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父偃笑道:「一個制度的形成,總要先能施行下去,然後再看結果慢慢調整,如果一次到位,卻不能實施,終究是空談。張公只說上戶,為何獨獨不提梁王,城陽王等諸侯?據某家所知,梁王府庫金銀珠貝堆積如山,堪比國庫,城陽王占據齊地過半,有魚鹽之利,豪奢之處陛下亦不能及,張公何時能夠打開這兩座府庫,某家就何時能夠重新整頓上戶,做到多者出而貧者入,最後達到天下大同的初願。」

  「雲氏致富在於生產,而非掠奪,中大夫在制定國策之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生產富國,掠奪瘠國,生產納眾人之力無中生有,讓世上的貨物,糧食多起來。而梁王,城陽王之流納天下資財為一人用,奪百姓口中食專肥一人,僅此一點來看,高下立判!」

  張湯並不在乎主父偃的攻擊,他的官職較為主父偃高,雖說主父偃有一年四次升遷的恩寵,說到底還是根基太淺。

  而《推恩令》一出,天下勛貴恨主父偃如恨寇讎,這樣的人或許能夠得用於一時,卻不會長久。

  看罷桑蠶作坊,主父偃又被張湯帶去了養雞,養鴨子,養鵝,養豬,養羊的山腳。

  主父偃僅僅看了一眼羊群就皺眉道:「此處已經離開了雲氏地界!」

  張湯笑道:「陛下不許百姓占有上林苑之地,卻准許百姓在上林苑自謀活路,羊群遊走上林苑,索取者不過野草而已,並無占地之實,中大夫為何苛求焉?」

  主父偃瞄了羊群一眼就對張湯道:「羊不下三百!」

  路過豬圈,主父偃再一次對張湯道:「豕不下兩百!」

  張湯微笑不語,轉瞬間兩人來到了雞舍,張湯笑道:「卻不知雞鴨幾何?」

  主父偃長出一口氣道:「雲氏竟然豪富至此!」

  張湯大笑道:「中大夫以為的豪奢,在雲氏家主看來,不過是剛剛吃飽罷了。某家之所以處處維護雲氏,一來是人才難得,與雲氏親近是為了就近監視,修正,免得他行差踏錯。二來,某家也想看看雲氏的少年家主,憑藉麾下四百餘僕婦童子能走到那一步,更想看看他說的共同富裕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主父偃再看看雲氏池塘里的大鵝,鴨子,搖頭道:「某家自幼隨父耕種,卻看不懂雲氏所作所為,難道說,只要大規模的飼養家禽就能致富?這些家禽每日消耗的糧食並非少數,一飲一啄之下,家禽多了,糧食卻少了,雲氏何來如許多的糧食飼養雞豕?」

  張湯搖頭道:「某家也沒有看懂,雲氏自去年秋收之後就再無購糧之舉,而雞豕數量卻遠比去年為多。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還要看他家裡的糧食能否支撐到秋收,如果不能,則算不得好事。」

  主父偃喟嘆一聲道:「張公口口聲聲要我等待秋日再論雲氏之事,難道就是為了一個答案嗎?」

  張湯無聲的笑了一下,並不打算告訴主父偃,真正想看雲氏生產過程跟結果的人,其實是陛下。

  陛下更想看跟隨雲氏一起飼養家禽,耕種土地的長門宮是否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不管主父偃想幹什麼,張湯都清楚的知道,一旦雲氏的生產模式可以轉嫁,並維持一定的效果,對大漢國的農事,將是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第五章 隔空傳話

  官員最大的樂趣就是眼看著自己的競爭對手一步步走進泥沼而不自知。

  這比娶新婦,喝老酒,更讓人心曠神怡。

  新的王朝自然是要有新的氣象,官員去陳出新也是自然。

  職位就那麼多,能少一個就少一個,是好事!

  章台宮的使者來雲家拉雞蛋,鵝蛋的時候,張湯,主父偃就在一邊看著,雲氏賈人張石忙著清算貨物,計算售價。雲家的大管事梁翁親熱的拉著使者的手不斷地說著感謝的話。

  張湯,主父偃卻很清楚的看到,使者原本輕飄飄的袖子猛地變沉了,使者笑著抖抖袍袖,袖子上那塊明顯的凸起就不見了。

  主父偃用肩膀頂頂張湯道:「這應該有二兩好銀吧?見惡視而不見可不是你中尉府的風格。」

  張湯笑道:「某家剛剛交卸了中尉府的差事,還沒有接廷尉府,如今正賦閒在家,名不正,言不順,你讓某家拿什麼去管制?」

  主父偃皺眉道:「貪贓受賄,這也太猖狂了!」

  張湯不以為然的道:「雲氏售賣雞蛋,鵝蛋的售價已經比章台宮往日購買蛋類的價格低了四成,而這些貨物全是新鮮的好貨物,沒有以次充好之嫌,人家買賣雙方有點銀錢來往,也是人之常情,某家不以為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律法。」

  主父偃奇道:「張公何時變得如此好說話了?」

  張湯笑而不語。

  主父偃自然不會明白張湯心中的憂慮,當年在廢除陳皇后的事情上,他張湯可是皇帝派處的馬前卒。

  原以為陳皇后的下場除過一死之外再無它途。

  沒想到陳阿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便犯下了巫蠱之禍,依舊平安逃脫不說,現在反而有重登皇后之位的可能,這讓張湯如何不感到膽戰心驚。

  好在陳皇后現在似乎很忙,沒有對付他的意思,這個時候,張湯即便是再大膽,也不敢主動去撩撥重新獲得皇帝恩寵的陳阿嬌。

  主父偃只是瞄一眼拉錢的車子車轍的深度,就大致推算出來了這一次交易的成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