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巧得很,我也要進城……”節南語氣沉穩,心裡打著幾個小風車輪,“同洲現下可還太平?”

  天下人皆知,大今南頌在同洲和談,雖然曾被成翔之事打斷,但和談重啟已有三個月。

  “想不到姑娘也關心時局。”延昱稍怔即答,“同洲和談結束,我朝與大今訂立友好盟約,這時盟書應已進了閣部,就等宰相蓋印,官家頒布聖旨,昭告天下。”

  節南聽延昱一帶而過,並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笑容愉悅,“那可真是大好消息。打了這些年的仗,人心惶惶,就怕南方也陷入戰亂,如今訂下友好盟約,總算能夠鬆口氣。”

  延昱笑道,“正是如此,江南仍可安逸。姑娘是江南人?”

  月娥來了,不過這回還帶著兩個小丫頭,淡定吩咐她們給節南送茶送點心,但延昱那桌卻由她親手侍奉。無論是月娥,還是倆丫頭,端茶遞水的動作劃一,不似尋常富家。

  節南看著,心想恐怕對方頗有來頭,垂眼喝了口茶,再答延昱,“不是,我本是北方人,父母過世後,來都安投奔姑母。今日同姐妹上江投粽子,不料遇到大霧,一陣風浪將我刮下船,多得延公子相救。請問延公子住都城何處?等我告知姑丈姑母,他們定會登門道謝。”

  “桑六姑娘當真不必客氣,救人本就應當,而我此來其實是代父母先行,要在都城尋個宅子安置,只怕暫時居無定所。”延昱施恩不圖報,不過到底問到一件事,“就在遇到姑娘之前不久,江上一大陣動靜,還聞到硝煙味,船夫們差點慌了手腳。不知姑娘可曾聽到?”

  “怎能聽不到?”節南面露一絲驚色,“我就是聽到那陣可怕的響動才一時沒抓穩,但不知其他人如何。”

  “除了姑娘之外,一路並未瞧見他人,應是無恙……”延昱忽然站起,目望前方,神情頓肅,“水師?”

  節南一看,一艘鐵頭尖底大獅船劈浪迎面來,帆旗繪蟠龍,是帝都水師的圖案,還有一旗寫一大字“玉”,是水師軍號。

  延昱望定水師船頭,陡而放聲道,“木秀老弟,我是延昱!”

  那船看著來勢洶洶,卻聽船頭有人驚喜大喊,“昱哥?!徵哥快來!昱哥他沒死……不,他平安無事……他回來了……”

  延昱朗聲,“虎父無犬子。木秀老弟,經年不見,你一嗓子可懾敵膽啊!哈哈哈!”

  節南見那大叫大喊的是個有點娃娃臉的小胖子,個頭不高,身材魁梧,肩頭膝頭綁竹片甲,頭戴鐵盔紅纓帽,腰別官刀,又揮手又竄跳的,語無倫次,最後也發出響亮哈哈笑聲。

  她問走上來的月娥,“月娥姑娘,你家主人到底何方神聖,居然和水師小將稱兄道弟?”本來還以為今日會無聊收尾。

  月娥柔聲道,“我家老爺原是先朝太學學士延文光,我家公子是先帝欽點的拾武狀元探花郎。”

  節南那顆細作腦瓜立刻把延文光翻出來了。(未完待續。)

  第224引 大哥大哥

  延文光,連慶年間的太學長,後來北都淪落,他隨帝族被俘,曾因大今軍苛待帝族憤而發聲,人人以為他會因此掉腦袋,想不到盛親王待他挺禮遇。但延文光就是不肯當親王府家臣,始終侍奉一同被俘的暉帝,直至暉帝病死,主動要求流放。

  適才延昱說,他代父母先行,要尋宅子置家當——

  延文光逃出來了嗎?

  節南葉兒眼眯得狹細,隨之明亮,“怪不得延公子氣魄不同常人,原來是延大人之子。”

  月娥一怔,“姑娘知道我家老爺?”

  節南頷首,有心坦誠,“我姑丈是軍器少監,我自然聽過延大人的忠節事跡。延大人還曾教過當今聖上,聖上感懷,一直想將延大人救出來。”

  月娥恍然大悟,目光柔緩,“是,多虧皇上想方設法,大今皇帝才答應,只要這回和談順利,就釋放我家老爺。如今兩國交好,老爺終於被特赦。只是老爺身體不大好,夫人陪著他走一路歇一路,由公子先行回返。”

  節南望著延昱的背影,暗想自己撞運。

  要說這位,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不過不以延昱這個大名,而是以“拾武郎”出名,不但讓暉帝欽點探花,且一舉奪魁拿了武考第一。

  若不是戰事大爆發,拾武郎來不及有所作為,大有與王氏七郎一較高低的可能,同樣都是少年得意,青蔥拔尖。

  “延昱,當真是你?!”

  這聲喚,讓節南回神,眼見水師大船上突現崔衍知。

  難得的是,每回遠遠見她就能全身乍毛的崔衍知,這回完全無視了她,竟一個躍身跳到延昱的船上。

  延昱也一躍下去,快步上前。

  四手抓四臂,兩人老激動。

  “崔徵,你了得啊,六品推官青衣!”延昱雖直呼崔衍知大名,旁人一聽就知親近。

  “哪比你了得,隨父萬里,忠君忠父,節孝兩全!我聽父親說延大人已經啟程,數著日子要給你接風洗塵,想不到這時就能碰上。這麼些年不見,你小子……居然還長個子啊!我都快認不出你來了!”

