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這話的時候,雲琅恨不得扇自己一個耳光,他在大漢國最想做的其實就是商人。

  這個時代的人實在太樸實了,物資太匱乏了,只要是他能想出來的東西,在這裡全是高檔貨,跟這樣的人做生意完全是一種享受。

  如果不是因為在大漢國,連叫花子都看不起商賈的話,他早就跟著卓姬一起當商人了。

  更不要說在大漢國當商賈,還要被抓去戌邊,服勞役,明明是一樁很高尚的行業,卻活的悲慘如狗。

  公孫弘對雲琅的話深以為然。

  「太祖高皇帝時期,國窮民蹙,即便是想找出六匹同色的挽馬為太祖高皇帝拉輦車都不可得的時候,那些商賈依舊囤聚居奇,賤收高賣,以致都邑之內物價騰貴,下戶之家一年所得竟然不足商賈之家的一頓飯食……」

  雲琅聽著公孫弘口沫橫飛的演講,再一次對大漢的商賈掬一把同情之淚。

  明明不偷不搶的謀生,卻像是犯下了滔天大罪,即便被打倒在地,還要踏上一萬隻腳,讓商賈們永世不得翻身。

  大秦覆滅,大漢見過,偌大的一個天下被兵災蹂躪了不下十遍。

  物資匱乏已經到了動人心魄的地步,這個時候,整頓商賈必然是一種必須的手段。

  任何王朝在建國初期,都不會鼓勵商賈的,因為這個時候商賈對王朝是有害的。

  他們會努力的發展民生,當百姓出產的貨物多了之後,商人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他們才能真正回到互通有無這個最根本的道路上來。

  看著頭髮斑白的公孫弘痛心疾首的批判商賈,他似乎忘記了,商人這個階層從未被消滅過。

  只不過他們從街面上回到了朝堂之上……

  只要是勛貴,只要是官員,他們哪一個不是商賈?

  只不過商賈這兩個難聽的字眼,被他家的僕役或者奴隸背了,他們只要好處,不要痛苦。

  一面數著大筆的進項,一邊鄙薄著那些可憐的所謂的商人。

  這是一種新的認知,雲琅覺得下回賈三再來家中繳納錢糧,他一定要保證做到高高在上,不能再跟他蹲在一起喝茶了。

  第一四五章 公孫弘的奇妙之旅(六)

  不能說古人的想法是錯的,這種推斷一般是看了歷史書的後人對他們的評價。

  但是,站在古人的立場上,用他們的思維去考慮,就會發現很多錯誤其實算不上是錯誤。

  只是一旦將時間軸拉長,短視的弊端就會逐漸顯露,最後變成一個遺臭千古的大錯誤。

  其實啊,所有人的眼前都是黑的,當然,這並不包括雲琅這個特例。

  只能用手頭有限的條件去臆測未來,這是一件非常考驗智慧跟經驗的事情。

  雲琅以為,這跟賭博沒有多少差別。

  公孫弘一路上受到的驚喜太多,等他來到制錢工坊的時候,對這裡的新奇特場面,已經不太驚訝了。

  雲氏產業如果不能帶給他驚訝,才會讓他感到失望。

  青銅錢的主要成分是銅與鉛,雲氏重新冶煉銅錢之後,也就自然地得到了這兩樣金屬。

  銅的熔點比鉛高出太多,自然就很容易把他們分離出來。先融化的是鉛,後面融化的就是銅,至於其餘的雜質,雲琅以為沒有必要做進一步的分離。

  公孫弘眼看著雲氏融掉了那些雜錢,然後再把銅水倒在模板上,弄成一張張不規則的銅板,然後再次放進熔爐里燒,在銅即將融化的時刻,把銅板拿出來,塞進兩個不斷轉動的滾輪之間,當銅板從這一端抵達另一端之後,一張比較規範的銅板就出現了,然後再把銅板放進火里,再塞進另外一對縫隙更小的滾輪中間不斷地壓榨,如此三次之後,一張符合銅錢厚度的銅板就出現在了公孫弘的面前。

  「這是銅六,鉛三,雜質一的銅板,是青銅錢,本來我更希望鑄造出黃銅錢來的,結果,本錢太高了,只好放棄。」

  公孫弘看著面前這張滾燙的銅板問道:「雜錢裡面的銅多麼?」

  雲琅苦笑道:「雜錢裡面的銅含量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再加上火耗,雲氏製造新錢豈不是會虧本?」

  雲琅敲敲銅板無奈的道:「還好,新錢一枚足以頂用五枚雜錢,所以雲氏製造的新錢又叫做一當五錢。」

  公孫弘皺眉道:「如此一來你雲氏造錢,豈不是有五倍的利?」

  雲琅搖頭道:「沒有那麼多,雜錢之所以被稱為雜錢,一來,這東西的分量很輕,二來,雜質多,其三,鑄造的粗糙。

  雲氏一當五錢的分量足以媲美秦半兩,為十二銖錢,而我大漢盛行的臨苗四銖,宜陽四銖、東阿四銖、容邑四銖、下蔡四半等錢幣,顧名思義,只有雲氏一當五的三成分量,再加上雲氏一當五錢里的銅要比私鑄錢要高,因此,一當五並無剝奪百姓的想法。

  我西北理工認為,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此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績。

  並不比他統一六國的功績來的小。

  他還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六國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這對民生的促進是非常有利的。

  反觀我大漢,自開國以來依舊沿用秦半兩,官府卻沒有繼續鑄造新錢,以至於私鑄錢成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