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了這位盟主,蠻夷諸部會重新陷入爭權奪利的分裂狀態,甚至比以前還要彼此仇恨,畢竟他們都看到了整合在一起的好處,甚至可以說看到了成為盟主的崇高地位。

  無需蕭陽挑撥,他們就會打起來。

  蕭陽完全可以憑著蠻夷諸部內亂一舉蕩平國朝在關外的隱患,令中原再不受外族的武力威脅,開疆拓土,一戰定天下。

  一直以來,蕭陽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施行,特意立了幾個玄門高人,這些高人就是讓蠻夷盟主現身的誘餌,畢竟以蠻夷盟主的聰明肯定會找高人改善糙原降雨少,水糙乾涸的難題,蠻夷比中原百姓更容易相信這些高人。

  蠻夷盟主把高人找去,也有利於為他平添一抹神奇的光環,可借高人的口說出,他就是上蒼降下的帶領蠻夷走向輝煌的那個人!

  誘餌撒了好幾個,偏偏蠻夷盟主找上蕭陽最在意的顧明暖。

  聽到……聽到背叛蠻夷盟主的人帶回來的消息後,蕭陽恨不得掐死當初制定完整計劃的自己,小暖再因他而陷入危險之中。

  不過好在他知曉蠻夷盟主的身份,明白那人絕對不會在沒見到他之前,就對小暖不利。

  “出賣我的人是顧征,是他吧。”蠻夷男人冷笑,目光四處遊走,好似要找出忘恩負義的叛徒,“我救了他的性命,給他尊嚴體面,他竟然背叛我?”

  “中原偽君子,顧征,你給我滾出來!”

  “果然,你們中原人都是虛偽的。”

  男人高聲音叫囂,好似受了不少的委屈。

  顧明暖聽到顧征的名字稍稍一愣,其中還有顧征的功勞嗎?

  也是,上輩子顧征也是寧可戰死也不投降的,哪怕其中有姜氏的逼迫和強壓,但顧征受顧家教養培養多年,總不會在大是大非上一錯再錯。

  他開始應該是被蕭越利用了,或是被蕭越拿話糊弄住,才同蠻夷相交,後來發現蕭越的真實意圖,差一點背著漢jian的罪名被滅口,顧征既然把證據交到顧明菀手中,定然有所覺悟。

  果然,他失去蹤跡,最後卻跟在了蠻夷盟主身邊。

  其中的艱辛不足為外人道。

  “真是好笑,你也知道他姓顧,縱然離開南陽顧家,他的心和靈魂都是嚮往顧家的,把自己當做中原人。”

  顧明暖自覺為顧征說兩句,誰沒有被權利沖昏頭腦的時候?

  誰沒有做過錯事?!

  當初之所以把顧征趕出家族,縱有顧征做錯事的原因,更多是顧明暖的私心,不願被顧征連累,不願意讓蕭越的陰謀得逞。

  如今局面已經大不一樣了,蕭越已經失敗,顧家能容得下詐死改名換姓的顧明菀,也不是不能讓迷途知返的顧征重新回歸顧家。

  顧明暖不是一個胸襟很大的人,但也絕不是個小心眼的,巴不得所有親戚都不如自己。

  有顧征在,對長房也是個交代。

  在南陽顧家沒人能威脅到父親的地位,哪怕是即將就任首輔的顧誠都做不到。

  以顧征的眼力和心機也不至於看不清局面,顧衍不可怕,可怕得是保護顧衍的人啊。

  “說他忘恩負義,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忘恩負義之輩。”顧明暖語氣凝重,眼角眉梢流出一抹濃濃的嘲諷,“你忘了是誰養大的你?是誰教養你?是誰讓你成才?嚴師出高徒這句話你沒聽說過?就算你誤會了師長同蕭陽,中原百姓可得罪了你,你幫著外族入侵中原,似你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根本就沒資格抱怨,你父親在天之靈都會為你羞愧。”

  父親是哪一族,孩子就是哪一族的。

  既然他被成為遺孤,他父親肯定也是征戰喪命的將士,否則蕭陽也不會把一個蠻夷女人生的孩子放到自己身邊培養,甚至想過委以重任。

  中原百姓也不是人人都好,混血的孩子定然會受到一些歧視非議,可這些構不成他背叛的理由。

  他成為蠻夷盟主,積極備戰,表明是對中原有所企圖,歸根到底不是為當年受的委屈報仇,而是想要中原的天下,想要權勢富貴罷了。

  “你不必左顧右盼,顧征留在京城,留在了南陽顧家,他沒有來。不是他不干見你,對顧征而言向顧家懺悔比任何事都重要。”蕭陽神色淡然,再不會為背叛而心情不好,不值得,面前的人根本不值得他再費心思,“你也不用想著在我面前逃離,接應你的人馬已經被我派去的人分割包圍了。”

  男人面部肌肉微微抽搐,再多的算計終究比不過蕭陽,如同他在求學之時,蕭陽輕輕鬆鬆就能碾壓他,師長們所有讚譽都加在蕭陽身上。

  這些年,他覺得自己有資格同蕭陽一戰,誰知還沒交手,他又敗了!

