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話竟然甩開曹襄的手,徑直走了。

  李敢,趙破奴,謝寧也留下一句「有事你說話。」然後也抱著自己製造出來的紙張離開了。

  「作坊只能官營,我們從中抽成就好。」曹襄想了半天才無奈的得出另一個結論。

  司馬遷冷笑道:「從來只有陛下抽別人的成,什麼時候會出現陛下讓你們抽成的事情了?再者,誰告訴你陛下喜歡看到全天下人都是讀書人這樣的場景了?《論語,泰伯第八》中說的很清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雲琅突然想起這句話的另外一個解釋,遂笑道:「我學這句話的時候跟你學的似乎不一樣,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司馬遷大笑一聲道:「聖王之下,民可使,隨它去,不可使,教化他!這是聖王的想法,不一定是陛下的想法。對聖王來說,教化百姓本來就是他的天職,對陛下來說,讓百姓順從,才是他的天職,這兩者,你可不要搞混了。」

  曹襄怒道:「我舅舅沒那麼差吧?」

  司馬遷繼續冷笑一聲道:「不是說你舅舅,而是天底下的皇帝都會按照對他有利的方式來解讀這句話。公孫弘,董仲舒,這些人都是儒家的大儒,你去問問他們是怎麼解讀這句話的,就能測算出陛下的心思了。我的意思是,你雲氏造紙,大量的造紙,如果你真有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心思,那麼,就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把造紙秘方傳揚天下,只有天下人都會造紙了,你想要天下知之的目標才能實現。」

  曹襄一把抓住司馬遷的胸襟怒道:「你知不知道如果阿琅真的這樣做了,會是一個什麼後果嗎?

  天下人得利了,阿琅卻會倒大霉。

  輕則遠竄天邊,重則抄家滅族!

  我是阿琅的兄弟,賺不賺錢無所謂,我們的錢多的幾輩子都花不完,我不管天下人會怎麼樣,不管他們能不能因為造紙秘方傳揚出去後多認識兩個字,我只關心,明天我能不能見到我兄弟,能不能看見大女騎在我脖子上叫我伯伯。

  去病他們把事情交給我們操辦,就是把身家性命也一同交給了我們。

  這幾家下來好幾百口子人呢,你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要我們去送死,然後好讓你將來寫史書的時候,給我們一個高尚的評價?

  我就問你,憑什麼啊?」

  第五十八章 不好,也不壞

  松林里靜悄悄的,午後的陽光從樹梢上漏了下來,落在身上暖洋洋的。

  溫泉的熱浪依舊飄過來,待在晾曬紙張的木板區里,即便是不穿裘衣也感覺不到多少寒意。

  曹襄剛剛發出的怒吼,驚走了幾隻窺伺他們的烏鴉,用遠比曹襄咆哮聲音大很多的尖叫,向曹襄發出了抗議。

  司馬遷的嘴巴張了幾次,最終還是黯然閉上了。

  慫恿一個人去捨生取義這事怎麼想怎麼不對頭。

  或許是太暖和的緣故,雲琅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淚眼朦朧的瞅著兩個傻子在那裡較勁。

  雲琅是不想把造紙變成勛貴或者皇帝的搖錢樹,秘方雖然是他偷來的,是屬於整個大漢民族的,可是,無論如何他都沒有想過為了一個高尚的目標把自己全家給搭進去。

  司馬遷就是因為太認死理,才會把自己的後半生搞的慘不忍睹。

  可是這種人放進大漢這個民族的身體裡,就是脊樑,放進大漢民族的史書中就是錚錚作響的筋。

  他的要求聽起來非常的不合理,可是,如果紙張是他發明的,這傢伙這會早就把秘方傳揚的全天下都知道了。

  然後……然後這傢伙就認為自己已經幹完了一件足以感動自己,足以感動歷史的事情,然後在一個寒冬料峭的日子裡,昂首闊步的踏上刑場,用自己的血,自己的命,把下令處死他的那個皇帝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他忘記了,造紙雖然簡單,卻依舊是一門完整的工藝,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

  今日之所以幾個武夫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造紙的過程,他卻不知,在他們造紙之前,雲琅整整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來做準備,如果把準備製造紙張的原材料的時間也算上,時間還要向前推進兩年多。

  期間的花費,更是司馬遷這個窮酸文人所不能想像的。

  窮人之所以讀不起書,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窮,窮的連書都讀不起了,還怎麼來建造花費更大的造紙作坊?

  相對百姓而言,竹簡,木牘更容易獲取,皇帝,勛貴們覺得那些東西非常的沉重,而窮人是不嫌棄的,他們不會認為竹簡,木牘會對他們學習造成什麼障礙。

  問題是窮人讀不起書,更用不起紙張……連霍去病這樣的關內侯看到紙張的時候都覺得珍貴無匹,讓那些窮人在昂貴的紙張上寫字豈不是會要了他們的老命?

  短時間,或許說很長一段時間內,紙張還無法完全替代竹簡跟木牘。

  那麼,誰才是紙張的使用者呢?

  毫無疑問,是皇帝,是勛貴,是官員,是富裕的讀書人,絕對不會是百姓。

  既然如此,雲琅把秘方傳播出去之後,就一定能讓紙張便宜下來嗎?

  不見得!

  最需要紙張的人是誰呢?

  是每天要看上成百上千斤竹簡的皇帝劉徹,是每日裡都要寫大量文字的宰相公孫弘,是急需讓文字書寫變得簡單容易的董仲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