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海蘭珠的淚水打濕了皇太極的肩頭,到底是誰不懂情?嗚咽的斷斷續續的說道:“皇太極——對不起——”

  “好了,好了,別哭了。”皇太極讓海蘭珠坐在自己腿上,拇指擦著她的眼淚,疼惜的說道:“是朕做得不好,海蘭珠,別哭了。”

  海蘭珠的眼淚越流越多,不是他不好,而是自己,慢慢地闔上眼,只能不停地重複著:“對不起,對不起。”

  第三百九十二章 誓廢陋習

  帝寵深厚的皇后海蘭珠因纏足而暴怒,大清皇帝皇太極頒布詔書大清治下廢除纏足的陋習,源自北宋又經歷明朝興盛的纏足一下子被廢除,引起的動盪自然不小,始作俑者海蘭珠身上承擔的壓力同樣不小,漢大臣的反對、旁人的不理解都沒有讓她退卻,海蘭珠明白,只要稍稍露出猶豫就會前功盡棄。

  翌日,凡是反對廢除纏足的漢大臣府門口站著幾名手持皇后令牌纏足經驗豐富的嬤嬤,見到府中的老爺笑道:“奉皇后娘娘鳳喻,伺候老爺纏足。”

  沒等他們反映過來,嬤嬤身邊的侍衛上前二話不說,綁了大臣,讓纏足的嬤嬤行纏足之法,大臣看見面前擺著的纏足用具,心中發慌,“士可殺不可辱,臣要見皇上,皇后娘娘行的是禍國殃民之事——是禍水紅顏——啊——是禍水——啊——”

  纏足嬤嬤下手不輕,他們又都是成年人,自然要比幼時少女更疼,大臣眼淚橫流,俗話說十指連心,幾乎將腳趾骨打碎的錐心疼痛他根本承受不住,不消片刻便泣不成言,再也顧不得怒罵海蘭珠,疼痛得幾乎昏厥過去,他的夫人小妾不敢上前,淒淒哀哀的哭泣著,她們都是經歷過纏足痛苦的,自然曉得其中滋味,“老爺,您——老爺——”

  等到纏足完畢,旁邊的侍衛說道:“奉皇上命令,三寸金蓮不成不得出門上朝,皇上讓卑職留在你府中,另外,娘娘說了,您在府纏足一樣有俸銀,您儘管放心就是。”

  這幾句話讓纏足的大臣徹底暈了過去,可是雙足的疼痛讓他很快的清醒過來,尤其聽見嬤嬤的話——“大人的腳還是有些硬,實在不成,去掉一塊骨頭,定能達到三寸,皇后娘娘定會滿意。”

  這日之後,整個京城都轟動了,纏足嬤嬤們行動起來為這些大臣們纏足,使得所有的人都明白皇后娘娘的決心,而冒死勸諫的大臣卻被皇太極重責,趕回家去。

  半月之後,那些因反對而被強迫纏足的大臣文人也都老實下來,紛紛忍痛上書認錯,皇太極隨意的看了兩本,感慨的說道:“他們都是不打到腳上就不曉得疼,哼,還是皇后這招有用。”

  “皇上,臣弟也明白娘娘此舉的深意,只是您——”多鐸是最清楚皇太極對海蘭珠疼愛之人,卻也同樣明白皇太極心思深不可測,皇太極鍾情海蘭珠不假,但也絕不會拿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只為討得紅顏一笑。

  “十五弟,外面的人不都言朕因美色誤國嗎?”皇太極眼裡透著深意,低聲說道:“朕疼海蘭珠是真,朕同時也想讓漢人接受咱們的習俗。”

  皇太極隨手翻動一本服軟的摺子,意味深長的笑道:“他們既然能接受廢除纏足,那將來——剃髮易服也不會引起太大的動盪,十五弟,朕的海蘭珠走出了另一條路,讓朕反思,不是只有砍頭殺人、血亣腥鎮亣壓才能——”

  “皇上,皇上。”內侍跑了進來,跪地道:“啟稟皇上,娘娘出事了。”

  皇太極一下子起身,焦急的問道:“海蘭珠到底出了什麼事?”

  “皇后娘娘接到了外面的消息,吐了一口血就不省人事——”

  皇太極推開尚未回稟完的內侍,邁開大步向關雎宮疾馳而去,多鐸眼裡閃過擔憂,靠近內侍輕聲問道:“皇后娘娘聽到了什麼消息?”

