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虎現在根本就不往太宰身邊湊,總喜歡膩在雲琅的身邊,除非不得已,它是萬萬不會靠近太宰的。

  即將入冬的時候,雲琅在樹林子裡發現了一些苦楝,剝皮曬乾之後熬成了湯藥,將老虎全身上下用苦楝皮藥汁洗涮了七八遍,最終除掉了它身上的寄生蟲。

  寒冷的冬天,可以跟老虎睡在一張床上,不但安全,還非常的溫暖。

  冬天的老虎皮如同緞子一般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輝,就是雲琅還要教會這傢伙不要隨便用舌頭去舔他,這傢伙的舌頭上滿是倒刺,舔一口像是被砂紙摩擦過一般難受。

  母鹿自然不能繼續留在乾淨的石屋裡,隨地大便這種事調教了它無數次都沒有學會。

  進入冬天之後,雲琅的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石屋子也在一點點的發生著變化。

  先是有了兩張大床,床腳是粗大的木料,即便是雲琅與老虎同睡一床,也不擔心會把床壓塌。

  後來又多了一個巨大的木頭架子,雲琅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把所有的竹簡,木牘堆放在上面,想要把這些竹簡木牘按照時間整理整齊,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

  石屋的外牆上,掛著滿滿一牆的臘肉,這都是老虎辛勤捕捉來的,被雲琅用鹽醃製之後,就成了他們過冬的口糧。

  太宰有一種奇怪的本事,那就是只要雲琅提出要求,他總能辦到,而且顯得非常輕鬆。

  比如鹽巴就是一例。

  鹽巴在沒有工業化生產以前,從來都是金貴的貨物,更別說這個原始的時代了。

  可是,太宰一次性就給雲琅扛來了滿滿一皮口袋鹽巴,還是最好的精鹽,雪白如霜。

  秋日的獵物很肥,雲琅熬製了很多葷油,其中以野豬油最多。

  儲存在一個半人高的罐子裡,足夠兩人吃大半年的。

  石屋外面飄著雪花,雲琅正在非常認真地從一堆發霉的白米中間挑選可以食用的部分。

  這是一堆陳米,放置的時間應該很久了,旁邊還有一些沒有脫殼的穀子,只是沒了金燦燦的顏色,變得有些暗黃,雲琅搓開之后里面的米粒要比外面的這些陳米好的太多了。

  第十一章 反漢復秦?

  對雲琅來說,太宰就是一個類似多拉愛蒙一般的存在。

  只有一點不太好,這傢伙拿來的東西都是舊的,全部都是舊的好東西。

  雲琅儘量不去想這些東西的來路,他擔心一旦自己弄明白了,太宰可能會殺人滅口。

  山裡的生活是富足的,這中間離不開雲琅不懈的努力。

  干蘑菇,干野菜,臘肉,香料,他們的餐桌上甚至多了一個半瓷的盤子,這是雲琅無意中找到了一點高嶺土,試驗著在柴窯裡面燒出來的。

  當初找來高嶺土的時候,太宰還說這種土可以吃……

  雲琅當然知道這種土可以吃,只是吃過這種土的人最後都會死,他另外有一個慘烈的名字叫做觀音土。

  太宰還興致勃勃的跟雲琅介紹了一些高人靠吃觀音土最後成仙的經過,看得出來,他非常的羨慕。

  雲琅覺得自己以後要是想弄死太宰,不用下毒,只要把高嶺土磨成粉末給他吃就足夠了。

  直到現在,太宰在雲琅面前暴露的秘密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雲琅只需要做一點簡單的歸納總結,就能判斷出大部分的事實。

  不過,他現在沒有做好出山與別人見面的準備,這是一個不同於他過往的世界,這裡有這裡的規則,對於這裡的生存規則,雲琅還太陌生了,一個與所有人都格格不入的人,在這個時代,被殺死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結果。

  大雪封山的日子裡,整理簡牘,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這裡有堆積如山的簡牘,每一片簡牘上正反面都寫滿了文字。

  雲琅辨識的非常困難,小篆的字體一個個非常的相似,稍微不注意,就會看錯,看錯一個字的後果就是整部簡牘的閱讀順序就亂了。

  沒有什麼比整天泡在簡牘中學習小篆文字更快的方法了。

  其實,整個屋子裡的簡牘上記錄的內容,並不比一本半寸厚的書本多。

  裡面的信息內容卻廣博的太多了。

  簡牘上寫字很難,聽太宰說,以前都是用刀子刻字的,更難。

  於是,為了少費點製作簡牘的時間,簡牘上的文字就儘量的簡化,有時候簡化的連作者自己都弄不明白。

  尤其是一字多用,這就要見仁見智了,後人為什麼會對古代流傳下來的學問有無數種解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窮。

  太宰對雲琅嚴謹的治學精神還是非常滿意的,尤其是翻看了雲琅按照圖書館分類法整理歸類出來的簡牘,覺得非常方便找尋需要的記錄。

  身為大秦的太宰,他甚至要求雲琅把這種方便的歸類法書寫在簡牘上,好流傳於世。

  「就這個分類的法門,如果始皇帝還在,老夫就會諫言讓你來充當陛下的值更官。」

  「這是一個多少擔的官職?」

  「六百擔!」

  「能養活一家人不?」

  「大秦的縣令爵位大夫,一食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各一,肉食一盤,另有食邑百戶,各色雜絲五匹,你如果就任陛下值更官,食料俸祿加倍,由於是陛下近臣,獲得賞賜的機會要比旁人多得多。運氣好,甚至有各國敬獻的女子可以婚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