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樂王贊同,他們沒資格反對。”

  顧明暖不介意把安樂王擺出來,畢竟如今的皇族宗親離血統有點遠了,經過幾代傳承,不少人按照民間的算法,早已出了五服。

  除了當今新帝外,唯有安樂王同皇帝血統最近。

  至於先帝的其他活著的皇子,早早被趙太后打發去守皇陵,皇族宗正的位置直接按在安樂王頭上。

  誰也爭不過安樂王,哪怕他只有孩童的智商。

  畢竟誰都明白皇位最正統的繼承人該是安樂王。

  楚帝和紀太后謀害了英宗。

  蕭陽的手指輕輕敲打著膝蓋,大有深意的說道:“一會兒,我挨個找人談話,聽聽他們的意見,有反對的人最好當著我的面說,否則……那就永遠不要在太后下嫁上發表意見。”

  明明很和軟的話,顧明暖聽著心頭暗暗發涼,那群大臣縱然再大的膽子,在同燕王蕭陽當面談話時候,也不敢多說一句反對意見,畢竟燕王大張旗鼓操持太后下嫁的婚事已經是人盡皆知了。

  蕭陽明擺著逼著那些人在太后下嫁顧衍上閉嘴。

  現在不出聲,以後再出聲,蕭陽會認為他兩面三刀,看不起他,對其的懲罰會更加嚴厲。

  蕭陽完全是用鐵腕壓下反對意見。

  顧明暖親了親蕭陽的嘴角,“霸氣啊,我的夫君。”比皇帝還要霸道,皇帝不敢做的事,反倒沒有坐在皇位上的蕭陽做了。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真坐在皇位上的蕭陽反而不如現在‘任性’。

  坐在皇位上需要考量許多,蕭陽最多能保證納妃,委屈了顧明暖,無法威逼朝臣接受太后小嫁這件事,畢竟需要考慮一下皇帝的尊嚴。

  哪個皇帝能容忍太后下嫁?!

  顧明暖柔聲道:“辛苦你了,等他們成親後,我好好犒勞你。”

  “不必了。”蕭陽興致缺缺,“你欠我的太多了,你犒勞得過來嗎?”

  顧明暖臉一紅,嬌嗔道:“說得我時常耍賴似的。”著實她是虱子多了不怕癢,欠蕭陽的承諾多到顧明暖還不上啊。

  每次都信心滿滿伺候蕭陽,可最後哪一次都是癱軟在蕭陽懷裡,任由蕭陽‘侍奉’她。

  體力跟不上,技巧也不成。

  她……她還是閉著眼睛享受好了。

  蕭陽親了親她的額頭,“多給岳母準備點嫁妝,太后下嫁啊,曠古爍今,以後怕是不會再出現了,嫁妝少了,怎對得起這樁盛世?也省得你祖母挑理,我看你娘是一心都撲在政事上,唯有的一點點私下空閒又被岳父占據了,沒空想籌備婚禮。”

  顧明暖不得不承認蕭陽總結得很到位,娘親不是沒心思,根本就沒動那個準備嫁妝的心思。

  “其實我娘只要不把國朝當做嫁妝,朝臣的反對……”

  “呵呵。”

  蕭陽呵呵呵幾聲,“外面已經有人走岳父的路子了,娘娘為加重岳父的地位,頗有烽火戲諸侯為博紅顏一笑的荒唐,他們難道不明白岳父娶了娘娘,仍然坐不上皇位?小皇帝……他身邊的人是要多注意一點,我最怕就是成親當日,小皇帝那邊弄出么蛾子來。”

  雖然小皇帝身邊既有娘娘的人,也有蕭陽的人,但總有一些人按捺不住,非要借著小皇帝的名義生事。

  蕭陽甚至想過,是不是給小皇帝身邊人留下一點破綻,直接把蕭顧推上去?

  趙太后有句話說對了,蕭顧的出生意味著將來繼承皇位的人只能是他,旁人都不成,就算蕭陽不願意逼迫兒子,蕭陽麾下那群人甘心嗎?

  還有支持趙太后的朝臣,顧家上下的族人,以及謝珏所領導的謝家等貴胄。

  他們幾乎每個人都在趙太后攝政時候獲得好處,只要獲得利益,下一步最想得就是把利益傳承下去。

  將來被小皇帝翻盤,這些人的結果不一定比蕭越好。

  縱然蕭顧不想做皇帝,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會把他向皇位上推。

  蕭顧也是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人選。

  保證這些功臣們把富貴尊榮傳承下去。

  唯一讓蕭陽撓頭的問題是一旦兒子被推上去,他的身世必將大白天下,到時候他該如何面對太上夫人?

  又該怎麼繼續在蕭家待下去?

  他答應過父兄一直守護蕭家,顧明暖好似明白蕭陽的顧慮,低聲道:“我娘都已經嫁給我爹了,你說她還會在乎皇族姓什麼?直接姓蕭不就是了?當年英宗做出那樣的決定,未必就沒有親手斷絕皇朝江山的意思,畢竟英宗去得有點冤……只要平穩過渡,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老百姓只要能吃飽穿暖,他們不會在意向哪家皇帝磕頭。”

  “蕭家這些年為北地犧牲許多,雖是出了蕭越那樣人,但蕭家幾代的付出,足夠坐上皇位了。”

  顧明暖覺得不把歷代皇帝的陵寢刨了,蕭家完全可以坐穩江山。

  以前顧及娘親太后的身份,可嫁給她爹的娘娘,同國朝好似沒什麼關係了,頂天算是輔佐小皇帝的重臣而已。

  娘親手中的實力,以及手下的支持,足以保證她不是太后依然可以坐穩攝政的位置。

  蕭陽抬眼向歷代皇陵的方向看了看,“你不必給你娘準備嫁妝了,她這是以江山為陪嫁,嫁了岳父,卻把江山送給外孫。”

  顧明暖輕輕笑了起來,蕭陽總結得很到位。

  眼見蕭陽眉頭鬆緩開,顧明暖曉得蕭陽已有了決斷,安心靠在蕭陽身邊,“萬一我們將來又生出兒子來怎麼辦?”不怪顧明暖操心,以他們之間的黏糊勁,再有孕是必然的結果。

  蕭顧是長子,可萬一以後生出來天分更好的兒子呢。

  難道就因為他晚出生就剝奪他登上皇位的可能?

