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九十六章

  廣袤的糙原,白色的帳篷錯落有致的分布著,來往馬蹄聲響,馬匹的嘶鳴聲不絕於耳,在金頂大帳中,匈奴單于伊稚斜摟著閼氏南宮公主調笑著,在主座的兩側,粗狂的匈奴貴族陪坐,伊稚斜身邊的一名瘦乾的做漢人打扮的人拿著酒杯飲酒,小小的眼睛露出狠毒的精光,如同毒蛇一樣,使人害怕,他就是匈奴軍師背叛大漢的中行悅,也是伊稚斜最看重和信任的人,為伊稚斜謀逆奪得單于之位,立下汗馬功勞,同樣也是南宮公主最恨的人,就是中行悅給冒頓單于出謀劃策,漢景帝才不得不將親生女兒南宮公主嫁到匈奴,況且南宮公主的親生兒子雖然死在漢軍手中,但是同樣是中行悅給伊稚斜出的主意。

  健康嬌美的女奴舞動著身軀,酒宴正酣,帳篷外跑來匈奴兵,將長安的信函交給伊稚斜後退到一旁,伊稚斜放開南宮公主,打開信函一看,瞪大眼睛,“大膽的衛青,竟然敢襲擊匈奴王庭?本單于定會讓他有來無回。”伊稚斜的憤怒吼聲,使得宴會停頓下,難道衛青要攻打匈奴王庭,他是不是傻了?南宮公主心頭一跳,會來王庭嗎?她還能回到大漢去嗎?南宮公主做夢都想重回大漢。

  伊稚斜看完書信後,入鷹一樣的目光瞥了一眼中行悅,將書信撕得粉碎,揮退了跳舞的女奴,對南宮公主說道:“閼氏先回去,本單于稍後再去你的帳篷。”

  “是。”南宮公主只能離開,伊稚斜開始部署衛青來襲的防範,並且派人調動河套糙原上的左右牯力王,嚴防死守,命令守衛王庭的匈奴兵打起精神,伊稚斜抽出鋼刀怒吼道:“消滅衛青兵團,給大漢皇帝一個教訓,讓大漢知道被崑崙神眷顧的匈奴人是不可戰神的。”

  兩邊的匈奴將領,單膝跪地,展開雙臂高喊:“崑崙神,崑崙神,大匈奴,打匈奴。”

  中行悅即便身處匈奴,對於匈奴的信仰是看不上的,所以只有他還像往日一般的坐著,若放在平常伊稚斜並不會懷疑,可是放在此時,書信上可是說了中行悅有可能重新歸漢的事情,伊稚斜是相信劉陵打探情報的能力的,伊稚斜會這麼相信劉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得來的消息都是準確的,讓他得了不少的好處,況且淮南王劉安有把柄在伊稚斜手上,若是惹毛了伊稚斜,將劉安私通匈奴的事情抖出去,劉安會被天下人唾罵,更別說推翻劉徹的帝位了,能不能活著都是兩說的。

  “中行悅,你覺得本單于的布防安排的如何?”

  中行悅放下酒杯,貓腰站起,弓著身子,渾身上下透滿了腐氣,“大單于,我不覺得衛青此時會攻打匈奴王庭,恐怕是大漢的聲東擊西之策。”

  “哦?你你說衛青軍團會打哪?”伊稚斜撇嘴,仿佛很感興趣,中行悅能在匈奴立足,察言觀色的本事很強,他同樣知道自己是漢人,伊稚斜很難完全的相信他,此時他不能多說,咳嗽了兩句,聲音沙啞:“大單于說得也對,是我想多了,崑崙神會保佑您的。”

  留得青山拿在不怕沒柴燒,中行悅篤定衛青不會襲擊匈奴王廷,他們是安全的,至於衛青會到哪,中行悅即便擅長詭計,在軍事部署上,並不大精通,只要有了結果,衛青不曾到達匈奴王庭,對中行悅有點懷疑的伊稚斜會慢慢的消除懷疑,會更信任他,中行悅喊了兩嗓子崑崙神,伊稚斜將懷疑放在心中,暗自吩咐人看著中行悅,等到戰事結束後,再處置中行悅。

  衛青帶著三萬騎兵出塞,長途奔襲,在廣袤的糙原上,繞過了匈奴人的搜索,直奔河套糙原,按照漢武帝劉徹制定下來的行軍路線,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河套糙原,只有河套糙原重新落到大漢手中,才會徹底的解開甘泉烽火,摘掉懸在大漢都城長安頭上的利劍,匈奴人也不會毫無顧忌的再次頻頻叩邊,沉痛打擊匈奴騎兵的狂妄。

  “將軍,車騎將軍,前面就是匈奴左牯力王所部,他們的部署同咱們得到的情報不大一眼,屬下看著有部分的匈奴兵不見去向,不知調到何方?”

