等,相反,他以自己精於美食之道的本領為榮,覺得這才是生而為人最高的一個追求。

  張安世被他父親給教壞了,他就對庖廚之術一點都沒有觸碰的興趣,他的嘴巴也被家裡不富裕的生活給毀掉了,不論是美食,還是粗糲的食物,對他來說沒有多大的區別,總歸是填飽肚子,不用太講究。

  至於雲音……她的嘴巴跟後世的小閨女沒什麼差別!

  曹信是一個憨厚而又倔強的孩子,生在大家族,又被母親的自卑心理給折磨了好多年,來到雲氏之後,他的眼前一下子就開朗了很多。

  在雲氏,他可以不必走路端著,坐著端著,睡覺也要講究儀態,更遑論什麼大禮儀了。

  七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接觸武學了,練武的時候就一身麻布衣裳,更不用扎難看的雙丫髻,男孩子嘛,要嘛光頭,要嘛一條短短的馬尾巴扎在腦後,飄來盪去的很是標緻。

  袍服之類的東西只有見長輩或者大禮儀場面穿一下,像霍光,現在一天到晚恨不得就穿著褲子跟褂子到處跑。

  在雲氏,曹信可以跟著梁翁去收雞蛋,可以無所事事的跟孟大孟二混一天,可以去造紙作坊趴在石磨上看工匠們造一天的紙張,更可以在陳銅的印書鋪子裡的把自己弄得全身都是油墨。

  當然,前提是先弄懂紅袖給他布置的課業。

  曹襄曾經對這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極為不滿,被雲琅攆出家門之後,也就不再過問了。

  就像今天的課業一般,就是創造一種元宵節吃的東西,還需要貼合元宵節,更要與時令結合。

  張安世自然是不參與的,說一聲自己還有帳簿需要處理扭頭就走了。

  霍光認為豬頭,牛頭,羊頭這三樣東西很能表現神靈的威嚴感,如果把這三樣東西放在一個大籠屜的蒸熟,撒上調料,就該是一道大菜,他為此還特意創造了一個字——就是把牛,羊,豬這三個字胡亂湊一起,名曰——xiang!

  這明顯是把自己當神靈來供養了。

  拿定了主意之後,霍光就準備立即施行,雲音對父親弄出來的好東西早就見怪不怪了,發現霍光有這樣天才的想法,立刻就驚為天人,然後就跟霍光跑了。

  跑了半路,又回來把曹信給拖走了,只有她一個給霍光幫忙,會弄髒她的新裙子,大娘可沒有耶耶這麼好說話。

  能陪著雲琅幹活的自然只剩下老虎兄弟了。

  糯米是一種極為古老的糧食作物,雖然這東西生在天南,可是,雲氏這個庖廚家族如今想要,還是有的。

  泡糯米,炒黑芝麻,雲琅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工作之餘從爐灶里掏出兩根烤好的山藥,抹上蜂蜜之後,正好跟老虎多點零嘴。

  隔壁的廚娘院子裡熱鬧的厲害,不時地能聽見霍光給曹信下令的聲音,也能聽見雲音埋怨曹信笨手笨腳的聲音。

  更能聽見廚娘那個大嗓門哭喊著不許霍光糟蹋珍貴牛頭的聲音。

  諸侯無故不得殺牛!

  這條規矩從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文皇帝,景皇帝的時候耕牛短缺,這條禁令也被嚴格的執行著。

  自從皇帝派人把匈奴打跑了之後,繳獲了無數的牛羊,市面上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牛肉被售賣。

  雲琅現在就是諸侯,如果放在西周,就是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封建領主。

  可能比不了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這五位伯長,怎麼也該跟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是一個層次的侯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