  “世界很大,底盤很多,你生多少個兒子,我都能給他們安排好。”

  蕭陽不會剝奪兒子們向上的野心,沒有野心也不能稱之為男人!

  沒有野心,更不會努力學習,練習本事。

  他絕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紈絝。

  只要兒子們有稱王稱霸的心思,他就會留給兒子一塊自由發揮的底盤。

  何況……蕭陽不願小暖生得太多,再生兩胎就好。

  生得孩子太多,對小暖的身體是極大的損耗,蕭陽可是清楚的記得,小暖生蕭顧時的兇險,直到現在他想到還一陣陣的後怕。

  他已經暗暗詢問神醫避孕這些事了,一直沒有告訴小暖,以後他也不準備告訴她。

  畢竟小暖一直很想要很多很多的孩子。

  不告訴她,神醫說過男人一樣可以,甚至男人服藥比女人更方便,麻煩小很多。

  蕭陽本身有深厚的內功,身體底子比小暖強上不是一星半點,自然而然他來做避孕的事更好。

  *****

  燕王坐在內閣辦公的地方,一個個召見朝廷上有頭臉的官員,每一個官員進門拜見燕王時,懷裡似揣了一隻兔子,膽戰心驚的,出門後,一個個多是抹去額頭上的汗水,臉色煞白,腳底虛懸,渾渾噩噩好似沒睡醒。

  一直在側殿辦公的首輔顧誠聽著動靜,估算蕭陽還需要召見多少官員?

  不過三日,朝廷上的官員都在燕王面前表過態,支持太后下嫁顧王爺……在燕王強勢面前,哪怕最為迂腐的衛道士也服軟了。

  沒有辦法,燕王的凶名太勝。

  沒有兵權,沒有人脈,憑什麼同燕王斗?

  在蕭陽問話時,偶爾出現幾個不贊同太后下嫁,蕭陽只是輕輕敲擊桌面,再問一句,‘反對太后下嫁,你果真想好了?’

  蕭陽並沒有帶很多兵士,可每個人都感到從心往外的寒意,眼前的燕王毫不忌諱刀頭染血,他們何必為已經死了先帝丟掉性命?

  約談過後,趙太后收到了一份官員集體上書,支持太后娘娘下嫁顧衍!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趙太后捏著這份幾乎雲集所有朝臣的情願奏摺,沉默許久,煞有介事看了眼宗室方向,“你們也贊同哀家的婚事?”

  “您嫁給顧衍很好啊,我喜歡顧衍,以後都是家人了。”

  安樂王屁顛屁顛舉起雙臂,口中歡呼著表達支持歡喜之意。

  跟在安樂王身後的宗室子弟耷拉著腦袋,哭喪著臉龐,在強權面前,他們能說什麼?

  他們的反對有用嗎?

  早在英宗病逝後,皇族便不負往日的尊嚴體面。

  隨著楚帝屢次犯錯,朝廷上的重臣越來越多,皇族的空間進步被壓縮,人人都不再把黃子龍孫當回事,趙太后輔政後,皇族子弟只能苟延殘喘了。

  太后下嫁是皇族的恥辱,可是如今國朝都是朝不保夕,惹惱趙太后說不得坐在龍椅上那個女人直接稱帝了,他們豈不是成了前朝餘孽?

  現在起碼吃喝用度不愁,做了前朝餘孽命都不定保住。

  何況江山弄成這樣,楚帝是要擔負起主要責任的,同他們這些只是吃閒飯的宗室子弟何干?

  列祖列宗要怪罪也該去找楚帝。

  楚帝當初拆散了趙秀兒和顧衍,如今人家正經夫妻破鏡重圓,道理也說得通。

  “哀家當你們默認了。”趙太后讚許看了蕭陽眼,把摺子放在旁,臉龐上露出抹嬌羞,“此事,哀家還要斟酌斟酌。”

  還斟酌個毛?!

  朝臣中有情緒激動的恨不得立刻跳出來,好在有同僚拽住了他,示意冷靜,很明顯太后娘娘接到封奏摺不甘心啊。

  等消息傳開,各督撫封疆大吏上表後,趙太后才能點頭下嫁。

  太后娘娘明顯是讓整個天下都知道這樁婚事。

  簡直就是糊了皇族臉的……口水。

  趙太后借著把自己嫁出去的事實,再次貶低皇族,壓縮皇族的威信和地位,別看小皇帝還坐在龍椅上,趙太后隨時都有可能廢掉他。

  沒幾年許是國朝就滅亡了。

  朝臣們心頭有幾分不是滋味,可他們各有各的派系,各有各的忠心對象,真正對國朝有幾分認同和忠心?

  更多人想到趙太后嫁給顧衍後,皇位會不會落入……還是要看燕王啊。

  趙太后唯的親生女兒就是燕王妃。

  燕王本身又有定鼎天下的實力,把皇位交給女婿也不是不可能。

  誰都明白趙太后有多疼女兒。

  顧衍兩個兒子反倒是……沒什麼機會了。

  畢竟趙太后是繼母,嗯,有腦袋靈活的大臣想到種可能,沒準那對雙生子就是趙秀兒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