  “回豫親王,是——是——放足女子懸樑自盡的事情。”內侍小心翼翼的回答,多鐸攥緊了拳頭,向關雎宮方向走了幾步,卻慢慢地停住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掉頭出宮,海蘭珠,你不會被這點事擊垮的。

  當皇太極來到關雎宮時,海蘭珠已經清醒過來,在她身邊圍著婢女,皇太極說道:“都給朕閃開。”“是。”婢女退了出去,皇太極來到床榻前,海蘭珠的臉色煞白,嘴角還殘留著一絲血跡,往日明亮的雙眸黯淡無光,垂下來的睫毛雖然蓋住了眼底的哀傷,卻掩不住身上的憂傷以及更多的迷茫。

  “海蘭珠,朕的海蘭珠。”皇太極心疼得不行,在來時的路上已經問明白了海蘭珠吐血昏迷的原因,低聲安慰道:“是她們想不開,不關你的事。”

  “皇太極,我——我——我沒錯。”海蘭珠抓住了皇太極的手,眼角滾落淚珠,不停地重複著:“我沒錯,我沒有做錯,我沒錯。”

  皇太極拉起海蘭珠,讓她靠進自己的懷裡,像是哄受到驚嚇的小孩一樣,堅定的說道:“嗯,朕的海蘭珠沒錯。”

  海蘭珠淚水湧出,在他溫暖厚實的懷裡痛哭起來,皇太極心疼的安慰著:“別哭了,海蘭珠,哭壞了身子,朕會心疼的。”

  哭了許久,海蘭珠將心底的悲傷發泄出來,眼睛紅腫,坐直了身子,聲音低沉嗚咽,卻帶著更多的堅決:“皇太極,我海蘭珠不會放棄,廢除纏足的陋習,不能因為自盡女子而停止,哪怕被世人咒罵我也要繼續下去。”

  皇太極將海蘭珠耳邊的碎發攏在她耳後,指尖滑過她重現明亮火焰般的眼眸,笑道:“這才是科爾沁的明珠,朕寵眷一生的皇后海蘭珠,你儘管大膽去做,朕永遠站在你身後。”

  勾住皇太極的脖子,海蘭珠吻上了他的嘴唇,蜻蜓點水,淺嘗即止,卻格外的醉人,海蘭珠頭靠在皇太極的肩頭,低聲說道:“我不是樣樣出色拔尖的女子,也不想憑一己之力同整個——相抗衡,我其實也看不慣一夫多妻,看不慣三從四德,可是我——我從來都沒想過要改變這些,因為我性子懶散,更因為我明白,這些改變起來太困難,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只有纏足——我最恨的就是這點,所以哪怕我累了倦了,也不會放棄,我海蘭珠這輩子殺的人也不少,心疼因放腳而尋死的人,但並不會後悔,纏足殘害了多少女子?我不能讓這項陋習繼續下去,哪怕我只能撬動冰山的一角,我相信總有一日這座壓在女子身上的大山會崩塌。”

  皇太極欣賞疼惜的看著懷裡的海蘭珠,低笑道:“朕喜歡這樣的海蘭珠,驕傲、任性、肆意,朕的海蘭珠哪怕面對荊棘之路,也會拔劍斬斷荊棘。”

  誰都喜歡聽好話,尤其是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海蘭珠深吸一口氣,嘴角上揚,“我不會再莽撞行事,皇太極,是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低估了禮教對女子的束縛,三從四德,我也能用得上。”

  由於發生了三十多名女子因為放腳而懸樑自盡的事情,使得慢慢平息的廢除纏足的反對意見增多起來,大臣百姓的目光再次凝聚在關雎宮,凝聚在皇后海蘭珠的身上,所有人都在猜測,皇后娘娘是會妥協,還是繼續固執己見?

  波瀾不驚的十日過去了,關雎宮不見一絲的動靜,外界放足的事情好像停止了下來,可還沒等那些迂腐的文人歡呼勝利,海蘭珠再次出招,她親自訓練出來的嬤嬤宣傳隊誕生了。

  這些能言善說又被海蘭珠仔細地調亣教過的嬤嬤們自然更能抓住女子的心思,這些嬤嬤持著皇后娘娘的令牌走府串宅,說著放腳的好處,讓那些因為放腳整日哭哭啼啼仿佛天塌地陷的女子,有了訴說委屈的人,在談話中,也有女子向嬤嬤懇求,請求皇后娘娘繼續讓她們纏足,更有人怒罵皇后海蘭珠不守婦道,不講貞潔,是紅顏禍水,妖孽惑國,而同她們對坐的嬤嬤也不惱,更不會讓守在外面的侍衛進來治她們怒罵皇后的大不敬之罪。

  嬤嬤只是淡淡的說道:“三從四德,講究出嫁從夫,府上的大人都對放足沒有意見,你們這些熟讀三從四德的反而不曉得從夫命?皇后娘娘說了,你們哪個再因為放足而尋死,娘娘也不怪你們,只是你們的兒子孫子,仕途就此斷絕;府上田賦稅賦加重兩成;而你們的丈夫,由於沒有看管好你們,違背皇后娘娘的旨意,每日重責十軍棍。”

  “這——這——”有心尋死守節的女子再尋死就要衡量清楚了,這畢竟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事情,關係到子孫後代,家族昌盛,而有心仕途的士大夫,私下裡也嚴防死守,怒罵也好,勸解也好,再也不敢讓自己的妻子懸樑自盡,放足在權貴階層慢慢地展開,逐漸的擴散到整個大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