  崔衍知在節南眼中,一直以兩種面貌固定出現。一種,一派正氣的官衣架子。另一種,一見她就悔不當初的姐夫架子。

  此時此刻,第三種面貌驚現!

  熱血迸發的大哥架子!

  節南同時記起,延文光是一人被俘,他的夫人和兒子並不在俘虜之中。但崔衍知說延昱隨父行千里,難道是暗暗跟著?

  那倒是挺讓人欽佩的。

  就算盛親王有心拉攏,延文光怎麼都是俘虜而已,對高官貴族而言日子絕不好過。延昱不離不棄,還能跟著打點,確實至孝。

  “且不說這個,方才你可聽到江上動靜?”延昱沒有隻顧敘舊,馬上說起炸鬧聲。

  崔衍知也馬上認真的神色,“今日江南大派長白幫開英雄會,廣邀江湖好漢,來了不少愛惹事的兩道人物,只怕就是他們引起的。”

  “沒錯!”玉木秀也跳下,與延昱撞撞肩,以示兄弟想念,“這帶水道多險惡,迷霧神秘,裡面島群無人管,養得一群剽悍**,還不趁亂打劫!最近都城又不太平,連出兩件大案,都涉及朝廷要員,這會兒離都城不過半日遠的水域又出命案……”

  節南正好奇什麼命案,崔衍知卻瞧見她了。

  他兩道劍眉絞成死結,“你如何在這兒?”

  延昱奇道,“你二人認識?”

  節南張張口。

  崔衍知搶過,“桑姑娘是軍器少監趙大人的侄女,也與我六妹一起到太學讀書……還是觀鞠社社員。”

  延昱展顏開懷,“想當年觀鞠社的姑娘們可給我們比賽鼓了不少勁,不知如今還有多少昔日佳人。”

  玉木秀笑得大聲,“自從去年我姐姐終於把自己嫁出去,過兩日連後來入社的蘿江郡主都要成親,昱哥大概只認識玉真姐姐了吧。”

  節南發現,玉木秀提到崔玉真時,崔衍知的表情閃過一絲古怪,卻沒有深想,只想問命案。

  “方才你們說到命案?”她乾脆主動關心。

  延昱這人似乎很善解人意,幫節南解釋,“桑六姑娘同姐妹一道出來的,不小心卷進迷霧漩流,正巧讓我們救起,卻不知其他人是否安好。”

  玉木秀連道幾聲放心,“死者是一對中年男女,江湖走卒打扮,皆為溺斃,雖不知究竟人為還是事故,肯定不會是這位姑娘的姐妹。”

  然而,節南心頭一驚,看向崔衍知,“無論如何放心不下,可否容我看上一眼?”

  崔衍知眉頭稍攏,點頭允了,讓玉木秀帶節南上船看屍。

  “幾年不見,對女子避之唯恐不及的崔五郎,也有上心的姑娘了。”延昱覺得崔衍知對待桑六姑娘的態度十分新鮮。

  崔衍知大為尷尬,“並非你想的那樣,而是那姑娘古靈精怪,我要不打起所有精神,就又讓她戲弄了。”

  延昱愈發好奇,“哦,她如何戲弄過……”

  兩人忽聽月娥驚呼,同時快步上前。

  延昱的手才碰到月娥的肩,月娥立刻轉身入他懷裡瑟縮。

  月娥顫聲,向後伸手指著船外,“那裡好像浮著死人。”

  延昱一臂輕摟月娥,安慰她莫怕,又與崔衍知交換眼神,往月娥指的方向看出去。

  不遠處,一具浮屍,順著撲來的江浪,慢慢靠近他們。

  崔衍知雙目凜冷,已經認出那具屍體,“延昱,幫我個忙,讓船夫們把他撈上來。”

  延昱吩咐下去,才問,“你認識?”

  崔衍知一點頭,“此人原是軍器司將作大監烏明,也是北燎細作,近日才被我們揪出,誰料今早在將他轉押天牢的途中讓人救走。我覺得他極可能從水路走,就從各家碼頭打探,果然有人看到腳上戴著鐐銬的傢伙上了一艘江渡,因此才調用玉家水師幫忙……”不由扼腕嘆息,“可恨人死了,又是一樁不得不結掉,尚存疑點的案子。”

  節南攀梯而下,正好看到烏明的屍體被打撈上來,轉念之間神情驚愕,“這不是烏大人嗎?我明明聽我姑丈說起烏大人關押在郡府大牢,怎麼死在江里了?”

  --------------------------

  好不容易找到可以上網的地方,不好意思,我來遲啦!

  看評論區動也不動,以為大家拋棄我了,原來又是抽,嚇停我的小心肝……(未完待續。)

  第225引 一雙半對

  節南的表情雖驚愕,但並無半點懼怕,反而走得很近,就差蹲身去瞧屍體。

  延昱看看節南,再看看站遠還發顫的月娥,對崔衍知笑道,“我算是明白你方才的意思了。”

  崔衍知說桑六姑娘古靈精怪,要打起精神應付才行。延昱這會兒單看膽色,就覺這位姑娘是有些與眾不同,單憑上前看屍體這一點。

  崔衍知露出苦笑,居然還想著問節南,“那兩名死者可是你認識的?”

  節南雙手合十拜蒼天,“幸好不認識。不過,烏大人怎麼……”

  崔衍知往節南身前一站,擋去她的視線,“怎麼都與你無關,你還是回艙里待著吧。”

  延昱道,“是啊,姑娘千金貴體,別讓煞氣沖了運。我叫月娥陪姑娘回艙,說說話,吃吃零嘴兒,實在無趣,還有文房四寶琴棋書畫,供姑娘打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