  探馬回報,坐在馬上的衛青沉思半晌,琢磨不透其中的關節,可能是被李廣吸引了主意力?衛青暗自搖頭,李廣恐怕是又迷路了,衛青弄不明白,英勇善戰的李廣即便有了嚮導,還總是迷失路徑,到底是他命不好?還是他本來就是路痴?情況容不得衛青多想,殲滅左牯力王才是最要緊得,善於隨即應變,戰法靈活又不會迷途的衛青,抽出寶劍,喊道:“奪回河套糙原,隨我沖。”

  漢軍天降,徹底的衝散了一直認為衛青會攻打匈奴王庭的左牯力王所部,繳獲牛羊輜重許多,衛青一邊讓人將這些戰利品送回長安,一邊不會戀戰,長途奔襲繞過左牯力王的地盤,以極快的速度在匈奴人的還未完全反應過來的時候,擊破右牯力王,同樣大勝,兩場戰爭將水糙豐富的河套糙原重新奪回來,匈奴退向糙原深處。

  晨曦東升,紅火的太陽剛剛露出半邊臉,古老的長安尚未從寧靜的夜色中清醒過來,城門尚未完全開啟,一匹飛騎的馬蹄捲起黃色的塵土,兵士的背後背著三竿紅旗,打馬揚鞭:“紅翎捷報,紅翎捷報,河套大捷,河套大捷。”

  士兵的話震動了整個長安城,剛剛早起的百姓們都揉著耳朵,河套大捷?那河套糙原是重回大漢了?長安城再也不會受匈奴鐵騎之苦?百姓們轟動了,紛紛走上街頭高呼萬歲。

  大殿上的劉徹,攥著捷報手臂微微有點顫抖,眼裡稍顯濕潤,沉寂了多年,終於雪了漢恥,從高祖皇帝後,河套糙原再次重回大漢。大殿上的重臣,跪伏於劉徹面前,山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即便不贊同劉徹對匈奴用兵的大臣,此時也多有感慨,一個民族的脊樑始終用的是戰爭和鐵血,隱忍和求和會使一個民族喪事氣節,氣節喪事凝聚力也就沒了,漢武時期的大漢,應該是百姓最驕傲最有民族自豪感的一個封建時代。

  “賞,賞,賞。”劉徹連說了三個賞字,“車騎將軍衛青的功勞,朕不會忘,大漢律例,因戰功封侯。”

  “楊得意。”漢武帝一展衣袖,頭上的九龍冠輕顫,互相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劉徹朗聲道:“衛青加食邑2000戶,冊封衛青二子,三子為侯,並且…”

  劉徹掂量著手中的版塊虎符,下定決心道:“楊得意,你親自去塞上,宣讀朕的旨意,封衛青為大將軍,受大將軍印,賜宮中騎馬佩劍,步履上殿。”

  劉徹的手臂橫華一下,繼續道:“並百官重臣跪迎朕的大將軍衛青。”

  “遵旨。”楊得意領旨後,捧著大將軍印帶著聖旨去了塞上,百官重臣面面相視,吃驚於劉徹對衛青的豐厚的獎賞,雖然衛青功勞大,可是三子封侯?長子也就算了怎麼也有十周歲了,可是二子三子都尚在襁褓中,衛青本身的爵位幾乎等同於萬戶侯,只是少了區區500戶而已,更讓人眼紅的是大將軍的金印,自從漢高祖開始,大將軍的金印皇上不會輕易送出,大將軍手中執掌半塊虎符,相當於漢軍最高的統帥,有權調動整個大漢的軍隊,這種榮耀,是每個武將所想,不過大漢的大將軍結果沒有幾個好的,先有大將軍韓信被呂皇后給用計殺了,其後消滅諸呂的大驚軍死在漢文帝手中,漢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被景帝圈禁致死,當時的大將軍竇嬰,雖然現在還位居高位,可一方面他是竇太后的娘家人,另一方面竇嬰很聰明,力辭大將軍的官職,這才確保了平安。

  眾人紛紛猜測,衛青這位以騎奴出身的大將軍,會當幾天或者將來有什麼悽慘的結果?畢竟劉徹的翻臉無情,他們已經見得太多了,現在看著你好,什麼都成,一招看不上了,劉徹能誅滅其九族。

  河套大捷的消息片刻傳遍了後宮,美人夫人們紛紛濃妝艷抹打扮得異常妖嬈,就是為了迎合劉徹。劉曦看著面前擺放的各色飾品,器皿,絲綢等物,一看就是很珍貴的,問道:“這是怎麼回事?是父皇賞賜給我的?”

  “是的曦公主,是皇上賞給您的。”內侍太監討好的一笑,劉曦更糊塗了,“不是應該賞賜有功之臣嗎?我做了什麼?”

  “公主,霍侍中求見。”

  “讓他進來。”

  霍去病大步走進,看出劉曦的困惑,隨手拿出托盤上的玉飾,插在劉曦的頭上,打量了半晌贊道:“好看。”

  “是父皇讓你來的吧。”劉曦想要抬手將飾品除下,玉飾珍貴,可是很重,帶著並不大舒服,霍去病拉住劉曦的手腕,低聲道:“讓我在看看,曦公主,玉飾是最配你的。”

  “就你會說好話,快說,父皇讓你來做什麼?”劉曦冷冷的一哼,並未將玉飾除下,霍去病笑著點頭:”好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