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晁雪說著,伸出三個手指比了比,雲初隨即領悟過來,剛剛蘭香提到府里有兩個浪子,自然是指江賢和董仁,蘭香的話,無疑是將董國公失寵的原因歸罪到了他倆頭上。

  「看把二嫂緊張的,蘭香也不是個沒數的人,只沒把我當外人罷了……」 話鋒一轉,「只是我不明白,平定康王之亂,老爺立了首功,怎麼大將軍倒突然竄紅起來?」

  「……這一點也不奇,只是你不記得了」晁雪笑道,「康王之亂時,怕黎國趁機入侵,萬歲派大將軍駐守龍口關,後來黎國便盛傳,黎人最怕的是大將軍,他一人可抵百萬大軍,這期間他又多次平定邊境上的黎兵騷亂,深得聖心,萬歲就曾對群臣誇口,欒國外有龍口峽天險,內有大將軍把守,國土固若金湯矣」

  這類話,雲初不止一次聽說,今日晁雪說出原委,雲初聽著特別刺耳,她想起了前世看過的一篇戰國故事。

  戰國時期,秦和趙兵相距長平,那時趙國名將趙奢已死,藺相如病危,趙王便派廉頗迎戰,廉頗堅守不出。秦國便造謠說,廉頗不足慮,秦國最怕的就是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王信以為真,不顧藺相如反對,用趙括取代了廉頗。

  不想這竟是秦國的反間計,趙括統兵後,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最後中了秦將白起的計策,被困於長平,趙括戰死,四十餘萬趙兵全部被秦軍坑殺,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紙上談兵」典故。

  秦國最怕的是趙奢之子趙括

  黎國最怕的是大將軍旬熹

  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歷史,不同的人物,散播著的卻是如此相似的一句話。難道這也是黎國人的計謀,意在離間董國公與萬歲?

  想到這兒,雲初皺眉問道:

  「那……旬將軍可有實戰經驗,會不會只徒有其表?」

  「應該不是……」晁雪搖搖頭,「二爺常誇讚,大將軍的文韜武略和老爺在伯仲之間,老爺也常說,當今朝堂之上,他唯一佩服的便是旬將軍……」又補充道,「不止這些,大嫂曾說,姚相爺說大將軍之才還在老爺之上……」

  「噢……」

  雲初哦了一聲,這兒竟全不是她想像的,旬將軍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廢物,可是,既然大將軍之才還在董國公之上,那黎國為何還散播這樣的謠言,為自己樹起一個強敵?

  這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

  連她一個女人都能看清的事兒,黎國會那麼笨?

  就像她對待喜菊、喜蘭,難道黎國也是想抬一個,貶一個,在欒國的兩位名將之間挑起內鬨,讓他們自相殘殺?

  雲初啞然失笑,他們竟沒想到這兩位名將會有一場政治聯姻忽然想起大將軍就要東征,雲初不覺又皺眉。

  東征的起因,竟是赤國以偏安於一方的小國,擅自挑起邊亂,惹得黎、欒兩個大國同仇敵愾,發狠要聯合滅了他,那時她便懷疑這事兒是有人背後操縱的,如今,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董國公失寵,大將軍新貴,赤國無端挑起邊亂、欒、黎兩國聯合出兵……

  仿佛這一切都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

  要命的是,她強烈地感覺到了,但卻猜不出那人為何要這樣做,下一步要做什麼?

  「這些都是道聽途說,妹妹別當真了……」 以為雲初又擔心欒國的命運,晁雪安慰道。

  回過神來,雲初也點點頭,暗笑她想得太遠,就算欒國滅了,不過換了個皇帝而已,也不會影響到她們這些小人物的生活。

  「二嫂說的對……」雲初淺淺地笑了笑,話題一轉,「對了,二嫂先前說要我把脈,哪不舒服?」

  「我……」略一遲疑,晁雪臉微微泛紅,「自打三年前月信便一直不調,去年開始,越來越嚴重了,先前是來月信時腰和小肚子隱隱脹痛,這些日子,平常也脹呼呼的,疼的難受……」聲音低了下去,「不知這是不是什麼病?」

  分明就是得了婦科病,還問是不是什麼病

  雲初險些噴出來,好笑地看向晁雪,正要說話,忽然一頓,也疑惑起來,她的面色的確不像有病。

  「……怎麼個不調法,這之前也疼過嗎?」

  「常人都是一月一次,我每月二到三次,每次要七、八天才幹淨,而且乾淨後黃帶頗多……」

  「二嫂以前找大夫瞧過?用過什麼藥?」

  「以前找了幾個穩婆,說是寒氣大,給了個偏方,我用了半年沒效果,就再沒用……」

  「穩婆?」雲初一怔,不確信道,「我聽說穩婆只會接生,都不會瞧病……」

  又不是生孩子,有病瞧大夫才是,怎麼找接生婆?

  「妹妹說的也是……」 晁雪別彆扭扭地低著頭,「只……這種事情……怎好……對外人說?」

  大夫都是男人啊

  對上晁雪漲紅的臉,雲初瞬間也回過味來,她和自己這個女人談這些事情都吞吞吐吐,別說讓她找男人看了。

  難怪古人的壽命都短,七十歲便叫古稀了,除了生產技術落後外,醫療技術落後也是個主要因素,尤其女人和孩子,死亡率都高。

  這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吧,就像晁雪這樣,有病羞於求醫,漸漸地小病養成大病,鬧不好就會不孕不育,想一想,在這女子被看作生育工具、百事孝為先,無後為大的古代,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是多麼悽慘。




章節目錄