  蕭陽出現在他面前,他就該明白,一切已經結束了,他逃不掉,蕭陽不會再給他任何的機會。

  “我……我只想問一句話,你是如何找到這條路的?旁人不可能知道,顧征也是不知道的,他能帶給你的消息只是我的身份,這條直通關外的路到底是誰告訴你的?”男人怔怔望著蕭陽,這條道路也是他最大的底牌和秘密,為得到這條路,他幾乎耗費了十年的光景,一步步推演出來。

  也是他認為能比蕭陽強的最大底氣。

  可蕭陽卻出現在了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蕭陽好似也知道這條秘密通道。

  蕭陽雲淡風輕的回道:“這條秘密通道不是今日才有,在國朝開國時就有了,是太祖皇帝命人秘密修建的,只是道路沒修好,太祖便去世了,這條路成了秘密,再無人提起。我曾經見過寧侯,他在臨死前把地圖交給了我,期望我善用,完成太祖不曾完成的剿滅蠻夷的大業。”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顧明暖恍然大悟,原來寧侯臨終前交給蕭陽的東西是一份地圖。

  直接通向關外的地圖。

  一份在開國的秘密地圖,可以誰得到這份地圖,誰就等同於繼承太祖未完成的志向。

  在前世,顧明暖從未見過或是在寧侯府上聽過寧侯有這麼一份地圖。

  也不知是前世寧侯沒有,還是他沒在找到適合的人,這條秘道隨著寧侯的去世一同埋入地下。

  顧明暖發覺自己好似從未看清楚一直纏綿病榻,對妻兒束手無策的寧侯。

  今生寧侯最後把地圖交給蕭陽,說明他的眼力正經不凡。

  再沒比蕭陽更適合的人了。

  莫怪在寧侯去世後,蕭陽幫李玉承襲爵位,給寧侯李家留了一線生機,不單是衝著李玉泄露被掠走意圖對顧明暖不利的原因。

  蕭陽本就不是個願意欠旁人人情的。

  他對寧侯一脈的關照更多是因寧侯最後這份禮物。

  倘若他沒有得到地圖,寧侯李家……縱然李玉表現得再好,蕭陽也不會對李家過多關注,李家註定被奪爵,徹底衰落下去。

  前世是顧明暖借用自己身份保住了李家,今生寧侯利用最後的秘密換得李玉遠離紛爭,太平度日。

  不說郭小姐最後捨棄李玉,其實兩輩子李玉都過得很不錯,前世李玉玩了一輩子,今生他在江南過得輕鬆自在,有銀錢,有地位,有蕭陽的關照,沒有誰會主動招惹李玉。

  經過一番錘鍊的李玉早已經褪去青澀,紈絝之氣,變得沉穩練達,著眼於實際,少了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天真固執,

  聽說他已經成為江南頗有名聲的才子,引得不少佳人側目。

  只是他好似無意再續弦,收了幾個寒門出身的弟子,專心教導他們,指望他們將來為他養老送終。

  他寫了不少的詩篇,遊記,頗得文人推崇。

  書法造詣已經自成一家,很有特色。

  顧明暖相信後世人會記得李玉,誦讀他寫的詩篇,臨摹他的書法筆跡。

  “好,好,好,我輸了,輸得心服口服!”

  對蕭陽,他是徹底服氣了,不僅有才,運氣也好,他自以為是的必殺底牌,竟對蕭陽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一切都是蕭陽的布局,唯一讓蕭陽意外得是他劫走顧明暖。

  他認為自己所作所為能瞞住蕭陽,其實都在蕭陽劃定的框框內,蕭陽為乾脆利落解決麻煩,真真是煞費苦心,連顧明暖都利用,不管蕭陽怎麼說,他始終懷疑,顧明暖就是誘餌。

  可是他如何挑撥,奈何顧明暖不在意。

  “你想如何對我?殺了我?”

  “我早說過,你不得好死!”

  蕭陽斷然不會因為他主動認輸就心慈手軟,不說他當年背叛了自己的期望和信任,就說他明明吃著漢人的糧食長大,受過漢人的教養,還存著進軍中原的心思,蕭陽就不可能只單單讓他死了那麼簡單。

  尤其是他把主意打到顧明暖頭上,等同於他碰觸到蕭陽最大的一塊逆鱗。

  眼見著男人把刀架在脖子上,好似不受蕭陽的侮辱,他了解蕭陽,自盡絕對比落在蕭陽手中更好。

  最後能讓蕭陽試算一把,他提前結束自己的性命也挺好的。

  想一想有覺得自己悲哀,只能用自己的性命令蕭陽意外。

  他的失敗怪不到天命上頭,輸給蕭陽的層層布局,一步步推進,令他無法選擇,只能最後奮起一搏。

  甚至他生不起既生瑜,何生亮的不平感。

  他同蕭陽就不是一個層面的對手!

  無論從心機還是謀略上都比蕭陽差了不少,至於運氣……不提也罷,畢竟他能從無名小卒成為蠻夷共推的盟主,並坐穩盟主的位置,運氣不可謂不好。

  當,他手臂一麻,拿不住刀,眼前一黑,一頭栽倒地上,奇蹟得是縱然渾身無力,連咬舌自盡都做不到,可他偏偏意識很清醒,聽得清蕭陽的話語,“你沒有認識到錯誤,怎能輕易讓你死了?何況你把我說過的話當做耳邊風,吹過就算了?”

  蕭陽說過什麼?

  是讓他放開心胸?

  還是督促他多學學多看看?

  “我說過,你將不得好死!”蕭陽催動胯下駿馬,緩緩來到倒地的男人身邊,居高臨下的說道:“你比蕭越更讓我痛恨!”

  蕭越到底還是利用蠻夷居多。

  可眼前的人卻是真正想著帶領蠻夷入侵中原,甚至想過黃袍加身,讓外族入主中原。

  例數歷史上有蠻夷建立的朝廷,每一次不是對中原文化的摧殘?

  中原引以為傲便是底蘊和文明,蕭陽絕不容許在他生活的時代出現退步。

  他想過容納肯漢化的蠻夷,是在漢人的體制下,而不是讓蠻夷破壞原本的文化和中原底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